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大連商品交易所和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聯合舉辦的“第十一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將于11月9日在廣州舉辦。來自中國、馬來西亞、美國等多個國家的嘉賓將齊聚一堂,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產業發展現狀及農業企業風險管理等市場熱點問題進行探討。
美國大豆單產質的飛越,他分析有三個原因:其一,基因改良。近年來更加重視大豆育種,過去15年大豆種子、玉米種子單價大漲2倍以上。其二,種子處理。通過殺真菌、殺蟲抑制了早起種子病毒和地下蟲害,在寒冷地區實現了大豆早起種植。其三,種植時間從5月中旬提前到4月中下旬。這有利于植物生長和豆莢形成,早起啊種植的大豆達產也比晚期種植的大豆高6-10蒲式耳/英畝。
關于南美洲天氣預測,他分析潮濕氣候可能影響阿根廷的早期種植,中性拉尼娜現象預計將為巴西和阿根廷創造良好的作物生長條件;如果拉尼娜現象持續,阿根廷和巴西南部可能出現干旱趨勢。
接著他分析了大豆相關的商品利多、利空因素。利多的因素主要有:商品基金交易商尋求比金融和股票市場更高的回報,通脹風險回歸,中國拉尼娜現象可能增加南美洲惡劣天氣的威脅,種植戶銷售緩慢和豆粕出口疲軟;世界替代油脂種植面積擴大的風險在2017年仍將延續,導致2017-2018年度世界大豆貿易規模超出預期等。至于利空因素,他表示有2016-2017年度美國大豆結轉庫存預計將近4億蒲式耳,達到2006~2007年度以來的新高;大豆/玉米價格比將導致2017年大豆種植面積超過玉米;另外2017-2018年度美國大豆結轉庫存可能進一步增加,玉米和小麥也會出現充足的結轉庫存;還有世界植物油產量恢復等因素影響。
以下為文字實錄:
主持人:感謝陳教授的分享,聽完感覺更有信心了,看完陳教授的分享,感覺中國的人才儲備如此豐富,我們對將來期貨行業的發展更有信心,再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陳教授的精彩報告。
了解了中國的宏觀情況以后,我們回到產業方面來討論,下面三個報告講的都是油脂油料市場的供求和價格展望,首先我們看看全球大豆市場的情況,今天我們邀請的是美國DC分析咨詢有限公司總裁丹斯堪德先生。我們期待聽丹斯堪德先生的報告,有請!
丹斯堪德:感謝您的介紹!感謝大連商品交易所、感謝馬來西亞衍生交易所,我們收到邀請到這里跟大家介紹一下大豆供需的狀況。其實我們也獲得一些發展,我已經在這個行業工作了三十年,所以從數字方面給大家一些信息,同時我小的時候在這個州的中部長大,那是整個美國最物產豐饒的農業地區,生產香檳,所以我可以給大家講一下農場的問題,包括他們受到價格的影響對于大豆的影響,我可以從美國的市場角度跟大家分享觀點,看看對大豆行業有什么影響。
這個是美國大豆生產的結果,我們看看左邊是大豆實際收割,大約每年80到90,這個區域是以前從來沒有大豆產量,我們看看西北這些綠色的區域年產量是50%-60%,還有是30%-40%,可以看到美國大豆生產得到很大的提升。你可以看到它總的趨勢是往上的。在94年的時候,這里上升的發展開始繼續,從這個時候單產的增速增長了,我們看看美國農業部的預測,這個單產的數值非常高。這里是50、51的單產量。看看美國的預測,在新的一年他們進行預測的時候,過去三年每年一英畝的增長量達到0.7-0.8,所以是在不斷的上升,如果上升的趨勢不斷的持續的話最后會達到47-48的速度。從趨勢來講,單產量是非常高的,現在我們大約會到47-47.2,這是我們對2017年總體的預測。
為什么美國大豆單產量有這么高的飛躍呢?我覺得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我們看到現在美國非常重視大豆的育種,美國有很多負責大豆育種的公司,特別是美國的中部,這里造成美國大豆的基因得到改良,而且對種子的處理特別在行,對基因的改良來說,這些種子的公司特別重視大豆的育種,我們可以看到90年代末期到現在,他們把育種進行專利化,一旦獲得這種專利就可以讓種植者在沒有獲得許可的情況下持續的使用獲得專利的種子產品,他們必須要支付這種技術費用才可以。