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商品消費國,由于中國政府不但以各種形式向經濟注入數萬億元人民幣投資,同時還實施戰略商品儲備計劃及增加信貸供應,從而支持了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的增長。
根據瑞銀證券中國經濟研究主管王濤稱,雖然中國在2010年不會取消政府刺激措施,但刺激措施相關的固定資產投資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將顯著下滑。他稱,預計全球經濟溫和復蘇將令中國的出口從今年的大幅下滑轉變為明年的個位數增長。
作為中國最重要成品和半成品出口市場的美國,受中國經濟刺激措施提振,美國經濟第三季度實現喜人的增長,折合成年率的增幅達到3.5%。
2、國內宏觀經濟情況:
(1)政府工作報告: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明年經濟工作。面對歷史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嚴重沖擊和自然災害頻發等困難和挑戰,黨中央、國務院全面分析、準確判斷、果斷決策、從容應對,堅持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全面實施并不斷豐富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全黨全國堅定信心、共度時艱,全力做好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我國經濟回升向好趨勢不斷鞏固,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會議強調,明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做好經濟工作,對于進一步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鞏固經濟回升基礎,為“十二五”規劃啟動實施創造良好條件至關重要。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特別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增強經濟增長活力和動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更加注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努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會議提出,明年要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宏觀政策的基本取向,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重點,落實和豐富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提高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可持續性。要促進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保持投資合理增長,完善和落實鼓勵民間投資相關政策,加大對“三農”、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節能環保等領域的支持力度,扎實推進汶川特大地震災后恢復重建。要著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落實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大用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力度,加大研發投入,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支持小企業和服務業發展。要鞏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基礎,完善強農惠農政策,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搞好農產品市場調控。要切實抓好節能減排工作,強化目標責任制,加快節能環保重點工程建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要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完善穩定外需政策,促進對外貿易平穩增長,積極擴大進口,提高利用外資水平,促進企業對外投資合作。要積極推進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落實好國家促進區域發展各項規劃和政策,積極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要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要加快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加大就業促進政策力度,加強住房保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對困難群眾幫扶救助力度,積極改善農村和貧困地區辦學條件,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積極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
(2)政府的刺激政策:隨著全球經濟企穩,各國政府都在考慮如何解除經濟刺激措施,中國政府解除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的方案也在醞釀之中。
由于出口依然萎靡不振,中國可能會將去年11月份推出的巨額財政支出措施延續到2010年。但隨著通貨膨脹風險的上升,經濟學家都呼吁中國政府在確保企業仍能夠融資、特別是通過資本市場和非金融機構融資的同時,控制貨幣供應增速和銀行信貸發放。
中國央行沈陽分行行長盛松成本月中旬在央行主辦的《金融時報》上發表文章稱,“寬信貸、緊貨幣”是平衡保增長與防通脹的有效措施。雖然中國央行會參與貨幣政策的制定并負責實施,但政策立場最終是由中國國務院確定的。盛松成在這篇文章中寫道,信貸增長與經濟增長直接相關,貨幣增長則與通貨膨脹有更密切的關系。中國能否在不加劇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成功推動經濟增長不僅會影響到巴西、澳大利亞等日益依賴中國原材料需求的國家,而且也關系到全球金融市場的命運,因為中國經濟和股市的表現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正不斷加大。
