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挑保險產品還是公司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 21:25 《錢經》雜志
總有記者問我: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在功能上相差很大嗎?我一般都會反問:你覺得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手機有很大區別嗎? 文/劉英祺 6月17日,是父親節。這一天,在北京嘉里中心飯店我們策劃了一場千人宴會,來自不同家庭、不同年齡的父親以及他們的子女共同出席了這場活動。因為我總是認為,父愛深沉,從不輕易言表,卻總在關鍵時刻、恰到好處地出現在我們身邊——這和保險是何其的相似。但遺憾的是,很多人并不能和我一樣去這樣理解保險。 現在的北京保險市場環境,與20年前我剛入行時的香港幾乎如出一轍,以至于常常會有一種回到從前的恍惚感覺。在一個保險初級發展階段的、有些混亂、不正規的市場狀態中,普通消費者對于保險本能的抗拒,在哪里都一樣,這和大多數人不愿意看醫生的道理差不多。消費者不懂保險是應該的,而保險業務員無法讓消費者心甘情愿坐在自己面前,平心靜氣地聽自己闡述保險的意義,就有點不應該了。 總有記者問我: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在功能上相差很大嗎?我一般都會反問:你覺得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手機有很大區別嗎?其實,不同保險產品之間的功能差異化已經很小,買對保險的關鍵因素是選對保險公司。而讓普通消費者真切感受到不同保險公司之間的不同特點,似乎也變得越來越困難。這就不得不涉及到一個稍微專業點的范疇了:保險公司的市場推廣戰略。 我們都習慣上稱保險公司的業務人員為代理人,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這種保險代理人營銷模式進入中國內地后,就迅速地被幾乎所有保險公司所復制和普及。依賴收取傭金的壽險代理人,我更愿意稱呼他們為“獵人”,因為他們必須在市場中主動去尋找潛在的保險客戶,誰能開拓出更多的客戶資源,誰就是英雄。 但我更欣賞一種“農夫”式的壽險營銷模式,也就是說,保險業務人員與保險公司簽訂的是勞動合同,成為公司的正式員工,每月擁有固定的底薪。像農夫一樣。擁有自己的一塊田,基本可以實現自給自足、老婆孩子熱炕頭。這種職員制下的保險業務人員,在工作中會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從容應對。 理論上,我們會認為高學歷、高素質的保險業務人員業績一定也是雙高,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中國的讀書人有一個弱點:愛面子。因此,讀過很多書的保險業務員更愿意這樣開拓客戶:我的專業水平就擺在這里,你有眼力就對我講“老兄,替我做一個保險規劃吧”,我的服務一定令你滿意。但是,現今的中國,幾乎沒有人愿意主動找保險業務人員去談他自己的生老病死。 如何才能讓更多的潛在保險客戶主動找上門來呢?保險公司這時候應該挺身而出了:既然公司和業務員簽訂了勞動合同,就有責任幫助自己的員工開疆拓土。 任何公司在市場推廣活動中一定會反復提到“品牌”這兩個字,有了品牌也就意味著有了最大多數的客戶群體,比如諾基亞和摩托羅拉。但保險公司不同,你會主動去中國平安公司買保險嗎?在保險這個行業中,品牌還不足以吸引客戶去主動地購買。但我相信:隨著風險保障意識的不斷加強,主動購買保險的人群一定會越來越多。 吸引潛在客戶主動購買保險,我認為,還需要保險公司展示給消費者兩點要素:品位和品質。在幾十家保險公司中,你的品味在哪里?你能否提供高品質的服務?面對幾十家保險公司的營銷員,我憑什么要坐在你的面前,聽你講述保險的意義和知識?僅僅還是依靠陌生拜訪、人海戰術顯然是不夠的。 (作者系恒安標準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