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國際期市倒推國內 中國有望成全球最大塑料期市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09:44 證券日報
本報訊(記者 申林英)近期LME推出了3種地區性塑料期貨合約,其中包括亞洲地區的塑料期貨合約。這是LME在2005年上市聚丙烯(PP)和線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兩個塑料期貨合約的基礎上,在塑料期貨領域的又一次創新。市場人士指出,國際市場塑料期貨市場這一新變化,也要求大連商品交易所能盡快上市LLDPE期貨,抓住塑料國際定價權尚處于真空狀態的有利時機,盡快形成LLDPE的“中國價格”,而與國際市場相比,中國有潛力發展成為國際最大塑料期貨市場。 據新華期貨分析師陳里介紹,2005年5月27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率先推出聚丙烯(PP)和線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兩個塑料期貨合約。同年8月,印度孟買大宗商品交易市場MCX也推出了這兩個品種的期貨合約。眾所周知,LME是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所。經過130年的成功運作,LME已經成為世界有色金屬的定價中心。然而,LME并不滿足于原有品種的經營,開始向其它領域拓展,塑料期貨就是其戰略發展的第一步。雖然目前的整體規模尚不能與有色金屬相提并論,但其發展步伐卻不容小視。從今年6月25日開始,LME又推出3種地區性塑料期貨合約,成員可以進行歐洲、北美和亞洲三種獨立的塑料合約買賣。這些合約將與LME現有的聚丙烯(PP)和線型低密聚乙烯(LL)全球性合約一道交易,三種地區性合約的細節和交割地點將與其對應的現有全球性合約一樣,分別反映歐洲、美國和亞洲的價格。由此可見,LME對全球塑料的統一定價權是志在必得,而且已經將觸角伸向各個主要地區,對地域定價權也是虎視眈眈。 陳里介紹說,LME地區性合約上市至今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基本上還沒有成交量。由于歐洲塑料市場生產消費企業直接實現對接,不像國內市場存在大量中間貿易商,因此其全球性合約的成交量和持倉量仍舊很低,在國際市場定價中聲音還小,這為國內發展LLDPE期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遇。他說,關于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的問題,國內業界已經呼吁很久。在業已成型的某些價格體系中,中國是追趕者。而對于尚處于定位階段、我國又具有巨大市場的品種,我們不應該錯失取得主動權的機會。對于包括LLDPE期貨在內的塑料期貨體系,更應該抓住有利時機,主動出擊,盡快形成具有“中國價格”,進而在不遠的將來取得國際市場的定價權。他強調說,LME的實力不容小覷,千萬不要錯失當前的良機。 上海華聞期貨分析師李繼紅介紹說,對于國外期貨交易所的咄咄逼人,國內有識之士同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其實早在十多年前,當時的北京商品交易所等一些國內期貨交易所就曾經上市或試運行過聚丙烯、聚氯乙烯、高壓聚乙烯等類似的產品,只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復雜原因,在它們還沒有開始真正發揮應有的市場功能時就遺憾地退出了中國的期貨舞臺。 據李繼紅介紹,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對塑料品種的需求與日俱增,國內涌現了一批專業化的現貨市場,如廣東塑料交易所、浙江塑料城和金銀島網上商品交易所等。對活躍我國的塑料產品市場,發揮資源流通和配置功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由于上述幾家交易所都是中遠期現貨交易市場,所形成的價格只是區域性價格,缺乏代表性和預測性。并且由于交易機制的原因,不能充分發揮避險功能,只能在局部的范圍內起到有限的作用。塑料品種的產業鏈比較長,影響價格的因素又相對復雜,造成價格波動非常頻繁。數據統計,目前塑料期貨和現貨的價格波動關聯度在80%以上。塑料企業對于規避價格風險的需求非常強烈,尤其是作為塑料領域主力品種的LLDPE,國內現貨市場的基礎非常雄厚。與英國等上市LLDPE期貨的國家相比,我國更具有潛力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LLDPE期貨市場。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