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小幣種業務健康發展,商業銀行需要從政策研究、流程創新和風險管控等方面加強內部管理。
文/王嘉驪 編輯/王莉
“小幣種”概念目前并沒有官方定義,一般用于通稱除G7貨幣外的其他貨幣。商業銀行小幣種業務主要指與小幣種相關的資金交易和結算等業務,包括代客外匯買賣和結售匯、銀行間做市報價及以作為結算貨幣的邊貿結算及相關業務等。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已開展相關業務的小幣種主要包括越南盾、泰銖、盧布、韓元、堅戈等。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在客戶需求驅動、人民銀行積極推進和商業銀行廣泛參與下,境內小幣種業務近年取得較快發展。但由于小幣種業務的特殊背景和特征,現階段發展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瓶頸問題。為推動小幣種業務健康發展,商業銀行需要從政策研究、流程創新和風險管控等方面加強內部管理。
發展背景:內、外環境的要求
人民幣國際化是我國近年積極推進的一項戰略。作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先期階段,人民幣區域化的首要一步是推動區域間可兌換,提高人民幣在海外、尤其是周邊貿易伙伴國的接受程度。為此,人民銀行和我國各級政府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加以鼓勵和推動,如擴大雙邊本幣結算,拓展小幣種使用空間等。目前,我國已與十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雙邊本幣結算協定,小幣種的使用空間正在不斷擴大。政策方面,人民銀行在其提出的《建立中國-東盟貨幣交易中心的設想》中,詳細繪制了人民幣與東盟貨幣交易市場發展的構想,并鼓勵商業銀行參與小幣種報價,提高市場流動性;人民銀行各級機構還多次召集各地商業銀行探討人民幣對小幣種掛牌業務,積極鼓勵商業銀行參與人民幣對小幣種報價,提高小幣種市場流動性;減免交易費用,降低交易成本: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宣布取消目前掛牌的兩種小幣種盧布和林吉特的交易費,從而直接提高了小幣種交易的收益空間。
而從國際市場發展趨勢看,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發展演變,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傳統主流貨幣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開始下降,新興市場貨幣在全球外匯市場地位不斷上升。同時,新興市場貨幣的衍生品市場同樣蓬勃發展。據統計,目前超過70%的新興市場均有場內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新興市場衍生產品交易已成為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韓元、盧布等為代表的小幣種交易在全球外匯及衍生品市場具有很強的成長活力。發展小幣種業務是順應國際市場發展趨勢的選擇。
目前,國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上盧布、林吉特、日元和澳元實現了與人民幣的直接報價,即人民幣與此四種貨幣的匯率形成將不再依據與美元匯率關系套算,而直接來自主要依據市場供需的做市商報價。由于東盟是排在日本之前的除美歐外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考慮到歐洲目前的經濟狀況,市場普遍預測東盟有望成為下一個與人民幣實現直接交易的區域。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未來,人民幣與主要貿易伙伴間基于經貿往來基礎的貨幣合作將進一步深化,預計“去美元化”將日漸成為發展趨勢,小幣種業務有望迎來較大的發展機遇。
當然,小幣種業務的直接驅動主要還是來自客戶的需求。雖然宏觀趨勢上小幣種業務發展與人民幣國際化背景相容一致,但在微觀層面上,小幣種業務的市場需求因受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卻多出現在人民幣跨境遇到一定阻力而難以順利推動的地區。這種阻力可能來自小幣種國的經濟發展狀況、政治外交考慮、貨幣政策及金融市場狀況等。例如,在東南亞地區鄰國,雖然民間對人民幣較有偏好,但由于部分國家官方對本國機構所持人民幣頭寸嚴格限制,雙方經貿往來中在人民幣的使用上就遇到一定阻力;此外,部分貨幣實力相對較強的鄰國,在我國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同時也有意推進其自身貨幣的國際化,若我國貿易商由于客觀需求特點等原因在談判能力上弱于對方,則本幣結算中的貨幣選擇權上很可能由對方主導,從而使小幣種在一定階段內成為雙方本幣結算的主要貨幣。因此,在人民幣跨境發展的大趨勢下,在某些具有特殊性的外部環境下,小幣種業務是滿足客戶需求的必然選擇。
發展前景:潛在市場空間較大
目前來看,小幣種業務具有較好的潛在發展空間,可為商業銀行現有業務提供有益的強化和補充。
