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基金薪酬競爭料將加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1日 05:45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張哲 根據上海某著名咨詢公司對國內24家公募基金所做的摸底調查和評估報告顯示,作為國內薪酬整體水平最高的行業,2006年大牛市以來,基金行業薪酬整體水平較前幾年不斷攀升,而不同資質、背景的基金公司薪酬落差較大。 行業整體“多金” 據該機構不完全調查研究,國內公募基金不同級別薪酬狀況如下:一般員工年實際總收入約8萬元,專業技術人員約15萬元,主管級人員年薪約為25萬元,中層管理人員45萬元,高層管理人員90萬元,最高管理層160萬元。這些級別員工2006年實際收入均比2005年提高了5%左右,只有小幅度增加。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基金薪酬平均水平并未跟隨市場行情發生顯著變化,可能存在著薪酬變化滯后的因素。 記者調查中同時發現,不同區域的同等規模基金公司薪酬水平基本持平,差距不大。也就是說,地域性因素在基金公司薪酬差異中的影響系數較小,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地的同等規模的基金公司薪酬沒有出現較大的落差。 行業薪酬差距加大 而根據不完全的市場調查顯示,不同的基金公司之間、同公司不同崗位之間基金從業人員薪酬差距十分大,超過了其他行業的差距。 從行業內職位分工來看,基金公司高管人員、基金經理、研究、市場等崗位薪酬較其他崗位高。不算年終獎金,這些崗位的薪酬平均水平依次約在160萬元、70萬元、50萬元、50萬元。而交易員稅后約10萬,行業研究員稅后20萬。上海某基金公司副總經理告訴記者,基金公司內部市場崗位薪酬相對統一,但在銷售崗位的差距非常大。他透露,一般規模的基金公司市場總監平均收入在是30萬左右,規模大的公司約40萬至50萬。聽說8月份執行新薪酬制度。 從基金公司股東來看,合資基金和內資基金差距也較大。這一方面跟基金公司股東背景不同有關,同時也與基金公司不同的內部薪酬體系有關。根據上述咨詢公司報告顯示,在合資公司和內資公司,不同崗位的職能薪酬組成都不一樣。拿投資研究崗位來說,該崗位的職能薪酬組成約為基本工資、現金津貼、固定獎金、浮動收入,在合資基金公司,投資研究崗位約25%為浮動收入,而內資基金公司浮動收入約為35%。從浮動獎勵計劃來看,內資基金在銷售獎勵、特別表彰獎勵等方面高于合資基金,但在其他福利諸如團體保險、補充住房金、補充醫療、留用獎金、教育補助等方面則遜色合資基金不少。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經理的年浮動收入一項顯示,內資基金對股票型基金經理年浮動收入的比例占薪酬構成的43%,合資基金僅為31%。 薪酬差距的影響因素 據了解,影響基金公司薪酬差距的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成立時間、股東背景、基金管理規模、體系制度等。各家公司由于股東實力、公司業績規模、薪酬體系制度等存在巨大差異,因此薪酬參差不齊。 某獵頭公司資深人士表示,目前國內基金公司按照薪酬可以劃分三大類,即最早一批成立、管理規模最大的老基金公司;最近幾年成立的合資基金公司以及較大規模的內資基金公司;成立不久、缺少強勢股東背景、基金管理規模最小的小基金公司。 在基金公司內部,薪酬的差異也是巨大的,不少基金公司內部的薪酬體系均劃分為不同的等級。而股東背景對基金公司薪酬影響也較大。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系基金管理公司高管人員薪酬較其他股東背景的基金公司低。根據各家銀行公布的年報數據顯示,國有商業銀行行長、董事長的薪酬約為100萬元。而目前銀行系基金高管薪酬一般情況下不會超過股東銀行高管薪酬。 據相關資料顯示,去年以來公募基金人員流動明顯加快,引起離職的最大原因是“市場薪酬競爭性”,占比例為22%。業內人士認為,證券市場轉牛之后,國內公募基金大躍進式發展的同時,面臨的人才短缺瓶頸愈加凸顯,基金公司之間乃至整個行業之間人才互挖不再稀奇,稀缺導致的人才競爭成為公募基金相關職位薪酬水漲船高的直接主因。他認為,隨著今后基金市場規模發展,人才價格戰將繼續加劇。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