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速已經恢復到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平,這要歸功于中國一年來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其中包括規模為人民幣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措施。但信貸激增已導致廣義貨幣供應量較上年同期增長了近30%,房地產價格也在隨之迅速上漲。中國今年前十個月新增人民幣貸款8.92萬億元,而2008年全年的新增人民幣貸款為4.91萬億元。
這種趨勢加大了消費價格和資產價格的通貨膨脹風險。雖然目前中國的消費價格仍在下跌,但分析師們預計,消費者價格將在明年初開始上漲。當然,沒有人主張中國放棄促進經濟增長的首要任務并抑制經濟反彈。
眾所周知,銀行的貸款規模可以超過存款規模,因此銀行發放信貸是在向經濟體注入資金。但各企業可以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租賃設備或向非銀行類金融公司借貸等其他方式籌集資金,而不會增加貨幣供應量。然而,在中國其他金融機構的發展程度遠不如銀行,因此如果銀行大規模削減信貸,則其他金融機構很難彌補這一缺口。
另一方面,任何政策變動都將是悄然進行的。
中國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指出,政府此前花費了數年時間才將亞洲金融危機期間采用的擴張性財政政策調整過來。他還表示,政府即便真的要退出現有政策,也不會在官方言論中表露出來。
他說,政府將會逐步退出,而且只會在接近完成的情況下予以宣布;若官方正式宣布退出經濟刺激措施,這種退出恐怕已基本完成。
(3)資本市場的熱錢問題:目前看來,短期的經濟指標正在好轉,但中長期的趨勢并不樂觀。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依靠政府主導的投資出現了快速增長,第二產業的重工業也享受到了政策的雨露恩賜,但私營部門的投資增速落后于國有部門,市場主導型的需求還未復蘇。消費雖然逆勢增長,但以補貼性消費和半強制性消費為主,在收入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未來很難持續,財政收入特別是非稅收入的率先反彈也令人疑惑重重。
最令人矚目的是產能過剩和通貨膨脹的壓力同時出現,熱錢也開始賭人民幣升值,中國市場流動性過剩,但并沒有流到實體經濟部門特別是私營部門,而是流向了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流向了房地產和股市。現在的確是一個考驗中國政府的拐點時刻,如果政府想做到“不折騰”,除了要穩定人民幣匯率,就是要維持寬松政策不變,讓資金從國有部門流向私營部門,并進一步遏制房地產市場的泡沫,而遏制通貨膨脹和股市泡沫則是次要的目標。
雖然中國實行資本管制,但一旦投資者嗅到人民幣兌美元存在升值的味道,投機性資本(也就是熱錢)就會涌入中國。
最新的中國外匯儲備結構數據顯示,熱錢流動正在升溫。盡管這方面的數據并不精確,但據估計,中國9月份新增的620億美元外匯儲備中,流入的熱錢就占到將近一半。
熱錢給中國決策者帶來的一個短期難題是:將增加中國原本就十分充裕的貨幣供應量。決策者們擔心,熱錢不僅正在催生地產及股票市場泡沫,同時還會加大通貨膨脹壓力。
長期難題則事關熱錢的本質--熱錢既可以輕松流入一個國家,同樣也可以輕易流出,從影響該國經濟穩定。中國在2008年年末及2009年年初曾有過類似經歷。
當然,這一問題的產生也與中國一直堅持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有關。雖然今年進行了一些改革,但中國短期內仍不可能取消這一機制,因此熱錢問題短期內也不可能得到解決。
(4)中國第四季度的GDP總值:中國國家信息中心11月23日在報告中稱,中國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可能較上年同期增長10%以上。這份由國家信息中心和國家開發銀行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報告還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增長8.5%左右。報告稱,之所以預計第四季度GDP有如此大的增速,是因為2008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大幅放緩,使得比較基數非常低。中國2008年第四季度GDP增長6.8%,2008年全年增長9.0%。
3、美國大豆產業情況:
(1)USDA報告數據利空市場反應平淡:11月10日美國農業部公布月度供需報告,報告數據顯示,美國2009年大豆產量為9034萬噸,較上月高出2%,較2008年高出12%。單產預估同樣高于上個月和去年同期,達到每英畝43.3蒲式耳。在產量大幅提高的影響下,期末庫存由625萬噸上調至736萬噸。美國農業部同時預計巴西2009/10年度大豆產量料為創紀錄的6300萬噸,較10月預估增加100萬噸,因收割面積預計增加。美國農業部上調第三大大豆生產國—阿根廷產量預估,從10月的5250萬噸上調至5300萬噸,因種植戶將部分向日葵種植面積改種為大豆。另外這份報告對豆油、豆粕預估數據亦顯偏空。報告顯示11月份世界豆油庫存為263萬噸,較上月提高42萬噸,豆粕庫存為466萬噸,較上月上調29萬噸。總體來看這份報告顯示全球豆類供應充足,對市場造成一定打壓,不過由于市場之前對此做出一定消化,因此當利空報告出爐后市場并未選擇下跌。
(2)出口及南美天氣為市場帶來升水:11月13日,美農業部公布了截至11月5日的一周出口銷售報告。報告顯示當周美國2009/10年度大豆凈出口銷售量為127.25萬噸,較前顯著提高、較前四周平均水平提高82%,超過分析師此前預測的50萬-70萬噸區間上沿。當周美國2009/10年度大豆出口裝船量為163.3萬噸,較前周和前四周平均水平提高1%、45%,創本市場年度新高,截至11月5日,美國2009/10年度大豆累計出口銷售量為2468.18萬噸,去年同期為1562.09萬噸;累計出口裝船725.06萬噸,去年同期618.17萬噸。本市場年度至今,中國累計購買美豆1511.9萬噸,去年同期為 828.42萬噸。
當前正值南美大豆播種期,天氣影響再度浮現,據巴西農業咨詢機構塞拉瑞斯公司表示,截止到11月6日,巴西大豆播種工作已經完成了48%,上年同期農戶播種了41%的大豆,相比之下,五年平均進度為36%,一周前為35%。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周三發布的周報顯示,截止到11月11 日,大豆播種工作已經完成了計劃面積1900萬公頃的33.8%,比一周前大幅提高了21.7%。雖然近幾天阿根廷部分地區出現了及時降雨,但是干旱情況并未得到明顯的緩解。如果未來幾周阿根廷農業產區的干燥天氣仍未得到顯著的緩解,那么大豆作物將會受到不利影響。目前來看,南美的種植進度未受到天氣的影響,但后期阿根廷的干旱狀況將成為市場炒作的主要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