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基金 > 投資者狀告華潤信托欺詐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針對近日媒體關于“陽光私募鑫鵬1期巨虧六成 投資者狀告華潤信托”報道,華潤信托于12月18日向新浪財經發來“關于‘深國投·鑫鵬1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相關新聞報道的情況說明”,以下為原文。
關于“深國投·鑫鵬1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相關新聞報道的情況說明
近日,個別媒體就我司與部分客戶就“深國投·鑫鵬1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訴訟進行了報道,部分網絡媒體進行了轉載。
我司認為,上述報道并未反映事件真實情況。本著對投資者和社會公眾負責的原則,我司就此事項真實情況進行如下說明。
我司在該信托計劃存續期間,一直嚴格按照信托文件的約定履行受托人義務,不存在欺詐或者違反合同約定的事項。同我司發行的大多數信托計劃一樣,鑫鵬1期產品也屬于開放式信托計劃,屬于不保證本金及收益的較高風險投資產品,我司已在其信托合同、信托計劃書、認購風險申明書等文件中多處反復向投資者揭示了該等投資的風險,投資者也都親筆簽署了認購風險申明書等文件,表示理解并愿意承擔該風險。
2007年底,全球爆發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我國證券市場上證指數從6000多點暴跌至1600點,市場上的各類證券投資產品均有比較大程度的虧損。在此期間,我司從信托管理和維護委托人利益出發,曾向該投資顧問發出多達十幾次的風險提示和止損提示,已經盡到了謹慎盡責的管理義務。信托產品在此期間的虧損,主要是由市場環境以及投資顧問投資風格、投資策略等因素導致的,并非受托人管理不當而導致的。
關于有關報道所涉及的相關問題,我司逐項說明如下:
質疑一、“在簽訂信托合同時有嚴重的欺詐行為”
我司回應:投資者與我司簽訂的信托合同,由投資者親筆簽署,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我司未對投資者進行任何誤導性陳述或保本承諾,不存在欺詐行為。另外,投資者在簽署信托合同的同時,均簽署了認購風險申明書,該申明書已明示“信托計劃不承諾保本和最低收益,具有一定的投資風險,適合風險識別、評估、承受能力較強的合格投資者”。我司認為,信托文件對投資風險的揭示是充分的,雖然我司對凈值下跌造成損失也表示遺憾,但投資者應當本著買者自愿、風險自擔的原則,按照所簽署的風險申明書與信托合同承擔該等投資風險。
原告方將證券市場的客觀風險及自身所應承擔的投資風險導致的虧損以“欺詐”的名義完全歸咎于我司,缺乏法律和事實的依據。
質疑二、“投資倉位違反合同約定”
我司回應:信托文件約定,“除非相關法律法規允許,投資于一家上市公司所發行的單一股票的投資額不得超過信托計劃資產總值的10%”。在投資限制的相關法規(中國銀監會銀監發[2004]46號文件)被《中國銀監會關于制定、修改、廢止、不適用部分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公告》(銀監發[2007]56號)廢止后,信托計劃對單一股票的投資比例可達100%。但我司從信托財產安全性的角度考慮,將其投資比例更改為“除非受托人允許,投資于一家上市公司所發行的單一股票的投資額不得超過信托計劃資產總值的20%”,并且在網站上進行了公告。公告生效后,若單一股票投資額超過信托計劃資產總值的20%,投資顧問須向我司申請并經我司審核同意。
投資者指出的該信托計劃投資的個別股票超過信托計劃資產總值的20%是因為已經過我司審核批準,并未違反信托計劃的約定。
質疑三、“信托計劃未止損,受托人沒有止損制度”
我司回應:首先,根據信托文件的規定,該信托計劃沒有約定本信托進行整體止損,僅約定了投資單個品種(單只證券)的止損,因此,我司無權進行整體止損操作;其次,依據信托文件止損制度的規定,只有對投資顧問提供了止損點的單只證券,我司才可以執行相關止損操作,而對于未提供止損點的,我司需與投資顧問協商后,就是否執行原先訂下的中期持股策略確定后,方可進行止損操作。這些都是信托文件所嚴格約定的,我司不得隨意變更操作程序。事實上,在發現相關風險后,我司已及時向投資顧問不斷地進行了止損提示,投資顧問在收到我司的提示后區別實際情況,對需要進行進行止損的已經進行了止損操作,對不需要止損的,亦函復我司繼續堅持中期持股策略,暫不進行止損操作。我司已經嚴格按照信托文件中的止損制度履行了相應義務,絕不存在投資者指控的“受托人未履行相應的止損制度而造成虧損”的事實。
另外,我司的止損制度也曾多次向原告方及其代理人出示,原告方指稱我司沒有止損制度是沒有依據的。
質疑四、“滿倉操作、高買低賣”
我司回應:信托文件沒有限制信托計劃的倉位比例,而證券也是該信托計劃的主要投資標的,滿倉操作只是投資顧問投資風格和投資策略的體現。眾所周知,自2007年10月開始,滬深股市出現了大幅劇烈下跌。在個股普跌的情況下,高買低賣是市場普遍存在的情況,并非受托人和投資顧問的過錯。自信托計劃正式運行開始,我司已嚴格按照信托文件的規定恪盡職守地履行了受托人的管理義務。
質疑五、“踏空”反彈行情
我司回應:因不同投資顧問具有不同的投資風格和投資策略,在相同的市場環境下,不同的信托產品業績一定存在差異。同一信托產品在不同的市場環境和階段中,表現也可能存在較大差異。
因此,我司認為不能以產品虧損與否來判定產品運作過程中是否存在違規或違約。
質疑六、“阮杰在炒股比賽當中操作違規”
我司回應:我司作為信托計劃的受托人,對信托計劃財產進行管理、運用,但不可能知曉信托計劃財產以外的所有情況,何況目前沒有證據證明投資顧問在炒股比賽中利用信托計劃財產進行利益輸送的事實。如果確有證據證明因投資顧問違反信托文件約定造成了信托計劃的損失,我司有權以受托人的身份向投資顧問追償。
但鑒于法院尚未判決,為保證司法的公正性和嚴肅性,我司暫時無法就案件更深層次的問題發表評論。但我司將在合適的時候及時與各位媒體朋友取得聯系,披露新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