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交銀基金鄭拓:囤積抵抗不了通貨膨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0日 02:2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交銀穩健基金經理 鄭拓 6月份的CPI數據是4.4%, 而整個上半年,中國經濟的CPI數據為3.2%。這些都表明,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通貨膨脹會成為出鏡頻率最高的一個名詞,而我們能夠感受到的“通貨膨脹”,可能要比實際的CPI數據更不樂觀。 今天的情況和上世紀后期已經有很大不同。如果你相信今天我們已經開始步入溫和的通貨膨脹,那么再用囤積日用品的方法來應對就有點搞笑了,更重要的是,你會發現,你囤積的東西沒有漲價,而漲價的很多都是你無法囤積的東西。 看中國的CPI, 有幾個現象值得關注。CPI本身可以說明很多的問題,但中國的CPI在某種程度上并不能充分反映真實的物價情況。中國是一個二元化的國家,農村和城市在消費結構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即使在城市里,高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費結構也有很大不同。所以,食品價格占相當大比例的中國CPI本身并不能反映城市人口所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 如果客觀的去分析房屋價格(CPI中反映了租金的上升情況,而對于租金的計算尚有爭議)、醫療費用、教育費用和餐飲、旅游、法律等其它種種服務性費用,我們應該能夠切身感受到影響我們生活的價格壓力遠非3%左右的CPI所能衡量。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CPI的結構,今年上半年的CPI是3.2%,但核心CPI的數據僅為0.9%。什么叫核心CPI?就是CPI數據中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部分。可以說,我國CPI的上漲,增量部分更多反映的是糧食和能源價格的上漲,而這兩者其實也有著本質上的聯系。糧食價格的上漲,除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的蓬勃發展這個原因外,還因為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用糧食生產乙醇,作為石油的替代能源。根本的原因也是能源價格的上漲。 第三,今年CPI的上漲主要來自于第一和第三產業,也就是說,農產品的價格在上漲,服務業的價格在上漲,而工業制成品價格漲幅很小。中國作為世界工廠,過去的若干年積累了巨大的工業品生產能力,而這部分產品在供給方面沒有大的瓶頸壓力,保證了中國乃至世界以CPI所衡量的物價低水平。所以格林斯潘老先生在離任時說了一句話,我們都應該感謝中國,因為中國提供的大量價格低廉的日用品是美國沒有爆發經濟危機或者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 但這并不值得我們自豪。在幫助美國抑制通貨膨脹的過程中,我們自己的問題逐漸顯現。在幾十年的財富積累后,中國人富裕了,對所有的產品的需求開始大大增強了。對于工業品,盡管需求的增長是巨大的,但增長更快的制造能力使我們的核心CPI仍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而對于農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就開始給我們制造一些小小的麻煩了。土地的供應并不是無限的,相反,中國的土地供應嚴重不足。當幾億城市中國人開始要求改善居住環境時,土地供應的瓶頸出現了,于是房地產的價格越調控越上漲,也帶動了服務業價格的上升;當更多的中國人開始關注自己的健康問題和下一代的未來時,環境的價值大幅增加了,教育的成本也開始大幅增加;醫療資源的短缺更使得任何的醫療體制改革都面臨醫生供給嚴重不足的難題;當中國人開始注重法律對自己越來越富裕的生活保障時,律師開始成為最搶手的職業之一;當我們更注重內心的情感需求時,旅游和文化開支開始大幅攀升,各個旅游景點人滿為患,而機票和住宿變得越來越貴。本質上,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所產生的價格上漲,是不斷膨脹的國民財富對于有限資源的追求。土地、環境、文化資源和高級勞動力的供給有限且彈性較小,而需求快速膨脹,價格的上升就會變成一個長期的過程,最終也有可能推動工業品價格的上漲,CPI也就變得越來越脫離現實, 面對一個長期的不可逆轉的過程,再用囤積的方法去應對就像與風車作戰的堂·吉柯德騎士,一定跌得鼻青臉腫。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