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信證券善于擴張 與華夏基金合并還有幾道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 05:39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企業文化整合、人事安排、召集持有人大會……華夏中信基金合并還有幾道坎 證券時報記者付建利 從收購萬通證券到收購金通證券,又到重組華夏證券,再到公布增資中信香港、籌建中信麥格理資產管理公司,中信證券一直在給資本市場帶來意想不到的“震動”。善于擴張的中信證券,日前又欲導演國內首例基金公司的合并案。 中信證券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07年6月22日收到中國證監會有關批復文件,公司收購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權及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股權的事項已獲批準。由于控股兩家基金管理公司違反了有關法規,中信證券強調,盡快解決控股兩家基金管理公司的問題,將持股比例保持在法規允許的范圍之內。 基金業內人士指出,中信證券這則公告意味著國內首例基金公司合并在即,但該人士同時指出,由于兩家基金公司在企業文化、股東關系、實力對比、人事安排等多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磨合,合并的道路上仍將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據了解,華夏基金是經中國證監會批準成立的首批全國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也是目前國內管理基金數目最多、品種最全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雖然中信基金的管理規模小于華夏基金,但據有關人士分析,品牌去留對中信來說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從基金業來說,顯然華夏的品牌更有吸引力,但中信基金與中信證券同在中信系下,沖著“中信”這個老品牌,中信證券不太可能放棄中信基金。在未來的合并操作中,極有可能保留中信品牌。 但據記者了解,華夏基金公司目前對合并還是有一些顧慮,畢竟兩家基金公司企業文化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而且華夏基金作為國內基金業內響當當的牌子,突然之間消失也讓人覺得十分可惜。北京某知名證券公司的基金分析師認為,按照中信證券戰略規劃,需要一個規模更大、管理更為完善的基金公司從事資產管理業務,而目前中信基金無論是資產管理規模還是公司品牌都難以承擔這樣的責任。中信證券副總程博明說,“所有有用的人全都要留下來。”但什么是“有用的人”?這對兩家基金公司的人來說,不同的視角會得出不同的評判。“合并后誰將成為公司總經理,兩個公司相同崗位的工作人員如何安排,辦公地點是不是要安排在一起?這些都是中信證券需要考慮的問題。”上述人士如是表示。 北京這位基金分析師還表示,從產品線來看,華夏基金已經擁有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指數基金等完整的產品線,而中信基金現有的3只基金產品和華夏基金并沒有體現出差異性來,今后是分開運作還是合并起來也是一個難題。因為兩家公司的投資理念、決策程序肯定會有很大的不同,這些方面的整合都需要慢慢來磨合。 此外,基金業內人士指出,中信基金和華夏基金的合并,面臨著更換基金管理人的問題。而根據《基金法》中的有關規定,更換基金管理人必須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審議決定。要召開基金持有人大會首先需要確定會議召集人,根據相關法律,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10%以上基金份額持有人都有權召集基金持有人大會。然而,由于變更基金管理人的特殊性,該議案屬于基金管理人不能召集的事項。但基金持有人召集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此一來,理應由基金托管人召集會議。 據悉,中信基金公司和華夏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托管人包括建行、招行、中行、交行、工行、農行等,中信基金和華夏基金的合并至少需要一方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托管人同意,并承擔起召集基金持有人大會的任務。而根據相關規定,變更基金管理人議案應當經參加大會的基金份額持有人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 業內人士分析,基金持有人大會表決才是基金公司整合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關,而能否召集到足夠的基金持有人份額對基金公司來說是一個考驗。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