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貨行情回顧:
大連豆粕1009合約自從換月以來,量升價增,十一月開盤2762元,月內最高升至3020元,最低下探2748元,月末收盤3014元;雖然月末由于迪拜事件的利空導致價格一度大幅下跌,但最終連豆粕1009合約在多頭主力強勢上攻的勢頭下,以高位報收,并在月末創下了月內最大成交量,本月一共成交21228356手,持倉為919812手,單月漲幅8.65%。具體如圖一所示。
圖1:大連豆粕1009合約十一月份日K線走勢圖表
二、國內現貨行情:
現貨市場上,豆粕現貨價格再次穩中上漲,迪拜事件對整體商品市場的壓力并不大,國內期貨市場連盤豆類期價均上漲,對豆粕市場形成支撐。預計后期國內豆粕現貨價格走勢將下行,但油廠積極預售遠期合同,且因價格相對較低吸引了一些采購,將限制后期豆粕價格回調的幅度。
截至11月30日,秦皇島地區有油廠43%蛋白豆粕報價3,740元/噸;張家港地區油廠43%蛋白豆粕12月20日合同價格在3,600元/噸,成交可議;河南周中地區有油廠43%蛋白豆粕報價3,780-3,800元/噸,12月中旬合同價格在3,650元/噸;遼寧大連地區有油廠43%蛋白豆粕成交價格在3,750元/噸,46%蛋白3,950元/噸,成交價格可議,油廠開機正常。廣西防城港地區有油廠43%蛋白豆粕報價 3,730元/噸,成交可議。具體如圖二所示。
圖2:國內各地區主要油廠豆粕報價九、十、十一月份對照圖表
三、基本面分析:
1、國際宏觀經濟情況:
(1)美國失業率:經濟學家預計,美國11月份新增失業人數約12萬人,失業率持穩于10.2%。美國10月份新增失業人數19萬人。
(2)迪拜事件:有“海灣明珠”之稱的阿聯酋第二大酋長國迪拜響起債務危機警報,在全球市場掀起一輪沖擊波。因預計諸多銀行可能就此面臨較大風險敞口,市場擔憂情緒蔓延,11月26日和27日兩日間,歐洲三大股指累計跌幅均超過2%;亞太地區主要股指27日普現跌勢,MSCI亞太指數大跌3.4%,創三個月來最大跌幅;而26日因感恩節休市的美股在27日開盤即重挫2%,后稍收復失地,主要股指收盤跌幅在1.5%左右。
不僅如此,黃金和石油價格也出現跳水。27日,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結束此前連續十個交易日的上漲,報收于每盎司1174.20美元;紐約商品交易所2010年1月交割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跌于每桶75.97美元,盤中一度觸及每桶72.39美元的七周以來低點。
針對迪拜延遲償債事件引發的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其影響尚有限,但此前“過度”上漲的資產價格可能以此為觸發器出現回調。
作為并不具備豐厚石油儲藏的海灣國家,迪拜近年來積極尋求經濟轉型,力求將自己打造成中東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為此,迪拜政府推動了以高端商業地產開發為主導的一批建設項目,預計總規模達3000億美元。此間,海灣地區富裕的產油國紛紛將通過高油價盈利積累的巨額外匯大筆投入迪拜。資料顯示,迪拜政府目前累積債務達800億美元,外債規模約占其經濟總量的103%。
不過,隨著金融危機深化,國際油價暴跌,資金偏好出現轉移,迪拜的諸多地產項目因資金困難而被迫停工或取消,“爛尾”項目涌現,房地產價格也出現大幅下降。德意志銀行的數據顯示,目前迪拜的房價相比去年的高點已經折損一半以上,這使得高度倚賴高端地產和金融等相關行業的迪拜成為金融危機中海灣地區受創最深的犧牲品。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執行官埃利安認為,迪拜事件對金融體系而言是“一個滯后影響”。他指出,2007年以來各國政府通過大筆注入流動性來穩定市場,但由于經濟體系的結構問題,這些資金落不到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中小企業身上,反而推升了金融資產價格,而此次投資者對迪拜世界債務違約風險的擔心情緒上升,將促使全球股票和風險資產市場出現“遲來的修正”。
近期股市大宗商品和非美貨幣的上漲“有些過度”,本身就存在獲利回吐的壓力,這次債務事件可能成為市場回調的觸發器。