這種方式極大的增加了大豆種子利潤,因為在過去這個利潤主要是在玉米的種子,而不是豆類的種子,現在通過大豆育種的改善,我們可以看到大豆的種子價格得到很大的提高,過去十五年大豆種子單價從15美元上升到75美元,我們看到從單價來說,主要是大豆種子的上漲比玉米的上漲幅度更大。第二造成大豆種子價格飛躍的原因,就是種子之前進行怎樣的處理,主要是通過抑制大豆疫霉根腐病,或者抑制大豆的蟲害以及玉米種子的病害。第三種處理的方法就是在寒冷地區實現大豆早期的種植,如果大豆可以更早的種植在土地里,那么大豆當時的環境比較冷,它可以在寒冷的土壤里面生長的話,可以更好的抵御真菌和地下蟲害的侵蝕。第四是種植時間提前了,在過去的幾年大家種植玉米的之后開始種大豆,在后來我們看到種植商也是跟以前一樣種玉米,但是他們種玉米的同時也種大豆,這就導致大豆的種植時間提前了,而且早期種植的大豆比晚期種植的大豆每英畝的產量高6%-10%,中間很多大豆種植商都這樣做。原來是五月中旬做,現在提升到四月中下旬,我們看種的越早產量越高。
我們看一下美國農業部提供的大豆單產的目標,我們看到豆莢的重量得到提高,從2013、2014、2016年大豆產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無論是大豆的豆莢數量或者豆莢的重量,都得到有史最高的速度。并不是說重的豆莢越多大豆的產量就越多,這跟玉米是不一樣的。在玉米行業他們會種更多的玉米株數獲得產量,但是大豆不是種的多得到的產量越多。現在我們看美國大豆的單產,我們看歷史上美國大豆單產發生的變化。這些年度八月到一月的歷史數據變化,我們從1975年開始看到這里的變化還是每一年都會發生的。
我們再看看美國農業部的數據,現在我們看到它的數字51.4,我們看到美國西北部地區單產量得到提高,還有美國的北方一些地區,我們覺得這些地區的單產量提高主要是取決于這些因素。我們再看一下需求、壓榨,這兩個數字的對比我覺得這些變化正在來臨,因為主要是對于國內和出口市場豆粕的下降。我們這里看到出口量,這個USDA是2025的數字,然后我們可以看到這里的供應量非常多。我們再看看新作物產量,我們這里大豆的種植面積非常大,有86.7,單產量48每英畝,我們未來美國大豆2017年有一些下降。從價格的角度來說,這些數字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看到這些變化,還要看到美國在世界各地的變化。現在我們看到這個是出現下降的趨勢,也會體現在價格方面。
我們看一下生產成本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對于明年種植的面積有什么樣的改變呢?生產成本對于玉米來說從547美元每英畝下降到523每英畝,主要是說這些成本主要由于農藥、化肥使用量下降,對于大豆來說,這張圖是2017年每英畝的收益,玉米在美國的中部地區是50%來種的,有50%種大豆,我在這里主要是想看看現在的情景。我們看一下2017年收獲玉米的價格會帶來怎樣的凈收益,我是按照每英畝來計算的,如果明年天氣很好的話,我們可以得到每英畝230蒲式耳的玉米產量,這個產量和收益都是不錯的。我是怎樣加起來的呢?我是加上70蒲式耳的大豆,也是希望天氣很好。然后每英畝的凈收益是349美元。我們看一下玉米對于大豆的優勢是負的44美元,就是說在明年如果天氣都很好的情況下種大豆比種玉米要多44美元每英畝。我們覺得這個凈收益和以前不太一樣,我們看看以前的情況,如果這樣比較的話你會看到玉米比大豆有優勢,但是現在大豆賺的錢更多。主要是因為在一些高產量的地區,在美國的中部原來產玉米的地區現在種大豆更有優勢。
現在我們已經算出這樣凈收益的數字,這樣的收益并沒有包含土地的成本,我們只是說如果在自有土地上進行種植,如果你是付租金的話,比如每畝付230到330美元的租金,我們看到大豆和玉米的優勢對比就沒有這樣的優勢,他的凈收益沒有這么高,就是說租地來種的,在上面種玉米和大豆賺錢就不是那么可觀。
2017年種植決策是什么呢?是種大豆還是種玉米?我們預計大豆的凈收益是高于玉米的,2017年收割大豆的現貨價格是9.60美元,比玉米的3.60美元更高,那么這對比農戶來說是有很大的影響的。那么他們還停留在過去玉米賣4美元的價位上,但是現在已經下降到3.6美元,同時大豆的單產量提高了,比如我所在的農場, 2015年達到是69蒲式耳每英畝,但是今年預計可以達到79蒲式耳每英畝,所以大豆的單產在不斷的創新高。同時租種土地的就會選擇種大豆,而不是選擇種玉米,這是今年聽到種子的銷售商說的種植戶種大豆而不是種玉米的原因,因為過去種植戶覺得種玉米的安全感比大豆更高,就是租地的種植戶第一次發生改變,同時種大豆可需要比較少的現金流,這是因為玉米、大豆化肥方面價格差異不同導致的。
