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25周年 新浪財經致敬公募基金25周年評選活動火熱進行中,劉曉艷、李一梅、王凡、陳戈、楊小松、江向陽、王小青、鄧召明等70+掌舵人物,藍海競逐,邁向下一個五年征途>>誰是您心中最優秀領軍人物?誰家是您最信賴的基金公司?誰是您最青睞基金經理?【點擊投票】
自去年11月證監會主席易會滿首次提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以來,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并引發市場各方熱議。新浪財經舉辦“建言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征文活動,特邀專家學者、券商、基金、私募等人士,進行精彩大討論。(投稿郵箱:finance_biz@sina.com)
魏鳳春對話戴康: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下央國企估值還有多少提升空間
來源:澎湃新聞
近期,“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成為市場關注熱點。政策層面高度重視國有企業的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推動國企上市公司估值提升。市場層面“中字頭”股票也頻頻出現亮眼表現。
3月21日,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一同做客澎湃新聞《首席連線》直播間,就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內涵、落地路徑、投資機會等熱點問題做出分析解讀。
央國企價值低估,應合理估值
“這么多年大家給央企、國企低估值,是市場選擇的結果。”魏鳳春指出,央企、國企較為穩定,不適合投資者短期炒作。另外在2005年、2008年行情期間,在城市化、全球化、市場化三力推動下,中國的重工業開始成為全球的主要供給者。彼時央國企是成長產業,在那個時代的估值并不低。“在這個背景下,要承認央國企的估值低,與這兩年它們在產業革命中的相對穩健作用有關。”
魏鳳春認為,目前央國企在中國的產業布局中,發揮著中后場的作用。特別是過去這幾年,沒有央國企的防守,中國經濟的波動會非常大。但在未來的現代化政策中,這些企業是中國最重要的資本,有責任為中國現代化做出貢獻。這相當于承擔了很多的風險,應該提升估值。
魏鳳春的觀點是,央企、國企的高估、低估屬于時代背景,與中國產業背景以及政府、企業、人民向其提出的責任有關,“下一步,央國企要打前鋒了,甚至中后場都要踢和守的時候,就要給予合理的估值。我認為不是高估值,而是要合理估值。”
具體到央國企低估的原因,戴康分析了三點:一是西方傳統的估值體系不適用于中國的國有企業。A股上市公司在估值的時候,通常采用絕對估值法或相對估值法。站在中國視角下,簡單套用絕對估值法、相對估值法等境外市場估值理論,可能也無法得到A股上市公司的精準價值。特別對于國有性質的上市公司而言,其擁有更多中國特色,也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其目標并不是單一的財務指標。
第二,戴康指出,國有企業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由于國有企業的控股股東大多是中央機關、地方國資委、地方政府,不同于民營企業,股東對于業績的訴求比較寬松,更多要求企業完成社會責任。然而,社會責任和社會價值具有很高的正外部性,難以在現有的西方傳統估值體系下衡量,這導致承擔了更多社會責任的國有企業估值偏低,“國有企業承擔了穩增產、穩經營、穩投資、穩市場等重要作用,需要助力中小企業紓困、應對重大災害事故、保障重大活動。相比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在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方面是表現更優的。”
戴康還指出,國有企業投資者關系管理存在一些不足。即上市公司通過信息披露、互動交流、訴求處理等工作,加強與投資者以及潛在投資者的溝通,增進投資者對于上市公司的了解和認同,從而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企業整體價值的行動,也是市值管理的重要部分。此外,企業被調研的次數也可以反映企業受關注程度以及投資者關系管理。央國企的機構調研及個股的關注度偏低,表明市場對于央國企、上市公司的價值認同度可能會存在一些不足和偏差。
國企改革與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在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中,為何國企改革被頻頻提及?
