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再戰投連險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 10:14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趙萍 股市的連續陰跌并未熄滅保險公司推出投資連接保險(下稱“投連險”)的熱情。 6月末,中國保監會對外公布,批準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壽”,601628.SH,2628.HK)設立投連險產品的精選價值投資賬戶。 差不多同一時間,中國平安(601318.SH,2318.HK)的一位高層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也透露,平安人壽沉寂多年的投連險即將復出。在合資公司整齊劃一地推出投連險之后,中資公司的兩位老大,終于忍不住加入到這一陣營中。一場保費規模和銀保渠道的貼身搏斗即將上演。 投連險密集上市 中國人壽內部一人士透露,中國人壽的投連險產品計劃在今年8、9月份上市,首選銀保渠道銷售,具體的賬戶設置目前仍在由投資部設計中。 此前,中國人壽的投資型產品一直以分紅險為主,之所以在現在推出投連險,“主要是為了完善產品線。”該人士稱。 據中國保監會網站的公布,與中國人壽前后獲批投連險賬戶的還有招商信諾人壽保險公司、首創安泰人壽保險公司,以及海康人壽保險公司等。 在合資公司中最早推出投連險的信誠人壽保險公司,在原有產品(代理人渠道)上新增了三個賬戶。信誠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方志男透露,下半年信誠人壽還將推出基于銀行保險渠道的新的投連險。 另據記者了解,新華人壽、泰康人壽等中資公司也都有推出投連險的打算。截止到目前,已經有超過11家中外資保險公司相繼推出或獲準推出投連險產品。 一家保險公司分管銀行保險的副總經理說,蜂擁入市的主要動因來自市場。自去年以來,股市的持續向好使得很多保險客戶已經不滿足于萬能險和分紅險的投資收益,投資偏好開始更多地轉向投連險。“現在的客戶比較幾年前的客戶,投資理念越來越成熟,風險承受能力明顯增加,再加上投資環境的改善,目前是保險公司上馬投連險的較好時機。”他說。 保費規模的助推器 一位資深銀保人士說,除了上述理由外,推出投連險,“更重要的是為了保住保費規模”。 按照港交所于6月中旬發布的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5月份的保費收入數據,中國人壽保費收入128.67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超過1%,中國平安保費收入70.22億元,同比下滑10.37%。 與此呈鮮明對比的是,“已經推出投連險的幾家保險公司,今年的保費收入是去年同期的2-3倍。”前述銀保人士稱。 以信誠人壽為例,今年前5個月,投連險的保費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0%。而一直以投連險作為其主要業務的瑞泰人壽保險公司,今年前5個月的保費收入竟高達6.26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07億元高出2倍還多。 “如此明顯的一升一降,哪家公司都會看在眼里。”前述銀保人士說,“受到股市火爆、基金熱銷的影響,萬能險、分紅險的退保已成事實,現在保險公司能與基金抗衡的就只有投連險了。為了保住保險公司最為重視的保費規模,各家公司無論如何都會抓住(投連險)這根救命稻草。” 另外的一大動力來自于銀行。 前幾年,由于投連險賣得不好,除了虧損,甚至還出現過“投連險風波”,各家銀行在代理投連險產品上也趨于謹慎,不愿意推。但前述保險公司副總經理認為,現在銀行的態度已經有了截然不同的轉變,對投連險非常積極。這一變化,直接影響到保險公司的銷售政策。 前述銀保人士直言其中原委——銀行的渠道是保險公司非常重視的一塊資源,銀行想賣投連險,如果你家沒有,他就只好賣另一家公司的,無形中等于自己斷送了銀保渠道。 因此,為了保住保費規模和銀行的資源,很多公司都選擇了在做好風險管理的前提下,“謹慎”推出投連險產品。 一家合資公司的銀保負責人說,除了在銷售時反復提示投連險的風險、強調長期投資的理念外,他們還會在客戶選擇購買投連險之前讓其填寫風險評估表,如果風險評估的結果顯示該客戶的投資偏好屬于三年以下的短期投資,他們則不建議客戶購買投連險。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