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景順內需冠軍淪落 收益率從第一跌到第106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 09:59 理財周報
理財周報記者 李曄斌/文 2006年,景順長城內需增長非常風光,全年凈值增長182.2%,名列股票型基金第一名。一時間,公眾的目光都聚集在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基金經理李學文身上,各家媒體紛紛將“中國最佳基金經理獎”、“晨星中國2006年度最佳回報獎”、“金牛基金經理獎”頒發給李學文。 景順長城基金公司也趁熱打鐵,立馬推出景順增長貳號基金,仍由李學文掛帥,還提拔他為投資總監。 于是李學文開始頻頻在媒體亮相,“專訪李學文”,“李學文談投資之道”等采訪文章頻頻見報,而媒體對于他的描述也不乏溢美之詞:“只有在談到深處,鏡片后閃發的銳利眼光才讓人想起眼前是一位以積極進取為投資風格的‘牛人’”。 然而,就是這位“在鏡片后閃發銳利眼光”的明星經理,在2007年前7個月卻交出了讓人失望的成績單: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基金在所有基金里面以59.4%的收益率排名106位,59.4%的收益率只達到第一位友邦上證紅利ETF193%的收益率的三分之一。 曾經的冠軍基金為何大失水準?李學文怎么了? 市場熱點轉換 景順持倉老化 一位基金界人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李學文偏愛大盤藍籌特別是金融鋼鐵股,這在圈內是出了名的。” 的確,理財周報記者發現,在景順長城內需增長2006年的投資組合里,金融和鋼鐵的投資比重占到了40%之多,前十大重倉股中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證券,太鋼不銹成為其絕對重倉股。這些金融鋼鐵股在2006年大盤演繹“二八現象”時風光無限。 然而市場是多變的,今年上半年大盤藍籌股雄風不再,一些低價題材股借助重組、注資、參股金融等概念紛紛上位,演繹翻倍行情,抓到這些股票的基金凈值大漲。 在景順長城內需增長二季度季報的基金經理回顧里,李學文的無奈表露無余:在市場結構方面,績差公司與小市值公司在高成長預期與重組預期的推動下,股價暴漲,市場表現遠遠超越大市值績優公司,到5月中,超過700只股票漲幅在100%以上。 但李學文仍然堅持他的投資理念。他在報告中明確表示,景順長城內需增長不會參與市場上非常活躍的資產注入、整體上市、借殼上市等投資機會,仍然堅持主要投資于公司治理比較完善、過往經營業績表現良好、估值合理的藍籌股。 對于明星基金為何業績滑落,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王群航提出了一個“持倉老化”的概念。 他指出:“老牌明星基金的重倉股都是大盤藍籌,去年一年漲幅過大、估值過高,到今年調整和下跌得很厲害,嚴重影響了基金的市場表現。比如景順旗下基金是以重倉銀行股著稱的,因為銀行板塊的整體下跌,它的業績也會隨之滑落。” “今年的市場不再是去年單邊上揚、熱點板塊輪換的局面,而是開始了過山車的震蕩行情,行業和板塊的群體效應弱化,低價股和題材股的特立獨行增強,波段操作就成為市場主導,ST股持有者成為最大贏家。顯然,這些都不是明星基金經理的強項,價值投資長期持有的理念遭遇到抵抗,低價股和ST股又不允許涉足,投資收益自然就不太理想了。” 傷仲永:身兼數職 一度同時擔任三只基金經理兼公司投資總監等要職,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李學文的工作重心。 “基金經理兼任多只基金的基金經理后,在一只基金上花的力氣肯定沒有當初多。如果同時看好三只股票,只需管理一只基金時,我會把三只股票全部配置到一只基金上,但現在我要把這些股票平均分配到三只基金的持倉組合里,其它部分只能選擇比較一般的股票了。”一位曾有過兼任經歷的基金經理向理財周報記者講述他當時的苦惱。 身兼數職一段時間后,李學文終于在今年4月辭去了景順資源壟斷基金的基金經理一職。前一段時間網上甚至流傳,李學文將要跳槽去上投摩根任上投內需增長的基金經理。 用“旅程”的心態來看待“短跑”失利 景順長城基金公司似乎并不為內需增長在上半年的業績不佳而過分擔憂。該公司媒體負責人李小姐對理財周報說:“基金排名更替很正常,我們基金一般投資于優質藍籌股,今年上半年一些ST和題材股的上漲只是暫時的,我們相信藍籌股仍然是市場主流。” 遺憾的是,截至發稿李學文沒有答應接受采訪。面對投資者諸多質疑,這位堅持己見的基金經理選擇了沉默。他在投資理念中這樣寫道:“投資是段旅程,而不是短跑。投資應該像農民種地,找到高產的地,種該種的東西。可別當那個每一塊地都要種出東西來的農民,否則收益不大,會特別累。應該理清,把握能把握的。時間是我的朋友。” 李學文和他的景順長城內需增長最終會是那塊“高產的地”嗎?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