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基金產品發行繼續向縱深發展,從風格主題的精細化,到產品風險收益特征的清晰化,到短期理財工具的延展,再到場內交易型基金的創新,投資者可選擇的投資工具更趨于多元化。同時,低風險、中低風險產品今年的擴容也較大程度優化基金產品風險結構。而年底基金審核制度的深化改革落實,有望在明年進一步推動基金產品市場化。 整體來看,基金 自上而下投資策略的市場適應性得到 明顯 提升 。
2012 年基金產品發行繼續向縱深發展,就權益類基金來看,除了股票型基金、指數基金在風格主題上精細化,產品風險收益特征更加清晰化,比如引入絕對收益理念以及突破下限靈活配置資產的混合型基金;就固定收益類基金來看,除了具有一定創新意義的定期開放債基、將中小企業私募債納入投資范圍的債基,短期理財基金、 T+0 式貨幣基金在 2013 年更是得到較快發展;此外,場內交易型基金創新不斷,跨市場 ETF 、港股 ETF 發行,債券 ETF 、黃金 ETF 、跨國 ETF 也有望在下階段推出。整體來看,投資者可選擇的投資工具更趨于多元化。
在 2012 年 A 股市場低迷的背景下,固定收益類基金借道快速發展,尤其下半年債券型基金、理財型基金持續占據發行主導地位,隨著低風險、中低風險產品在數量和規模上的擴容,基金市場的產品結構也得到優化 。從下圖表左基金市場今年的規模比較可以明顯看出,固定收益類基金的規模在 07 年底僅占 6% 左右,而到今年三季末已經上升至 30% 左右,改變了股基獨大的局面。此外,從下圖表右今年基金發行市場的情況來看,基本呈現出固定收益類主導的局面。
年底基金審核制度深化改革落實,在取消產品審核通道的同時,提高了基金產品審批效率,未來基金發行市場將更趨于市場化。而在此背景下,也更進一步引導基金公司設計、發行優勢產品,差異化競爭,展現創新能力。
1. 2 . 2 立足中性搭配,以風格資產調整階段進攻性
綜合 前文 對宏觀經濟及 A 股市場環境的分析,在預計市場趨勢性行情難以演繹、結構性機會主導的背景下,全年基金組合資產配置建議立足 中性 ,可在 不同類別的 基金間進行平衡 搭配,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可從中長期角度關注管理能力突出、業績持性強的品種。 年內結合政策、流動性 的 變化、投資者情緒等動態調整, 同時考慮市場風格資產的回歸、估值差異等特征,在階段 組合彈性 的調整上更多從風格而非倉位的角度做進攻性配置 。
從基金組合配置的節奏把握來看,在 201 3 年 一季度 改革憧憬以及 短期經濟 基本面 仍預期相對樂觀的背景下 , 可適當積極、增強進攻性,同時考慮市場結構性估值風險的釋放還需要一定的過程,在策略上重點提高周期、價值風格基金的投資比例,而非簡單的倉位提升;而就后續的市場環境,無論假設經濟、政策等風險的進一步暴露亦或是樂觀情緒的繼續推升,周期、價值風格基金仍具備攻守兼備的特征。此外,隨著改革力度的推進,尤其是下半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實質性改革紅利的釋放,圍繞相關的投資機會有望保持活躍,明年中后期可從靈活型、主題型基金的角度進行補充,增強階段進攻性,適應結構性機會。
1. 2 . 3 精選主動型產品展現優勢,指數基金補充風格