在迪拜世界有較大風險敞口的國際銀行包括:英國的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 PLC)、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 PLC)、巴克萊集團(Barclays PLC)、萊斯銀行(Lloyds Banking Group PLC)、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PLC)和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ep NV)。
(3)國際商業組織看中國:國際商業組織中國歐盟商會說,中國刺激計劃帶來的新增投資可能會壓垮全球市場,導致貿易沖突激增,顯示出外界日益擔心中國政府支持增長所帶來的副作用。
中國歐盟商會11月26日在一份報告中說,在全球經濟危機期間,工業產能的增加可能會壓縮全球的利潤率,導致其他國家的強烈反對。中國的刺激計劃向越來越值得質疑的項目發放大量信貸,幾乎可以肯定會增加投資和制造業的直接和間接補貼。中國的增長模式要求歐盟和美國等外部需求能夠消化中國的過剩產能;由于發達國家經濟復蘇乏力,這種可能性越來越小。
中國歐盟商會敦促美國和歐盟幫助中國調整政策,以防止貿易沖突出現破壞性的爆發;目前貿易沖突已經在增加。如果來自中國企業的競爭更少的話,該組織代表的企業確實能夠受益。不過很多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大規模擴大工業產能的做法與持續的貿易順差、高企的全國儲蓄率和巨額外匯儲備等廣泛的經濟問題有關。
(4)匯率方面:隨著本輪金融危機最嚴峻時刻的過去,那些曾紛紛涌入美元避風港的各國投資者正在將更多資金轉移到更具投資吸引力的地方,特別是亞洲。其結果是,美元匯率再度下跌,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正在升值。
(5)資產泡沫:世界銀行說,東亞一夜之間重新涌現出的數十億美元投資資金增加了對亞洲股市和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和越南房地產市場資產價格泡沫的擔憂。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說,與供需基本面背離的大量資金推高了香港的資產價格,帶來了風險。
在這種趨勢的背后是降息和向金融系統注入資金等舉措,這令世界各地充斥著大量現金,帶來了泡沫的風險。在美國,高風險資產的價格正在快速上漲:據巴克萊資本稱,低評級垃圾債券的風險利差已收窄至2008年2月貝爾斯登和雷曼兄弟倒閉前時的水平。
國際清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切凱蒂說,尋找更高收益率的投資者借入美元,然后把美元大量投到增長更快的國家。國際清算銀行是各國央行的央行,它曾在上次資產泡沫初期提出警告,現在正開始再次提出警告。切凱蒂說,這可能導致這些國家出現樓市和股市暴漲。
(6)各國政府的刺激政策:在經濟復蘇跡象是否將導致各國政府過早退出經濟刺激措施的疑問得到解決之前,商品交易活動將會維持振蕩格局。這就使得市場走勢將由近期多數情況下超出預期的數據來主導。但問題在于,一旦市場注意力回到政府支持措施可能結束上面來,近期由美國制造業和房屋銷售等數據引發的利好人氣可能會很快回落。投資者更加擔心近期發布的所有采購經理人指數所產生的普遍復蘇信號將導致各國政府過早削減經濟和財政支持措施。而整個市場價格出現逆轉與這種擔憂不無關系。本月最后一周美國、中國、英國、南非和歐元區等一系列國家和地區公布的采購經理人指數均實現增長,表明主要經濟體正在逐步恢復增長。
當然推動商品價格的還有其他因素。包括它們自身的基本面、投資者對商品的興趣、美元以及股市走好。但更長遠的藍圖仍由長期經濟增長前景及政府援助解除后經濟增長的持續性所主導。
不可否認,由于世界各國政府竭力在普遍被認為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經濟衰退中大力刺激各自的經濟,所采取的各種經濟刺激計劃的規模前所未有。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和全球研究集團主管稱,世界經濟顯然受到這一規模龐大、可持續看似成功的政策刺激的積極推動。現在的問題是,經濟增長持續性如何?以及收緊政策的時間有多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