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分析】
【推薦閱讀】
互聯網金融監管風暴
多家支付機構表示,未收到央行下發的《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文:記者林曉麗、薛松
意見稿核心內容包括“兩道限額”
1.轉賬方面,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不超過1000元,年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2.消費方面,個人單筆消費不得超過5000元,月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超過限額的,應通過客戶的銀行賬戶辦理。
剛剛才叫停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支付,又傳出央行對第三方支付行業將再出狠招。前日,支付寶微博召開例行發布會,稱就央行正在對《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手機支付業務發展指導意見》草案進行征求意見,對于草案,已經將相關意見反饋給了央行,并且在密切溝通之中。
個人支付資金來源
僅限于借記賬戶
記者了解到,早在2月28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出面召集7家第三方支付企業開會,就如何規范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征求意見。
支付機構應對轉賬轉入資金進行單獨管理,轉入資金只能用于消費和轉賬轉出,不得向銀行賬戶回提。個人支付賬戶的資金來源僅限于本人同名人民幣央行借記賬戶。支付機構不得為金融機構以及從事融資、理財、擔保、貨幣兌換等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開立支付賬戶。
目前,該征求意見工作只是有支付清算協會出面,央行以及下屬支付清算司并沒有出面和表態,多家支付機構也對記者表示,并沒有收到央行下發的《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簡稱《管理辦法》)。截至記者發稿,央行官方并未對此事作出回應。
影響:
余額寶等將徹底“屌絲化”
業內人士指出,如果該草案通過,則意味著消費者申購余額寶等互聯網“寶寶類”產品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而且不能往銀行賬戶回提。此外,《管理辦法》規定,個人支付賬戶的資金來源僅限于本人同名人民幣央行借記賬戶。有支付機構人士解讀,類似于支付寶的轉賬功能或許被叫停。
“更要命的是不能提現。”有第三方支付企業人士說,該意見要求所有款項只能用戶轉賬和消費,不能提現,這等于完全封殺了O2O商業模式,第三方支付純粹淪為了電商內賬戶。
“如果這樣,‘寶寶’理財對我而言就失去了意義。”當記者告知市民小李草案一事之后,小李表示:“看到6%左右的收益率后,我去年就將大量從股市退出的資金買了余額寶、理財通。按照余額寶目前5.61%的年化收益率,1萬元每天收益才1.5元左右,一個月也才46元,這樣的收益額沒什么吸引力。”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如果該草案內容成為現實,將會限制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發展,互聯網金融產品將會徹底“屌絲化”。
“余額寶”們動了誰的奶酪?
郭田勇指出:“受到這些創新理財產品的影響,銀行攬存的壓力越來越大。”就在上周,市場傳出三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總行不接受各自分行與余額寶旗下天弘基金為代表的各類貨幣市場基金進行協議存款交易。
日前,中國銀聯總裁時文朝坦承:“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了250家第三方支付機構。支付機構中前20家占了90%多的市場份額,這20家機構繞過銀聯進行轉接清算,銀聯的交易量分流得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