2013 年 市場趨勢性行情難以演繹 , 投資機會以結構性為主 ,無論是面對市場波動、政策節奏的把握,還是階段性投資機會的關注 , 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 主動投資的基金 更能夠主動出擊,盡管從歷史數據來看,結構行情中主動投資的基金整體業績較被動投資的指數基金業績的優勢有所下降,但我們認為,通過進一步精選基金構建組合,具備較強投資管理能力的基金仍有較大機會獲得超額收益。而指數型基金可作為風格補充的工具。
在市場震蕩、投資機會以結構性主導的行情中,主動投資的基金相對于指數型基金更容易發揮管理優勢,回顧 2005 年和 2010 年各類型基金業績,主動型均展現了積極投資的優勢,然而 2012 年主動管理的優勢并不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市場反復波動、投資主線缺乏使得主動管理的難度加大,投資管理能力的差異導致業績差距顯著,使得基金整體平均業績更靠近市場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指數型基金目前從風格來看大盤藍籌、價值風格主導,成份股結構中金融保險占據較大比例,在 2012 年該類行業整體穩定且年末展開修復行情,也使得指數型基金收益整體與主動型基本持平。
從 2013 年市場來看,盡管在上半年藍籌、價值風格可能延續并主導的環境中,指數型基金有階段獲得超額收益的機會,但從全年來看,隨著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以及 2012 年底已經開始有所表現的背景下,全年簡單投資的風險逐漸加大。我們更傾向于建議通過精選主動基金構建 組合,那些具備較強投資管理能力的基金仍有較大機會獲得超額收益(下圖右為國金 2012 年截止到 12.25 的組合表現,從結果來看,盡管在過去一年中市場環境較為復雜,但依然獲得了超越同業和市場的表現)。
具體從主動管理的角度來看,承接 2012 年復雜的市場環境, 2013 年 主動管理的投資難度 依然較 大, 無論是 相機抉擇的 改革紅利 釋放,經濟基本面、企業盈利能力的 變化 ,投資機會的輪動等都將對管理人提出考驗,基金間業績分化仍將顯著。 具備較強管理能力的 基金經理 仍可作為選擇的重要依據 。 從選擇的角度,除了對于任職時間較長的基金經理進行評價,也同時關注在過去兩年中嶄露頭角、開始走入投資者視線的基金經理。
在對優秀基金經理的選擇上,我們用過去五年的數據對基金經理的收益獲取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進行比較分析,從結果來看,包括孫慶瑞(中銀中國、中銀藍籌混合、中銀增長)、劉明月(廣發聚瑞)、甘霖(中銀收益、中銀藍籌混合、中銀主題)、梁輝(泰達品質、泰達紅利、合豐成長)、邵健(嘉實增長、嘉實策略)、劉天君(嘉實優質、嘉實成長)、陳曉翔(添富價值)等 多 位基金經理投資管理能力表現持續穩定優秀,表現較為靠前,投資者可重點關注 。(下圖表左按結果取前 20% 的基金經理 可重點關注 ) 。
盡管基金經理在過去的幾年中持續存在較高的流動性并為外界所詬病,尤其優秀基金經理的流失更受投資者關注,但基金行業并非后繼無人,在過去的兩年中,我們也看到嶄露頭角的新秀基金經理,因此我們也從中短期數據角度出發,對其中管理能力突出的基金經理進行關注。從兩年管理期限來看,包括茍開紅(中歐價值發現、中歐動力)、邵喆陽(華寶收益)、張弢(嘉實精選、嘉實策略)、齊東超(添富焦點、添富民營活力)、王栩(添富優勢、添富醫藥)等已經展現出良好的投資管理能力,同時從更短期一年的角度,包括唐倩(上投成長)、蔣寧(華寶精選)、王培(銀河創新)、李文健(方達醫療)、任競輝(基金泰和)、趙曉東(國富小盤)、李昱(新華主題)、邵秋濤(嘉實領先)等基金經理開始走入投資者的視線。(基金經理數據全部截止到 2012.9.30 )
