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友邦銀行專訪:外資私人銀行想傍上海大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2日 15:18 《理財周刊》 | |||||||||
本刊記者 郭嫻潔 個人簡介: 袁光銘:在銀行和金融服務業領域擁有豐富的從業經驗。他曾在多家總部設在美國和香港的銀行擔任要職。上世紀90年代,曾任職花旗銀行上海分行行長,現任瑞士友邦銀行上海
9月26日,美國國際集團(AIG)旗下的瑞士私人銀行附屬公司—瑞士友邦銀行有限公司今日宣布,該公司已經獲得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CBRC)批準,在中國上海開設代表處。這是首家獲準在中國大陸開設代表處的外資私人銀行。按照相關規定,瑞士友邦銀行最快將于2007年就能從事其擅長的私人銀行業務。 被稱為理財領域“精品店”的私人銀行已叩開了中國大門大步流星地走來,而國內民眾對這一新型銀行還是“霧里看花”。私人銀行究竟為誰提供服務?提供怎樣的服務?帶著這一系列問題,記者采訪了瑞士友邦銀行上海代表處的首席代表袁光銘先生。 叩開中國內地大門 在歐美國家,私人銀行已經有百年歷史,對許多人來說,瑞士銀行業與私人銀行幾乎被畫上等號,其為客戶提供量身訂制的私人銀行解決方案的承諾享譽世界。 據統計,全球私人銀行業2004年共管理著約4.5萬億美元的資產,分布在日內瓦、蘇黎世、倫敦、紐約、邁阿密、新加坡和香港等金融中心。西方私人銀行國際化的同時也帶動了亞洲本土的私人銀行發展。目前,據說已經有80多個私人銀行機構在亞洲市場展開激烈競爭,他們在亞洲地區所設的分公司大多集中在香港和新加坡。有數字顯示,亞洲本土客戶經理所管理的資產約在2500億至3000億美元之間。在亞洲之外的地方,如瑞士、紐約和倫敦,客戶經理們管理的亞洲客戶資產額則達到3000億美元。 然而,在中國內地,私人銀行還是一個新鮮字眼。更多人對其沒有太多的了解,甚至將“私人銀行”與商業銀行混為一談。 那么,究竟何為私人銀行?一般廣泛的解釋為:對高端個人財富管理,提供一個高質量的財務咨詢;它針對個人提供詳盡完善的投資理財服務。境外學者Lyn Bicker 于1996 年把私人銀行定義為:“私人銀行是提供財富管理、維護的服務,并提供投資服務與商品,以滿足個人的需求”。 按照WTO協議規定,中國將于2006年12月底向外資全面開放個人人民幣業務,外資銀行完全進入中國已指日可待。2005年5月下旬,銀監會出臺了《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征求意見稿)》,根據這兩份文件,市場可以得到一個清晰的信號,中國政府已經從準許走向鼓勵并規范私人銀行業務在中國的存在和發展。隨著中國法制的完善和金融的開放,可以想見在不久的將來,中國金融業也會大張旗鼓地開發這部分高端市場。作為第一家進入中國內地的境外私人銀行,瑞士友邦銀行可謂捷足先登。 “瑞士友邦銀行在上海開設代表處有三大理由,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任務是跟蹤當地的法律法規的變化,并在法規逐步放開后,第一時間引入私人銀行業務和產品;第二,瑞士友邦銀行在全球的14萬客戶越來越想了解中國,同時為居住在中國大陸的海外人士和此間有商業運營的海外機構客戶提供財富領域的咨詢服務;第三,教育市場,傳播私人銀行的理念。”袁光銘的一番話道出了瑞士友邦銀行的深謀遠慮。 有別于商業銀行的私人理財 雖然私人銀行這個概念對于國內金融市場來說還比較陌生,但是目前眾多銀行推出的鋪天蓋地的貴賓理財服務卻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那么,到底二者間存在什么差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