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月25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午盤延續跌勢,在盤初創年內新低6.1250元之后,跌幅略有收窄,午后人民幣即期加速貶值,突破了早盤高點,創下2013年8月以來的新高。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過去五天以來累計下跌136個點,即期上周累計已下跌0.4%,今年初至今人民幣累計貶值0.73%。
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市場上,美元兌人民幣一年期產品報6.1421/55,周一尾盤為6.1350。香港的離岸美元/人民幣即期報6.1063/93,上一交易日尾盤報6.0949。
中國央行[微博]或已入市干預
華爾街日報(WSJ)援引一中資銀行駐上海交易員稱,中國央行正在干預匯市,而且會繼續引導人民幣走低,直至境內投資者轉變對人民幣的看法。
交易人士稱,大行購匯是造成早盤逆中間價下挫的主要因素。他們表示,早盤初段受至少一家大行購匯影響快速走貶,幅度很大,但在這種買盤消失后慢慢回落。
他表示,今天的跌幅出乎市場意料,后市還是需要觀察中間價走向,這更反映政策傾向。匯率出現翻轉并趨勢性貶值的可能性偏小,“市場上如果貶值預期很強,離岸市場會比境內反應更強烈,但目前沒看到這一情況。”
人民幣快速升值預期或發生逆轉
隨著人民幣匯率的連續貶值,人民幣即期匯率自從2012年9月以來罕見的站上了30周均線。人民幣匯率的大幅下跌,讓人想起了年初新型市場國家匯率的集體貶值。今年年初以來,眾多新興經濟體出現了貨幣貶值,人民幣保持一枝獨秀,成為唯一一個沒有發生貨幣貶值新型市場國家。
中國是否也會經歷其他新興市場國家那樣的貨幣波動呢?專家認為中國目前的經常貿易項目仍然維持順差,不會像其他新興市場國家那樣出現匯率的劇烈波動。但是人民幣快速升值預期可能也將發生變化。
業內人士表示,2013年中國GDP增速創下自1999年以來最低點,這跟政府的宏觀調控緊密相關,目前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后留下的結構性困境正逐漸顯現出來,如鋼鐵嚴重產能過剩、政府債務增加、經濟增速降低、人力成本大幅提高、制造業缺乏核心競爭力等因素都將影響經濟增速和人民幣匯率走勢。
KKR全球宏觀與資產配置團隊主管Henry McVey指出:中國必須意識到,它肯定不能再作為全球低成本低附加值產品制造國繼續下去。
瑞銀證券(UBS)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我們預計,過去一年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將在今年顯現出來,限制中國在2014年的出口復蘇力度。有鑒于此,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時代可能正接近尾聲。”
對于本輪人民幣貶值的原因,海外主流觀點認為是由信托違約預期,央行有意打壓升值預期,以及資本回流美國等原因導致。
摩根士丹利發布的報告認為人民幣貶值主要由三種原因造成:1、中國希望增加匯率波動,以減少熱錢相關流入。2、中國利用人民幣匯率作為政治工具,中國正在試圖通過讓本幣貶值向美國施壓,以影響美聯儲退出QE計劃的速度。3、中國或許認為人民幣匯率相對于中國基本面而言太高。
高盛就近期人民幣離岸市場上持續下跌的走勢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高盛認為短期內人民幣兌美元可能還會下跌,但是長期看人民幣仍將走高。
目前的匯率變化很可能是因為今年以來,海外市場對中國外匯管制放開的預期達到峰值,央行擔心熱錢過快涌入,所以對人民幣升值趨勢進行了更加積極的干預。而中國經濟運行從來不缺負面消息,此時這些消息將被人們尤為關注。鬼城、地方債務危機、信托危機等等都是做空中國的完美理由。但高盛堅持人民幣長期看多。
花旗集團(Citigroup)分析師指出: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和即期匯率連續貶值,可能主要反映中國央行增加匯率雙向波動的意圖,為擴大匯率浮動區間做好準備。有消息指出,中國央行可能將把浮動區間從目前的±1%擴大到2%。
中國當前的基本面仍然支持人民幣強勢;只要經常項目維持順差,就會存在經濟方面或國際政治方面的升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