魏鳳春指出,之前中國當時沒有明確提出現代化的目標,國有資本采取的策略比較穩健。現在,要改革國有企業,首先企業要盈利。其次,如何盈利,是短期盈利還是長期盈利,是只考慮企業的盈利,還是考慮國家整體的盈利,“在新興的、資本化的條件下,國有資本要有序發展,更好貫徹國家的命運、人民的命運、黨的要求,這點很重要。同時,還得考慮整體投資者,利益也要綁定到一起。”
魏鳳春認為,國企改革絕不是為了適應中國特色估值體系,而是國企改革到位以后,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作為技術手段,讓大家看到了國企的努力,給予其合理的定價。二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是因,一個是果。
戴康認為,兩者也有相互促進的關系。一方面,央國企迎來了估值重塑,也倒逼國企改革進程加速。另一方面,國企改革不斷推進,為央國企估值重塑帶來驅動力。
具體而言,戴康指出,政策引導央國企上市平臺改革的確定性比較高。一方面,根據國資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在2024年底之前要求調整盤活一批上市平臺。另一方面,國資委提出“一利五率”,定調了今年央企上市公司的經營目標。
戴康認為,央國企要承擔社會責任,是國民經濟的“壓艙石”,主要集中在軍工、電力、通信、機械設備等攸關國民經濟的重點工業領域。而社會價值本身是中國特色估值體系考量的企業價值重點之一。央國企ESG報告的披露率高于民企,也契合《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提出的到2023年央企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披露“全覆蓋”。同時,央國企重視股東回報,以高分紅率來踐行國有資本社會責任。央國企分紅率保持在37%左右,并且2018年以來央企的分紅率也在持續上升。“所以我們講它也是互相促進的一個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三大運營商均宣布了加大派息的舉措。對此,魏鳳春指出,三大運營商已行動起來,通過分紅派息、加強治理、加強信息透明等方式,讓投資者認可。這意味著,以三大運營商為代表的公司,并沒有拋開慣用的估值,同時也要建立中國特色估值體系。
“一方面符合全球投資都認可的估值方式,加強分紅派息,加強透明度,提升效率。另一方面,考慮其承擔的社會責任、安全、提供的福利等,這一點我認為是剛剛開始。”魏鳳春認為,未來一段時間,不止三大運營商,其他的國企、央企都會積極行動起來。先消除原有體系下無法提升估值的因素,之后再提升。
多年來看,魏鳳春發現運營商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在激烈的競爭中,其管理意識、公司治理發生了變化。就這一點而言,中國的估值體系有可能成為全球的估值體系。“我認為這是中國未來現代化最終的目標:中國的是最好的,我們的定價是最合理的,這是我樂于看到的。”
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有待落地
展望后市,魏鳳春認為,目前對于估值體系的建立更多停留在討論層面,也希望其健康落地,定出指標。當然,指標一開始不要定得特別細,相對可以原則性一點,逐步優化。其次,投資者如公募基金、券商,對于符合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公司應該長期持有。“這樣才是雙線行動,有研究的,有定指標的,有行動的。應該相輔相成,最忌諱的就是分裂,仍然買一些不可以長期投資的股票。”
政策部署方面,戴康指出,一是國企改革要引導市值管理、投資者關系管理以及產業轉型。二是要圍繞《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完善資本市場功能,包括引導資金投向科創企業、高端制造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嚴格規范監管范圍及渠道,完善公司治理。
三是引導機構投資者研究不同類型的估值定價。四是引導企業ESG披露以及機構ESG評級發展。
“我們看到,今年2月份證監會召開了2023年的系統工作會議,部署2023重點工作及未來的工作方向與規劃,提及要提升估值定價科學性,說明監管部門也正在引導并進行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建設,包括全面注冊制也會影響A股估值的進一步分化。所以,我們認為可以期待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相關政策指引的繼續出臺。”戴康表示。
對于央國企估值的重估路徑,戴康認為有四:一是央國企的估值重塑,一方面是上市平臺改革,包括一些資產整合、“A拆A”分拆上市、大集團小平臺資產注入,從而帶動上市央企平臺價值重塑;另一方面是產業政策加持,如關注在手訂單增速、“卡脖子”技術突破,推動央企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轉型。此外,央國企價值重估的方向還有社會價值權重的提升,關注ESG評級和分紅。
戴康進一步指出,路徑二是科創估值的重塑,要關注細分優質低估產業、“專精特新”標簽企業。重估方法之一是根據不同的生命周期、行業特征來適配不同的估值方法。從行業特征來看,多數科創企業無形資產占比高,具有輕資產、弱周期的屬性,所以更適合用PS(市銷率)、P/FCF、EV/EBITDA等估值法。路徑三是納入ESG估值因子,關注高ESG評級企業。
戴康還表示,路徑四是港股的估值重塑,近兩年AH估值溢價率在40%左右。港股估值重塑動力也來自于投資者結構的進一步優化,比如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不斷完善。未來,港股估值重塑要重視其中被低估的優勢資產,尤其是強化分紅因子權重,關注港股高股息央國企估值的重塑。
“中字頭”行情受多因素催化
對A股、港股,以及北交所、打新等細分市場,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可能有哪些影響?
