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農村保障求解政商合作方程 如何變爭利為雙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9日 14:52 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張友 如何變爭利為雙贏? 6月16日,中國保監會主席助理陳文輝、太平人壽總經理何志光、中國人保集團副總經理丁運洲、平安養老董事長杜永茂等20家保險公司高管和保險業學者200多人齊聚重慶,求解商業保險公司參與農村保障體系建設的模式。 這次“商業保險與農村社會保障論壇”閉門會上的討論顯示,監管部門希望通過建立和完善農村保障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社保體系不完善的局面,不過,最佳路徑仍在探索之中。 目前,農村保障體系主要采取政府主導、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的模式,保險公司先后參與了新農合醫療體系、被征地農民保險、外出務工保險、計劃生育保險等。 但嘗試并非一帆風順。比如,少數地區出現了政府部門不配合,甚至與保險公司爭利的情況;此外,部分保險公司在經營、服務中出現“二皮臉”,即“投保一張臉、賠付一張臉”。 陳文輝求解 陳文輝在會上說,就社保體系而言,雖然現在有巨大進步,但是在體制上相對很滯后,保障體系不完善,缺乏前瞻性。以前的社保體系建設主要是適應國家階段性的需要,比如為國企改革配套。不同部門在社保體系中的定位、分工也不明確。 這樣帶來的后果是,群眾缺乏保障預期,因此過度儲蓄,導致金融資產分布不優化,風險過度集中在銀行。陳透露,這已引起監管層的關注。此外,由于社保體系不完善,不少出口企業尚未參保,這相當于變相降低了產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就目前社保體系的覆蓋面,陳文輝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底,參與城鎮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的人數分別為1.88億、1.57億人,占就業人數的66%、55%;參加農村保障的為5374萬人,占農村人口的7.22%。從補充醫療保險看,只有2.4萬家企業為946萬人建立,不到企業總數的1%;從個人看,個人持有長期壽險0.1件,發達國家為1.5件。 其中,城鎮化引起的農民保障問題不可忽視。新華人壽戰略管理中心主任孫玉淳稱,1997到2005年,我國非農建設占地2415萬畝,按總的年均占地268萬畝、農民人均有土地1畝計算,每年新增268萬被征地農民。 由此,陳文輝建議,要運用政策、市場手段,擴大社保體系覆蓋面,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要注重各種制度的建設,引進保險公司,充分發揮保險公司專業化、市場化的特長,使各收入階層的人都可以享受社會保障體系。 陳特別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多層次的農村保障體系,總的來說,一要從建立制度上入手,其次是在資金籌集方式上用力,三是建立各種經辦方式。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