2017年農作物的保險情況也是大豆優于玉米,最后一個造成我們種大豆而不是玉米的原因,就是反復種植大豆不會導致產量下降,有時候農戶會覺得如果種了大豆,第二年還種大豆的話,每年的產量會下降5%。比如南美一直種大豆,他們有這樣的錯覺,但是最近他們這種心里發生改變,過去不愿意種大豆以為會產量下降,但是現在知道不會了。很多人關注交易所11月17日大豆和玉米期貨,這個價格是2.54,,我們看到種大豆的產量比南美還高,這種情況他們可以把比例維持的更高。這也告訴我們,現在的市場在早期有一些擔憂,主要是覺得這種種植可能不大充足。他們會覺得在2017年種植大豆和對于油料產量來說,種植可能不太充足,所以現在這個比例我們看到交易量比較大。
我們看一下美國的八種主要農作物的種植面積,我們提供的是美國農業部十二月的數字,我們可以看到美國農業部對八種主要作物進行預測,我們猜測玉米的種植面積會稍有下降,大豆的種植面積有一些上升,我們還講到盈利能力。為什么會這么看呢?為什么會這么有信心呢?因為我本身是種子供應商進行交談,問他們發生了什么事情,種子供應商的覆蓋面積比較大。
我們看到去年玉米對大豆的比例和今年預測是相反的,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我們覺得這個比例會是51和49,就是說51%的玉米、49%的大豆,基本上從來沒有發生過玉米和大豆是50:50。通常來說都是玉米要比大豆稍微多一點。除了在玉米和大豆方面種植面積的變化之外,其他的這些作物變化并不是非常大,比如說這當中小麥有減產。接下來我們再看一下南美,在我之后有專門的專家專門介紹南美的種植情況,我這里給大家提供更多的補充,讓大家看到我們為什么做出以上的這些判斷。您可以看到在南太平洋表面溫度預測的情況來看,天氣基本上到2月份的時候會變暖,對于我們預測天氣的人員來說,他會認為潮濕的氣侯影響阿根廷早期的種植。中性的拉尼娜現象預計為巴西和阿根廷創造更好的現象。我簡單的做一些南美洲的補充,大家可以看到在美國和南美洲大豆產量的情況。阿根廷會根據兩個數據來看到2016、2017年產量方面的上升,在明年我們看到這個數據變化,我們不僅僅是看2016到2017年度,我們還會展望2017到2018年度,大家可以看到阿根廷有2.1%的增長。在阿根廷應該會達到59的產量。這些加起來在南美洲的總量在2017-2018年達到1.78億噸。
我們再看一下需求方面,首先在中國的進口市場仍然是非常活躍的,根據紫色這條線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去年的進口量從83.2不斷的上升,在DDG的進口量下降了,但是除此之外可以看到菜籽油的量有了緩慢的上升。現在來說至少在未來一年這個趨勢不會發生重大的逆轉。通過把中國和其他國家進行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從2012年開始其他國家包括了亞洲、歐洲,就是說出了中國之外的所有國家,你可以看到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比較起來大豆進口量方面的變化。
中國替代飼料糧進口量,這個話題也是非常熱的,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2016到2017年度我們看到中國對于這些替代飼料糧進口量的變化情況,在圖表中有所顯示,我們預計1390萬噸,美國農業部是1900萬噸。中國在飼料糧進口方面也是非常大的市場,我們可以看到在未來的一兩個年度中,這些替代飼料糧的變化情況。另外再看一下中國對美國進口的DDG2014年到達巔峰以后有所緩慢的下降,你看去年是420萬噸,就是說是未來一年會下降兩百萬。但是這個缺口是由其他替代糧飼料進口所補上了,比如說光是這個進口來源地,還有其他的國家,像歐洲、加拿大、墨西哥。因為這個進口中國并不僅僅從美國進口DDG,這里面大概兩百萬噸左右DDG中國對美國進口量的變化不是中國的消耗量下降了,可能是另外尋找到進口的途徑。在這里面可以看到DDG的供應和需求的匹配情況。
