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理財 > 房貸新政牽動各方關注 > 正文
文/本刊記者 甄愛軍 攝/本刊記者 陳耀國
文前提要:雖然房地產市場處于低迷期,但這并非意味著沒有投資機會,如能成功“撿漏”便能獲得理想的回報。當然,成功“撿漏”的前提條件是建立在對房地產市場有著深刻而系統的了解,并運用相應的技巧。
正所謂買到就是賺,在低迷期投資房產尤其要講究“撿漏”技巧。周君誠來自江蘇揚州,屬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新上海人”,憑借自己高超的“揀房”技巧,在樓市中收獲頗豐,早早成為“有錢人一族”。周君誠有什么特別的“揀房”技巧呢?他自己總結說有兩點,其一是善于撿漏,再就是善于發現物業的成長性。
隆冬季節里的一個下午,記者在上海市南京西路上的一家咖啡店內,與周君誠聊起了他的“揀房”經驗。
靠炒房暴富
投資房產,能讓人暴富,周君誠就是其中一位。三十出頭的周君誠生活過得隨心所欲,在兩年前選擇了休養生息,最近才“復出”開始創業。當然,他選擇休息并非為了逃避什么,只是真的想要好好休息一下,并為下一步發展蓄積力量。而且他已經積累了足夠的修養資本,因為他靠投資房產,已經成為有錢人,資產過千萬。
他目前手上還持有四套房產,打算長期持有。說來也很巧,這四套房產都是在2005年低迷期吃進的,而更讓人有些不解的是,之前的周君誠是個不折不扣的“短炒王”,講究資金的快進快出,那么,是什么讓他放棄原來的投資方式,又是什么讓他敢于在低迷時期買進物業長期持有?
10年前,大學畢業之后的周君誠也跟大多數人一樣,選擇成為工薪一族,不過他進的是一家日資企業,因而有機會結識了一些日本朋友。經歷過本土房價暴漲的日本人對上海樓市似乎有些先知先覺,在2003年初,有幾個已經歸國的日本友人委托他在上海投資房產,并一再強調要“短炒”,資金運轉要快。
雖然以前沒有投資房產的經驗,但周君誠趕上了一個好時候,在此時入市,他不想賺錢都難。他的第一筆資金投在了閘北區中環線附近,買了兩套房,兩個多月之后出手,居然凈賺40萬元,他得到了20萬元的提成。第一次不費吹灰之力就轉到這么多錢,這讓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議,自己辛辛苦苦上班一年,還掙不到這么多,而投資房產,賺錢卻十分如此省力!
周君誠真的趕上了一個好時候,在2003年、2004年兩年時間里,上海房價大幅上漲,而賣家出售房產所需成本極小,僅需繳納合同印花稅等少量稅費,約總房價的0.7%左右,即使算上1%的中介傭金,也不超過總房價的2%。此外,由于信貸政策的支持,房產流轉相當順暢,如轉按揭讓“按揭房”的買賣十分容易,無需提前還貸,賣家甚至能拿著買家支付的首付款再次投資。嘗到了甜頭的周君誠索性辭掉了工作,當起來專職“炒房客”,除了幫朋友投資之外,自己還湊了一大筆資金。在鼎盛時期,他平均每個月基本上會要買進、拋出兩套房產。隨著頻繁地“炒作”,他手上的錢越來越多,兩年后,他發現自己已經成為“百萬富翁”。
就在他依舊樂此不疲頻繁“短炒”時,2005年3月份的地產宏觀調控突然降臨,讓已經滾燙的樓市遽然降溫。他在閔行區“熱帶風暴”水上樂園附近投資的三套房子,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平價賣出,但是高額的稅費還是讓他虧了30多萬元。
“難道房產已經沒有投資機會了嗎?”當時房地產市場突遭調控而陷入低迷狀態,讓他不得不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的確,政府不斷出臺各種政策,如取消轉按揭,恢復征收房產營業稅、二手房交易個稅等等,都讓二手房交易成本增加。而這個時候,他身邊的一些投資客朋友,也紛紛選擇離開。
是離開還是繼續?周君誠一時間感到有些茫然。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