首先是直接收益。小幣種業務的直接收益來源主要包括報價點差收益、結算收益、貿易融資及存款收益等。從報價點差收益來看,理論上,基于客戶節約匯兌成本的初衷,小幣種對人民幣報價的合理點差上限應是小幣種兌美元和美元兌人民幣兩次交易成本之和,因此,理論點差收益空間相對更大,部分已在銀行間市場報價的小幣種點差,甚至可達美元的幾十倍;如果考慮到小幣種交易享有的交易費用優惠,報價收益空間可能更高。其他收益來源則與各地區邊貿進出口情況關系密切。從市場發展來看,邊貿業務目前在邊境地區貿易總量占比相當大,部分地區可達70%以上,且近年有加速發展趨勢,同比增長率平均達到30%左右,部分機構邊貿業務甚至達到同比倍增。因此,未來本幣結算及相關業務收益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其次是間接收益。小幣種業務在很多地區尚在市場培育初期,若能搶占先機,有望為商業銀行帶來豐富的潛在客戶資源,拉動中間業務,促進產品創新,并可借此在新興市場創立品牌,作為開拓發展空間的一個突破口。實際上,部分機構由于率先開展當地小幣種報價,已經迅速吸引了大量客戶,并取得了區域競爭優勢。此外,小幣種業務還可為商業銀行帶來優化結構、分散風險等間接收益。在部分邊貿地區,行業間普遍認為“丟了邊貿就丟大貿”,這有利于業務的進一步拓展。在很多邊境地區,為客戶進行小幣種兌換還可以吸引個人按揭貸款,帶動理財等業務的發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危機后多地外幣存款出現大幅下降情況下,部分邊境地區的小幣種存款卻并未受到沖擊,成為外幣存款的支柱。因此,從豐富業務品種、鞏固市場地位、維護品牌優勢的長遠角度,小幣種業務的間接收益不可忽視。
發展機遇:正值時間窗口
小幣種業務發展是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出現的一個階段性、區域性的市場空間,各種外部環境變動存在不可控性,而其特殊意義和價值又吸引了眾多競爭者迅速進入。
目前,在廣西、云南、黑龍江、吉林等邊貿大省(區),包括四大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及地方金融機構在內的多類金融機構均在積極布局,參與小幣種業務的市場競爭。由于小幣種業務尚處在發展初期,而業務本身沒有明顯的進入門檻,因此市場競爭較為激烈。考慮到小幣種業務發展的特殊時代和地域特征,預計其市場開拓的機遇期比較短暫,商業銀行如欲取得競爭優勢,需要及早規劃,如錯過時間窗口,很可能會失去市場。
究其發展瓶頸及深層次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需要平衡的風險與機遇。由于小幣種業務尚處發展初期,無論對商業銀行、對客戶還是對監管機構都是一項較新事物。由于其對外部環境變動極為敏感,各方均在積極嘗試和謹慎對待間進行權衡。但也有一些競爭者,在監管政策尚未完善,市場規則尚待健全的情況下,面對市場機遇,不惜以價格戰等不規范措施搶占市場,因而存在一定的合規風險隱患。因此,商業銀行如何做到在特殊市場環境下,形成對市場前景和政策趨勢的科學判斷,既堅守審慎原則,又不錯失機遇,兼顧合規風險和機會成本,是業務發展面臨的一大挑戰。
亟需打破的習慣障礙。小幣種業務主要面對邊貿小微企業和個人,交易普遍具有金額小、筆數多,對時效性和便利性要求很高的特點,且很多客戶過去常使用“地攤銀行”等非正規渠道,已習慣于簡單、快速的辦理方式,對于商業銀行規范而復雜的業務流程常難以接受。還有些地區的客戶則在常年交易中形成偏好美元的思維定式,對改變習慣雖有認識但不敢嘗試。因此,若要贏得客戶,商業銀行還須在業務流程上盡量簡化環節、降低成本,提升客戶體驗、樹立客戶信心。
尚待完善的配套措施。小幣種業務在實際操作層面涉及報關、國際收支申報、退稅等諸多環節,涉及海關、外匯管理、稅務等諸多部門,因此各部門在相關政策制度完善及系統設置調整等具體問題上都存在較多需協調的問題。而小幣種業務發展在宏觀層面尚沒有建立協調推動機制,這就影響到了跨部門溝通的效率,甚至一個諸如貨幣代碼設置的較小技術問題,都可能成為業務全流程中的瓶頸。
面臨挑戰的傳統流程。針對小幣種業務特性,為保證業務健康發展,商業銀行還需從管理創新上下功夫。例如,為適應市場、滿足客戶需求,可能需要對現有一些相關架構和流程做適當調整,包括監控方式、IT系統、職能分工等,其設計的合理性、靈活性和適用性,都會直接影響到銀行的外部競爭力和內部管理效率。而各項調整幾無現成經驗可參照,加之小幣種各國政治經濟情況差異較大,客戶情況也是千差萬別,因而小幣種業務的市場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相對更高,對風險管控的要求也更高。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在差異化外部環境、差異化客戶需求、差異化市場特點的情況下,真正實現差異化管理,無論對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還是風險管理來說,都是一個考驗。
針對以上情況,為促進小幣種業務健康發展,對商業銀行提出以下建議:
加強政策研究,爭取有利環境。一是進一步加強對相關宏觀環境和政策的學習和研究,為小幣種業務爭取有利的外部政策環境,并對目前一些業務發展中存在的政策瓶頸進行研究,加強與監管機構溝通;二是充分借助國家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及建立“橋頭堡”戰略等各項有利政策,對小幣種業務的發展空間和條件進行深入分析,識別業務機遇,制定業務規劃;三是從適應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的戰略高度,配合相關部門,共同推動我國與小幣種國家在結算渠道、賬戶開立等方面的合作,以及各類配套措施的完善;四是推動政策對業務發展的規范,協助有關部門加大對地攤銀行等非正規渠道的治理力度等。
優化內部流程,提高客服水平。一是基于小幣種客戶的特殊需求和使用習慣,加強產品創新和流程創新,提高競爭力;二是優化網點布局,對重點口岸城市、邊境區域性開發試驗區、邊貿重鎮(包括我國及對方國)等重點市場進行研究,以便于貼近客戶需求,了解市場動態;三是加強境內外機構聯動,建立政策信息、客戶信息和市場信息的共享平臺,拓展代理行渠道和業務網絡。
加強風險管控,保障健康發展。保障小幣種業務健康發展,商業銀行必須加強風險管控。首先,鑒于小幣種業務對外部政治經濟環境變動極其敏感,商業銀行應加強對新興市場國家政策和國別風險的研究,建立宏觀風險預警機制,并加強日常風險監控及產品和機構準入管理;其次,應制定應急方案,做好各種不利情景下的壓力測試,并綜合考慮市場風險、合規風險、聲譽風險等因素,制定在市場趨勢轉向、政策環境收緊、小幣種國政治局勢突變等突發不利因素下的應急措施和退出方案,完善頭寸削減和平盤渠道。此外,還應做好客戶關系維護和市場輿論引導。
作者單位:中國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