接下來這張圖大家可以看到9月1號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庫存情況,在2016、2017年度和2017、2018年度的走勢在這個曲線圖中可以看出來,可以看到美國的庫存量是多少,在9月1號這里面有一個小小的下降。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注意的事情,為什么呢?因為你可以看到當美國出現下降的時候,正好同時阿根廷和巴西都出現持平的變化,這是很有趣的現象。我們再看一下今年美國大豆十月底的出口銷售承諾,巴西方面因為產量的下降,所以出口的承諾下降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現在我們再比一下豆油期貨與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我們知道棕櫚油期貨的價格最近變化非常大,對于美國的這些交易商來說,他要時刻看著棕櫚油期貨市場的變化,每一天的價格都有非常大的變化。黑色線是美國豆油市場的走勢,綠色是馬來西亞棕櫚油市場的走勢,這兩個可以看的出來,豆油的期貨、棕櫚油期貨兩者的價格走勢有緊密的聯系。我們再看一下美國環保署建議的2017、2018年度可再生原料的標準,美國環保署對于可再生燃料的總量,比如說在去年夏天的時候給了我們一個建議,到2018年的時候具體會落實。所以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在年底的時候他們就會把這個法案進行正式化,這樣在2017年的時候很可能實施新的標準。但是我現在的預測,就是先看一下環保署給了什么建議。比如說在原來的高級生物燃料、可再生燃料總量方面,還有纖維素、生物柴油、傳統玉米方面都可以看到美國環保署給出了新的標準。這些新的標準和過去的數字我放到了這里,大家可以看到他們的變化。
美國用于制造生物柴油的豆油用量,我們看一下用豆油來制造生物柴油的情況,這里面會影響產量的因素,就是阿根廷在不斷的加強豆油造生物柴油的產能,這個對美國會造成影響,因為市面上有越來越多產自阿根廷的豆油造生物柴油。美國生物柴油扣除各項成本后的木每加侖凈收益,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價格變化收益曲線圖。這個對于美國的生產商來說還是很不錯的,美國的國會對于生物柴油方面的要求也是非常清晰,對2017年度我認為在美國國會應該會對具體的要求,就是說每加侖一美元的補貼會做出改變,這個改變對這個行業帶來一些影響。而且剛才也提到了阿根廷在這方面的產能不斷的增加,如果美國這個行業不做出應對措施的話,阿根廷的市場占比就會越來越大,如果我們做好了應對措施,阿根廷進口到美國的占比會被控制住。
我們再看一下美國豆油的供需情況,這里的單位是按照百萬蒲式耳來看的,也是看到2016-2018年數據,我們看一下生物柴油,這個產量應該會超過美國農業部的預算數據,所以我們DCI的數據會稍微高一點,但是我反復強調的是因為阿根廷的產能增長的問題,我們現在還是在謹慎的觀望,看看這個產量是否可以達到。再看一下2017、2018年結轉庫存的情況。
我們看世界油料產量和消費量,這是非常關注的問題,從2015、2016開始,因為產量的下降,在椰子、油籽產量有所下降,我們希望在2017年度可以追上來,再看一下植物油的情況跟油料的產量消費量變化情況一致,從97、98年度開始到現在,尤其是棕櫚油的產量和消費量不斷的上升。 這個產量經過下降的低迷狀況以后我們相信很快會恢復過來。我們再看一下美國豆粕的出口承諾情況,這個是截至10月底的出口承諾。在美國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我們隨時都是在關注著巴西和阿根廷他們豆粕出口方面的變化,有一些農戶不愿意做豆粕行業,因為這個原因或者各種各樣的心里上的因素他不愿意種大豆,這樣的話,對我們出口承諾有一些影響。如果是說豆的種植下降的話,這對于美國豆粕的出口必然會產生影響。
我們看美國豆粕供需的情況,先看一下國內的用量情況,我們有2.2個百分比,在這個產量方面,這個行業具有盈利性的,但是他和其他的行業具有相比性,比如說像我們看到的1.5%的增幅是非常小的,這個和我們國內的消費用量相比,DCA的數據比USDA的數據稍微低一點。所以這些飼料對大豆的使用比較低,我們看一下酒糟有五十萬噸,運到中國又不要,這樣需要運到其他地方,這是我們大豆體系中需要考慮的。我們想看一下價格會如何表現呢?我比較喜歡看一下全球所有谷物的整體狀況,右邊是2016、2017、2018的預測,小麥轉接量會增加,玉米會減少,就是中國減少玉米的庫存而且能夠提高玉米的使用量。這里我確實沒有其他國家的庫存減少量的報告,這個主要是中國減少庫存儲備的影響,就算如此玉米的儲量是比較高的,所以全球玉米的供應比較充足,而大豆的結轉量略有上升,我們可以很多作物都想從大豆爭奪播種面積的份額。因為有這么大的小麥和玉米的轉接量,要種大豆就比較容易了。
