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玉米供給擔憂逐漸消除 短期價格面臨一定壓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9日 00:39 銀建期貨
六月種植面積點評 美國農業部在6 月29 日公布的作物種植報告中對諸多數據除了重大調整,玉米等谷物的種植面積大幅增加,而大豆、棉花等面積要較預期的少很多,春麥種植面積也有一定幅度的減少。 玉米 在此次報告中,美國農業部預測玉米的種植面積為9288.8 萬英畝,比三月種植 意向報告時的數據高了243.4 萬英畝,較2006/07 年度的增幅更是高達1456.1 萬英畝,而報告前市場預測的區間為8925‐9170.4 萬英畝。在收割上美國農業部預測新年度玉米的收割面積為8541.8 萬英畝,損耗比例仍然是符合正常的10%左右。按照美國農業部之前所采用的150 蒲式耳/英畝的趨勢單產,2007/08 年度新作玉米產量將達到128 億蒲式耳,而稍高一些的單產水平,如152.2 蒲式耳/英畝,將使產量達到130 億蒲式耳。在季度庫存上,美國農業部提供的數據為35.34 億蒲式耳(截至到2007 年6 月1 日),高出之前市場平均預測水平80 百萬蒲式耳。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因為美國農業部調低了第三季度玉米飼料等方面的消費。這樣,在2006/07 年度末,玉米的期末庫存可能會超過美國農業部一直預測的9.87億蒲式耳,接近10.5 億蒲式耳。結合耕地的增加和飼料等消費的減少,到2007 年9 月1 日,也即2007/08 這一新年度的開始,美國國內的玉米供應量將達到140 億蒲式耳。就這一供給量來看,目前的玉米高價恐怕難以支撐。 大豆 此次報告中,大豆種植面積的大幅減少可以說令人瞠目結舌。大豆種植面積并未如市場預期的小幅增加,而是在三月種植報告基礎上繼續大幅減少305.9 萬英畝。這樣,相比2006/07 年度,美國大豆的種植面積減少了1144.1 萬英畝。而從具體的種植州來看,種植面積出現較大減幅(40 萬英畝以上)的主要有:印第安娜、愛荷華和明尼蘇達。而這三個州基本上都可以說是大豆高產地區,因此,大豆產量的減少可能比僅僅按“耕地減少量*趨勢單產”這種方式計算的還要多。如果按照美國農業部之前在大豆單產上所采用的41.5 蒲式耳/英畝,那么2007/08 年度美國大豆產量將僅為26.26 億蒲式耳,比本年度減少了5.62億蒲式耳。在對截止到2007 年6 月1 日的庫存預測中,美國農業部預測大豆季度庫存為10.91億蒲式耳,并沒有太多異常的表現。由于美國農業部對新年度的消費預測總量為30.39 億蒲式耳,再綜合耕地和產量的預測,那在2007 年9 月1 日新年度開始時美國大豆的供給量為6.1 億蒲式耳,而2008 年9 月1 日將降到2 億蒲式耳。 小麥 春麥(包括硬質小麥)種植面積為1536.9 萬英畝,比三月種植意向報告中的數據降了42.9 萬英畝,相比2006/07 年度也減少了140 萬英畝。 隨著美國農民大豆和玉米種植的完成,以及六月種植報告的公布,之前因為耕地而產生的大豆和玉米比價關系會消失一段時間。而大豆種植面積的大幅減少使得其對于今年生長期的天氣具有更大的依賴性。天氣上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刺激市場在大豆價格上添加較大的天氣升水。雖然說美國大豆的高價會吸引南美農民種植更多的大豆,但是,一來由于南美農民的種植需要到十月才開始,二來這種吸引力是以高價為前提。所以,美盤大豆的價格只可以說已經被賦予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至于玉米,由于龐大的耕地增幅,在種植天氣正常的情況下,原來對玉米供給的擔憂會逐漸消除,因此短期內玉米價格面臨一定的壓力。但是,從長期來看,美國和世界玉米的需求都會保持強勁態勢,為了繼續保證在2008/09 年度美國農民種植大量玉米,玉米價格的高價仍然是非常需要的。不過這種和大豆之間的比價關聯,其作用時間會被推后。另外,小麥高價的維持也會是對玉米價格的支持。 大豆種植面積的變化及對產量的影響 種植面積
