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百元到六房十鋪 外地來滬田老頭樓市翻滾記(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9日 08:33 《理財周刊》 | |||||||||
“摘帽行動”初嘗甜頭 “我最初買房時唯一的想法就是‘摘帽’。”說這話時老田沒有抬頭,狠狠地抽了口煙,“剛到上海時我屬于‘三無’人員,沒有穩定的工作,沒有上海戶口,也沒有固定住所。因為這,有一次我還差點被扭送去了公安局。所以我常常問自己,我究竟是誰?”老田有點憤憤不平,因為他至少還持有一個哈爾濱師范學院的文憑。“我想摘掉這頂‘三無’的帽
時間跨入了1997年,老田依靠節省和積累有了第一筆資金5萬元。當時上海的房價非常低,但是仍然沒有多少人去買房,一個地處江灣鎮的樓盤萬峰小區進入了老田的視線。小區早就建好了,都是現房,但仍然少人問津。“這是個機會。”老田不由得心動了。 的確,他條件差,又是外地人,手頭的資金也不多,但沒有地利人和卻有天時相助,當時的樓市可是處在買方市場。“那時我真正了解了什么叫客戶是上帝。”老田好像有一種從奴隸到將軍的感覺:“我說這房子價格太貴,開發商說你可以砍價呀。我說我在上海沒有公積金,開發商說你可以借上海人的公積金貸款指標我們來幫助你辦呀。我說就是你們幫我辦了公積金貸款他的錢也不夠,開發商說你可以欠著我們的呀。”就這樣,一套70.22平方米的二室一廳商品房,老田從每平方米3500元砍到了3150元,一套房子愣是砍下來2.4萬多元。老田本想借用別人5萬元公積金貸款指標,銀行不但不制止,為了多放貸,銀行還“動員”他貸了10萬元。老田還差7萬元買房款沒有著落,開發商還主動給他出招:“你別急,只要你不退房,你可以在18個月之內什么時候有錢你就什么時候還,我們還不要你一點利息。” 雖然有了房,但老田卻負債了,首先是欠開發商的7萬元。“其實我到上海后的日子都過得非常節省,一天的生活費只有10元。”10元!在記者聽來這絕對是個令人驚詫的數值。當時他每天的開銷極其簡單,早餐是大餅油條,午餐在單位吃盒飯,晚上自己下面吃,然后就是一包飛馬牌香煙,由于是北方人再每周外加一頓“小老酒”。他外出來來去去都是騎自行車,而今天他的自行車則換成了電動車:“當時為了熟悉上海,我騎自行車把整個城市兜了個底朝天,還自己手繪了一張城區地圖。”可能是想起了當年打天下時的情景,老田的眼睛微微有點發亮。 節流雖然能省下錢來,但要還債卻是遠遠不夠的,此時他突然來了靈感,發現這套房子周邊租賃市場的行情相當不錯。“為什么不把房子租出去呢?”。于是他在拿到房子的鑰匙之后,用應該還開發商的3萬元錢把房子進行了裝修,還配置了一些必要的家用電器,以每月2500元的價格租了出去。這樣他除去還1800多元的公積金貸款,居然還剩下600多元。而他自己則利用這600多元的出租差價,再貼上300來元,以900元的價格在虹口區租了房子,從此告別了租用兩年多破舊的小閣樓。有了房子人也似乎有了底氣,老田再次結了婚,太太比他小了整整15歲,不得不讓人羨慕。 “你不要小看這一進一出,里面可大有學問。”憶當初,現在的老田來了個總結:“其實這里面有個居住成本的問題,不要認為你買的房子住在里面就沒有成本了,它在租賃市場同樣也有價格,這其實就是你的居住支出。我當時的想法就是根據自己的現實條件,由高到低降低居住成本,從而獲得差價收入。你想想看按照當時的狀況,我哪有資格住2500元一個月的房子呀。”聽了他的話記者的心頭不由得一驚,暗自盤算了一下,目前自己住的房子好像成本也不低。 當校園房東樂悠悠 猶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首度買房就出租獲得成功使老田產生了巨大的遐想,他覺得這件事有前途。“當時房價的總體水平并不高,所以租金回報率相對還是比較高的。”老田擺了擺手,說得有點像專家:“我知道自己是個普通人,資金并不多,所以也為投資對象設定了一些條件。一是主攻為耗用資金不大的小房型,二是租金回報率要高,出租容易。”記者發現,老田從一開始就把租金回報作為衡量房產投資價值的首要考慮因素,而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把房價的漲跌放在第一位,而就是這樣一條貫穿始終的思路,成了他投資的金科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