|
新浪財經 > 理財 > 房貸新政牽動各方關注 > 正文
撿漏是機會
如果在2005年初周君誠跟很多“炒房客”一樣選擇離開,那么他也只是與絕大多數“炒房客”一樣,僅僅靠短線炒作賺了一些錢,而無法讓自己真正變成一個有錢人。不過周君誠卻選擇留下,這個選擇讓他實現了財務自由。
是什么讓他做出繼續留下的選擇呢?2005年4月,他接到一個房產經紀人朋友的電話,對方告訴他有定西路上有一套新式里弄房,面積約90平方米左右,為二、三兩層,對方開價150萬元。周君誠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因為這樣的報價要比市場平均水平低20%左右,于是帶上現金,看房之后馬上“下定”。一個月之后,他又接到一樓房東的電話,稱愿意將一樓也出售給他,他沒有猶豫便“通吃”了下來,整幢樓共花了他230萬元。
“我當時之所以還敢買房,主要是考慮這套房子的報價比市場價要低兩成,即使日后房價還要下跌,低價買入也給我留下了回旋的空間。”他說。半年之后,又有中介公司的業務員給他打電話說,有個華僑愿意出資400萬元購買他這套房產。一轉手,除去各種稅費,140多萬元輕松“落袋”。
一次簡單的“撿漏”讓他意識到,在市場低迷期仍然有投資機會。此后,不斷有房產經紀人給他提供一些低價房源信息,他根據自己的判斷,有的放矢地吃進,無一失手。相反,在低迷期的適時投入,讓他的財富隨著房價的再次上漲而暴增。
持久戰是關鍵
“樓市隨時都能碰到‘撿漏’的機會,但要找到‘撿漏’的機會則要費點心思。”周君誠說。在談到如何才能“撿漏”時,他表示要主動找機會,這樣才能得到更多的機會。
樓市哪來那么多“撿漏”機會呢?周君誠并沒有馬上回答記者的問題,而是指著馬莎百貨(Marks & Spencer)對面的一幢舊樓房反問道:“你說這里的二手房該值多少錢?”記者還沒來得及回答,他馬上又接著說:“你可能覺得他值35000元/平方米,但也許有人會以30000元/平方米的價格將其掛牌出售。這是因為價格的高低對每個人來說,感受并不相同。”在他看來,置業時間、方式以及售出物業的目的等,都會造成賣家對房價的定位與市場平均水平產生偏差,如有些賣家置業時所花費的成本很小,或者因為急用資金,因此即使以稍低于市場價格出售,對他們來說并不是虧本的買賣。
是不是這個人的運氣總是那么好?周君誠表示并非如此。對于自己之所以能找到那么多的便宜房,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總結起來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努力讓自己做一個專業人士,他讓自己變得真正懂行,懂市場。“如果自己不懂行,就是機會來了可能不見得會意識到。”他說。其二是建立自己的關系網。最有用的關系網當然是與眾多房產經紀人交朋友,讓他們來幫助自己發現便宜房。雖然當時社會上對房產中介普遍不存好感,認為他們會“吃差價”、做陰陽合同欺上家瞞下家、故意侵吞“意向金”等,但是周君誠的經紀人朋友卻遍布上海,他們源源不斷地給他提供一些市場信息,有些則轉化成為投資收益。其三就是甄別信息真偽,他一般會直接跟賣家交流,從他們自己的嘴中找到答案。對于急需資金、出國等情形,他會毫不猶豫出手,“這樣的機會不用懷疑,而且稍縱即逝,因此下手要快。”他如是說。
周君誠對市場有“第六感”,也就是所謂的直覺。2005年夏天,他注意到市場上觀望氣氛進一步變濃,他預感到會有一些投資者要“出逃”,于是來到聯洋社區幾家大型中介公司門店里留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半個月后,有一家中介公司的業務員告訴他,有一套樓層很好的三房,房主愿意低于市場價20%左右急拋,他出手接盤,兩年后,這套房子便漲了兩倍。撿漏機會雖多,卻要學會跟蹤,因此如果不長期關注市場,很難做到成功撿漏。周君誠對上海各個板塊的房價都很了解,更重要的是對房價的變化也了如指掌,因此有撿漏的機會當然不會輕易錯過。
點評:購房要打持久戰
對于購房者來說,“撿漏”和購買“潛力股”型物業,相信幾乎所有購房者都愿意如此,誰不愿意買到真正便宜的房子,誰又不愿意自己的房產升值幅度比別人的大?而要做到這些,向周君誠學習則必不可少了。如果想要“撿漏”,記者建議購房者選定購房區域之后,開始長期跟蹤關注。之所以要這么做,是因為購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當然,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要發現其升值潛力。有些房產升值潛力很小,市場表現不溫不火,如果投資,購買這種物業等于失敗。因此學會如何判斷物業的升值潛力也不容忽視。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