(注) 1 六月種植面積數據減去三月種植意向報告中的數據。 2 2007 年種植面積除以2006 年種植面積。 上表反應了美國2007/08 年度大豆種植面積相對2006/07 年度大豆種植面積的變化,以及三月種植意向報告與六月種植面積最后確認后,兩者之間的變化。其中的單產是美國農業部在六月初時對2006/07 年度各州單產的預估,與最終單產不會有太大差異。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 1. 2007/08 年度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出現了驚人的縮減。相對2006/07 年度而言,新年度大豆種植面積減少了1144.1 萬英畝,總面積為6408.1 萬英畝,是自1995/96 年度以來美國大豆耕地最少的一年。 2. 六月種植面積最后確認時較三月意向再次大幅減少。在6 月29 日美國農業部公布報告前,市場普遍預期大豆的實際耕作面積將會比意向報告中要略高一些,即使有些機構認為存在低于種植意向的可能,但是這變化也是比較微小的。而實際上,六月報告較三月數據減少305.9 萬英畝,可以說沒有誰能預料到會出現如此大的變化。 3. 種植面積的減少主要集中在主產區。雖然說美國的18 個州集中了美國大豆耕地和產量的90%,但是其中伊 利諾斯(IL)、愛荷華(IA)、明尼蘇達(MN)和印第安娜(IN)在2006/07年度占了全部大豆耕地的44.09%,而在今年大豆耕地的減幅中,四個州也是變動最大的。繼三月種植意向報告中預測的大幅減少后,在6 月29 日最后確認時,四個州大豆耕地的減幅都接近40 萬英畝,其中伊 利諾斯為35 萬英畝,加上俄亥俄(OH)、南達科他(ND)和內布拉斯加(NE)的105 萬英畝,七個州大豆的減幅達到了265 萬英畝。 4. 減幅最大的地區同時也是大豆的高產區。在上述七個種植面積減少幅度最大的州中,除了南達科他(SD)單產水平低于美國平均單產水平外,其他幾個州都是美國大豆單產較高的州,其中印第安娜(IN)、愛荷華(IA)和內布拉斯加(NE)的單產水平在2006/07 年度更是高達50 蒲式耳/英畝。 單產變動 在六月時的供求報告中,美國農業部根據歷年單產所估的趨勢單產為41.5 蒲式耳/英畝,但是由于此次耕地的減少主要集中在美國大豆的高產區,因此,趨勢單產的預測存在下調的可能。我們對美國近三十二個州的趨勢單產分別作了估計,然后以今年這些州在總耕地面積中的比例為權重,計算出來的趨勢單產為41.37 蒲式耳/英畝。 供求平衡表的變動 由于種植面積以及由此導致的收割面積的變化,再根據趨勢單產可能的變化,我們對之前美國大豆的供求平衡表進行了新的調整。在需求方面,我們仍然假設美國國內的壓榨需求、出口需求等都沒有變化。當然這些方面的需求很可能會由于大豆價格的高企而受到抑制,以保證美國能夠有足夠的大豆來供應國內和國外市場。 