圖表 7 :任職時間較長、投資管理能力突出 |
圖表 8 :中短期內任職,展現良好投資管理能力 |
||
孫慶瑞 (中銀中國、中銀藍籌混合、中銀增長)、 劉明月 (廣發聚瑞)、 甘霖 (中銀收益、中銀藍籌混合、中銀主題)、 梁輝 (泰達品質、泰達紅利、合豐成長)、 邵健 (嘉實增長、嘉實策略)、 劉天君 (嘉實優質、嘉實成長)、 陳曉翔 (添富價值)、 胡建平 (華夏回報 2 、華夏回報)、 陳軍 (中銀收益)、 陳勤 (嘉實服務、嘉實價值)、 馬少章 (國投穩健、國投景氣、國投產業)、 賀軼 (基金漢盛、富國天瑞)、 周蔚文 (中歐新藍籌、中歐趨勢、中歐盛世)、 徐煒哲 (國投創新、國投產業)、 管華雨 (交銀成長、交銀精選)、 王品 (匯豐大盤、匯豐紅利)、 曹劍飛 (農銀成長、農銀消費)、 王新艷 (建信核心)、 顧義河 (基金豐和)、 胡濤 (合豐穩定、泰達效率)、 徐九龍 (長城回報)、 劉彥春 (博時產業)、 談建強 (南方高增、南方價值、南方成長)、 陳鵬 (鵬華 50 、鵬華產業)、 董承非 (興全全球)、 張曉東 (國富彈性、國富價值)、 王航 (基金金鑫、國泰策略)、 于江勇 (富國天成) | 基金經理及所管理基金 | ||
兩年 | 茍開紅 (中歐價值發現、中歐動力)、 邵 喆 陽 (華寶收益)、 張 弢 (嘉實精選、嘉實策略)、 齊東超 (添富焦點、添富民營活力)、 王栩 (添富優勢、添富醫藥)、 郭鵬飛 (寶康配置、華寶產業)、 范迪釗 (國泰金牛)、 李慶林 (長盛創新、長盛泛資源)、 王健 (光大配置)、 崔建波 (新華泛資源、新華成長、新華消費)、 李驥 (東方精選)、 夏俊杰 (諾安配置、諾安平衡) | ||
一年 | 唐倩 (上投成長)、 蔣寧 (華寶精選)、 王培 (銀河創新)、 李文健 (方達醫療)、 任競輝 (基金泰和)、 趙曉東 (國富小盤)、 李昱 (新華主題)、 邵秋濤 (嘉實領先) | ||
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wind |
而從被動投資的角度來看, 2013 年指數型基金可作為風格補充的重要工具。隨著指數型基金 產品設計多元化、精細化 ,尤其在主動型基金目前整體偏向中小盤成長投資的背景下,指數型基金更為透明的特點使其對于周期、價值類風格的把握更有效率。 通過辨識指數基金特征,可以在把脈市場風格的同時,利用指數型基金優化組合、增強組合的 防御性或 進攻性。 此外,隨著指數型基金數量的增多,同一指數有多只基金跟蹤,投資者可 重點關注同一跟蹤指數基金中跟蹤效果更好的產品。
指數型基金由于跟蹤市場指數,是獲得市場平均收益的較好工具,同時,指數型基金由于跟蹤的標的指數不同,表現出不同的風格或者風險收益特征, 具有鮮明特征的 指數型基金可以作為階段把握風格的有力工具。
結合前文所分析, 周期、價值風格在明年上半年可能延續并主導,縱觀主動管理基金,我們發現主動型基金整體風格在今年前三個季度仍向中小盤成長漂移,而在周期、價值風格的基金中,更多以金融、地產行業配置主導,配置相對集中。盡管主動管理型基金或將在年底隨市場環境變化進行布局調整,但相對來看,指數型基金更為透明的特點使其對于周期、價值類風格的把握更有效率。
目前市場上 172 只指數型基金(不含 ETF 聯接)跟蹤的指數涉及 86 個,在跟蹤效果上我們主要用信息比率指標,對指數型基金跟蹤效果進行考察,在選擇上重點關注同一跟蹤指數基金中跟蹤效果更好的產品,并進一步區分其風格以及配置特征。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