再看一下大豆末期庫存,我們看到這個下降到不到4億蒲式耳,庫存使用比有所上升,增長到10.5,然后從10.5減到9.5的庫存使用比,這里是平均的庫存收購價保持不變,這個情況下庫存使用比下降,期末庫存下降,但是收購價還是在9美元以上的。這樣一來我們還是取決于下一個南美和北美的生產周期,我覺得這個轉截的結構會得到支持。
為什么價格還能夠受到這樣的支持呢?其實應該是在美國的農場主收到了大量的現金,主要是十月份向他們支付的現金,就是2015年的作物。PLC是價格損失政府補償計劃,ARC是農業風險補償計劃,這些補償計劃的支付有玉米、大豆等補貼,大概有68億美元在十月份付給農場主,所以這80億美元的補貼交給農場主有什么影響呢?我想使農場主不一定去在收獲期賣玉米和大豆,因為他都拿到錢了,他就可以囤起來不賣,反正做一些惜售的決定,等等時期,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因素要考慮。當這種補充發生之后,這個是2015年作物,從這張圖可以看到哪些減產呢?我們有大量過度的雨水還有單產受到雨水的影響,所以這個地方需要做補償和補貼。像我的農場在中西部,我每英畝拿到61美元的補償,這樣剛好在定明年的化肥,我發現政府給我付這個錢的時候,其實這個錢等于每英畝補償的磷肥和鉀肥的成本,就是說玉米的成本12被政府補貼承擔了,所以大豆的支付就拿不到補償,因為之前的豐收了。大豆是25-36美元一英畝的補償幅度。
再看一下大投機、頭寸,這里主要是基金管理的,他們可以做多、做空,這都是一些大投機、頭寸,包括大豆、豆粕、豆油。現在有十多頭的頭寸,覺得很有意思,有這么多利空的基本面、這么多舊貨放在那里,但是基金還愿意做多,我覺得很有意思。我可以說有一些基本面的交易商看到2017年、2018年的前景,他對這種舊貨是非常不看好的,關鍵是全球的播種面積會大幅度增長,這樣來滿足2017、2018年的需求增長,他們是這樣想的。反正播種面積會增長,但是不足以跟上這個需求,所以他們還是覺得這個值得去做建倉,所以建一些多倉,他們也會有一般商品,但是他們的思維方式覺得擴產的速度跟不上這個速度。像黑色的是豆油,這個13.5萬手的多倉,這個是過去兩周的新高,這是很大的持倉,這個時候我們有點擔心,我們覺得這個市場曾經也沖到高峰,就是期貨期權沖高之后往往不會留在高位,不會這么極端的沖高,當然不會說一兩周就平倉,但是這個期貨可能面臨平倉的行為。
這個是大豆里面的指數基金倉位,這都是做多,大豆在這里曾經一路下滑,大概是兩周前。這里大豆油也加了一段多倉,但是同時又減少了大豆豆粕的倉位,所以它實際上這個時候做這種豆粕和豆油的價差交易,在這種基金中肯定不行。有哪些利好的因素呢?我們來說商品基金他們希望在大豆里面獲得更高的回報,他們的基金有一部分錢想放到谷物里,有部分放到大宗商品里,他們其中會選一個資產負債表表現最好的品種,目前大豆表現最好,豆粕也不錯,有可能通脹還會上升,所以會重新出現通脹風險,還有美國的出口計劃是創記錄的。下一個因素我覺得非常重要,從美國農業部四月份的報告,對于當前的供需需求,他說巴西到阿根廷的大陸產量會降兩億多蒲式耳,換句話說,三億多的蒲式耳轉接量也會跟巴西的大豆下降撞在一塊,所以未來同樣對玉米也一樣,巴西、阿根廷玉米也會降1700萬噸,這也帶來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說產量要減差不多六億蒲式耳,我們結轉20多億的量,然后只能掉到16億蒲式耳的量。
還有一個重點我最后講一下,現在世界還面臨一個替代油脂種植面積擴大的風險,如果大豆的播種面積不會更大的話,就會導致全球大豆的貿易量可能有3%-4%的豆粕量的增長,這樣一來可能有一個結構性的問題或者是結構性的矛盾。就是說全球的大豆貿易量增長6%-7%,但是豆粕又增長3%-4%,是比較利多的因素。我們看一下市場的展望,去年我們八月份到二月份的交易區間,完全是取決于南美的天氣而波動,今年也會重演這種格局,我覺得今年更多是9.4、9.50、10.4這些區間,這個還是取決于南美的天氣,也取決于播種面積。我們到底能不能擴大這個必要的面積,也是一個因素,我就講到這里,謝謝!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許孝如 SF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