美國大豆供求平衡表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到,由于種植面積再次大幅減少,即使按照美國農業部之前采取的41.5 蒲式耳/英畝的單產預測,那在需求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美國大豆的庫存也會較六月時的預測減少1.12 億蒲式耳(304.82 萬噸),相當于中國消費旺季一個月的進口量,如果考慮到高產區耕地減少的因素,將趨勢單產降到41.3 蒲式耳,那2007/08 年度美國的期末庫存將降到1.89 億蒲式耳,較之前的預測了1.31 億蒲式耳。 從庫存的絕對量來看,雖然208 或189 百萬蒲式耳都是屬于較低的庫存水平,但是歷史上比之還要低的庫存并不是未曾出現過,出現的頻率也并不低。2002/03、2003/04 年度美國大豆的庫存量都要低很多。但是那幾年的需求卻要低很多。以2003 年為例,當時中國全 年的大豆進口量最初預測為1600 萬噸,后來由于不堪大豆高價的負擔,以及政府出臺的禁止進口的措施,實際大豆進口量降到約1400 萬噸,而在今年六月的供求報告中,美國農業聞預測中國全年的大豆進口量為3000 萬噸,而中國的進口有近50%是來自于美國。另外在美國國內的壓榨需求和食用需求上,2006/07 年度兩類總計消費較2003 年增加了近1000 萬噸,即使在新年度美國大豆消費保持不變,庫存消費比也會處于一個非常低的水平。從下圖就可以看到,新年度美國庫存消費比將從今年的20.11%降到6.22%,即能滿足美國目前22天的消費。從庫存消費比來說,該數據略高于2003/04 年度,與2002/03 年度相近。另一方面,2006‐2007 年度大豆產量和庫存的變化,也是這么多年來變化幅度最大的一年,不排除對市場產生一定恐慌心理的可能。 運費高漲對國內豆價提供支撐 今年運費與往年的變化大為迥異。在往年,運費在四月的時候都會走進低谷,而后需要到十月才開始逐漸回升,而今年,運費卻是在經過一個小幅調整后,五月開始持續走高。 從波羅的海航運指數的變化上我們可以看到,今年BDI 的運行區域已經大大高于2003‐04 年度的運行區間。而具體到糧船的運費上,八月從美灣到中國的運費高達到87.8 美元/噸,南美港口到中國的運費更是達到了95.6 美元/噸,而在2003 年大豆價格高達4100 元/噸的時候,運費最高不過是76 美元/噸。就這一點而言,每噸大豆的進口成本要高出約70 元/噸。 以最新的美盤報價、人民幣匯率和運費計算,八月到港大豆的進口成本將達到3500 元/噸,而在前期美盤大豆未出現大幅下跌之前,進品成本更是高達3800 元/噸。因此,雖然國內豆粕消費一直不景氣,但是豆油消費的旺盛促使榨油企業繼續進口大豆,而進口成本的高企又會構成對國內大豆下方空間的限制。
總結 最近對于天氣預期的變化使得美豆從高位回落,而國內豆價雖然也出現了相應的較大的跌幅,但由于前期較弱,在此次美盤調整中,大連大豆,乃至玉米都表現出了一定的強勁。 不過如果美盤不能從調整中緩過勁來,那連豆的苦苦支撐可能也難以持續。從種植面積的變化上,我們可以說已經奠定了今年大豆高價的基礎,但是大豆后期究竟能走多高,單產是一個決定性因素。這也是最近市場對于天氣反應甚為劇烈的原因。目前市場對于美國大豆單產的預期降低到41 蒲式耳/英畝左右,但如果天氣走好,單產預期可能提高,那前期寄于大豆上的天氣升水就要被擠出。具體到數據上,如果大豆的優良率保持在58%以上,那美豆實現豐收的可能就會增大。不過,從最近兩周來看,由于高溫和干旱天氣的影響,美豆的優良率一直在不斷下降。雖然對于未來10 天的天氣預報顯示,干旱和高溫的不利天氣都有可能得 到一定程度的緩和,但是目前仍然看不到旱情徹底緩和的跡象。因此,后市對于天氣和大豆優良率的變化是關注的重點。如果今年大豆單產再出現問題,那美盤大豆的價格再沖2004年時候的高位將成為現實。 銀建期貨 褚建宏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