魏鳳春認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可能對A股影響較大,對于港股、北交所等細分市場的影響相對較弱。在A股上市的很多是傳統產業,央企、國企居多,而這些公司的估值相對偏低。相對而言,科技股確實很貴,但投資者愿意買,可能因為看到未來收益會更高。
隨著A股估值的合理化,魏鳳春的觀點是,有些資金會從高估值的成長股或者小盤股轉向大盤藍籌股。這會讓投資者的持有期更長,更不愿意炒作,換手頻率更低,也會使得個人的散戶行為越來越弱、機構行為越來越多。因為機構持有大盤藍籌股,估值、回報均合理,對于投資者而言就沒有必要再親自參與市場炒作。這也使得中國資本市場越來越向成熟資本市場的規則靠近:機構投資者幫助投資者發現價值,是專業創造價值、分工有序的體現,也是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重要表現。
體現到資本市場上,是“中字頭”股票的突出表現。對此,魏鳳春指出,這固然受到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催化,但背后的根本原因還在于中國進入現代化之后,高質量發展對安全、數字經濟、制造產業有所塑造。特別是在實業為本、高質量制造業為基的邏輯下,會發現中國一些過去相對冷淡的產業,在未來的現代化中需承擔特別重要的作用。如過去相對平臺經濟而言,大家不是特別認“硬科技”。但隨著資本有序規劃,軟件平臺開始進入常態期;可以發現,中國的強大、現代化、安全穩定發展、數字經濟發展,離不開中國已有基礎的運營商等,這些企業也自然會享受中國現代化的風口,從投資角度而言具有β收益。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魏鳳春表示,在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中,這些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有的公司既發揮了國有資本的強大優勢,又引入了民營企業一些比較靈活的機制。因此,這波“中字頭”行情是分行業的,目前是以數字經濟為載體的公司先漲,其背后有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催化,但更重要的是適應了中國未來的現代化需求,同時其治理結構、管理模式、效率都在提升。“不能單純認為搞一個估值體系,這些就漲了。人為拔估值不是我們要的估值體系,我們要的是合理的價值發現。”
高端制造結合央國企價值重塑是中國最好的投資賽道之一
在“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進一步落地中,可能有哪些投資主線?
“價值的發現是投資者最終決策的依據。”魏鳳春的理解是,中國的現代化以實業為主,通過高端制造的供給變化來滿足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需求變化。
魏鳳春認為,在數字經濟的催化下,制造業有可能成為中國未來的主導產業,而這些產業的科研發展、社會責任承擔,許多依靠的是國有資本。“我個人更看好國有企業中主動提升科技實力、和數字經濟相結合、治理結構不錯的企業。這些我認為可以作為壓艙石。”
長遠來看,魏鳳春進一步指出,“十四五”規劃部署了四個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新型信息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市化。其中,其特別看好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結合,聚焦點即數字經濟催化的高端制造。“這條線如果再和央企、國企結合起來,五年之內應該不會被投資者放棄,而且會被越來越多的投資人認可,這就是中國最好的投資賽道之一。”
風險方面,魏鳳春提示了兩點:一是在意識上,不要認為有了估值體系,在技術上搞幾個指標,低估值的國企就會起來。低估值的國企要奮斗,主動適應中國趨勢的發展,才能夠符合估值體系的基本要求。第二,不要認為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只對央企、國企有價值,“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不光對國企、央企有價值,對一些民企的價值回歸,我認為也非常有價值。所以,視野廣闊一點,不要單純盯著一點,也不要望文生義。”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常福強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