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匯率不是解決國際收支失衡的萬靈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0日 05:46 中國證券報
今年1至6月份, 在貿易順差大幅激增,外商直接投資增速加快的推動下,國家外匯儲備再創新高,截至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達到13326億美元,同比增長41.6%,其中,1至6月就增加2663億美元,超過上年全年2473億美元的增量,可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并未出現任何緩和的跡象。 面對上述的國際收支形勢,國內外關于人民幣匯率政策的議論再度升溫。7月26日,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通過一項法案,如果一國貨幣的匯率在被認定有根本性的偏差后未進行重估,則可對該國實施反傾銷懲罰,這將為美國對中國匯率政策實施懲罰打開了大門。6月15日,IMF也通過了《對成員國政策雙邊監督的決定》,決定對成員國外匯政策進行監督,并調整了貨幣操縱的認定原則,即無須證明一國是否故意,只要其政策造成了“基本匯率失調”或“經常賬戶長期巨額赤字或盈余”的后果。國內外一些專家學者也呼吁調整人民幣匯率政策,加大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幅度,以解決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問題。實際上,我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問題已經存在多年,其所帶來的矛盾和問題也日益增多,已引起了高度重視。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將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問題與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過快以及流動性過剩列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三大主要問題,并指出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對于維護我國宏觀經濟穩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研究和探討調整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方案前,我們應該冷靜客觀地分析其產生的原因,而后,才能提出從根本上解決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政策建議。 國際收支失衡根本原因在于內部結構性失衡 當前我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解決國際收支不平衡問題,首先就應該分析國際收支不平衡問題的根源所在,并以此找準平衡國際收支的著力點。我們知道,一國國際收支狀況是該國宏觀經濟運行的結果和反映,同樣,我國國際收支出現持續的順差式不平衡也是我國宏觀經濟,尤其是對內經濟和對外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結果和反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內部結構性的不平衡,具體地說: 一是投資明顯大于消費,內需嚴重不足。在一個開放的經濟體中,國民收入恒等式可以表述為: S-I=NX,也就是說儲蓄減去投資等于凈出口,即一國貿易平衡狀況主要取決于該國的儲蓄和投資狀況。如果一國儲蓄高于該國的投資,就出現貿易順差。我國國際收支尤其是貿易大量順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投資率 偏高,消費率 過低,儲蓄率保持較高的水平。據統計,我國投資率由2001年36.5%增長到2006年42.7%,同期,消費率則由61.4%下降至50%。據世界銀行《2006世界發展指標》,2004年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平均消費率為62%,投資率為21%。其中,低收入國家平均消費率為69%,投資率為23%;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消費率為58%,投資率為26%;高收入國家平均消費率為63%,投資率為20%。可見,我國投資率比全球平均高20多個百分點,消費率則低10多個百分點,而且,消費率還呈現出下降的趨勢。我國消費、投資和凈出口等三大需求對GDP的貢獻率分別從2001年的50%、50.1%和-0.1%變為2006年的38.9%、40.7%和20.4%,可以看出,投資和凈出口已經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兩大主要因素。此外,貿易品部門的生產能力和增長速度,以及對外開放程度明顯快于非貿易品部門,成為出口增長和貿易順差持續擴大的基礎。非貿易品部門生產的產品和服務正是國內消費需求增長較快的領域,但相對于貿易品部門而言,我國非貿易品部門生產效率提高較慢,開放程度較低,不能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增長的需要,也就成為抑制國內消費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經濟對外依存度增大,對外貿易發展不平衡和結構不合理。加入WTO后,我國經濟對外開放度增加,對外貿易增速迅速提高,經濟對外依存度明顯增大。2001年,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38.47%,2004年增加到59.76 %,2006年又增加到67%。同期,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GDP 增長的貢獻率逐年增大,從2001年的-0.1%增加到2006年的20.4%,已經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盡管如此,但貿易發展不平衡和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也日益突出。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2005年11月公布的《2005年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狀況》中,我國在110個國家中位居51位。貿易與發展指標主要包括三大類29項:一是結構與體制,包括人力資本、基礎設施、體制質量、經濟結構、金融環境以及環境的可持續性;二是貿易政策與操作,包括貿易開放度、國外市場的有效進入;三是發展程度,包括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以及性別平等等。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問題所在。 三是生產要素價格以及環境成本偏低。從國際比較看,我國資源、能源、勞動力以及土地等生產要素價格明顯偏低,如我國勞動生產率相當于發達國家的6%左右,但人均工資水平僅相當于其3-4%。生產要素價格以及環境成本長期偏低,造成大量能源、資源等廉價使用,以及資源能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惡化,還使得大量的高能耗產業投資居高不下,形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以及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的惡性循環,使得我國整體產業結構和水平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是我國國際收支不平衡是經濟全球化以及全球產業轉移和結構調整的結果。20世紀80年代,發達國家為了加快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紛紛將紡織制衣、塑料玩具以及電子裝配等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轉移到我國等發展中國家。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我國逐漸發揮了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的優勢,促進了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迅速發展,并在對外貿易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隨著技術創新和產業革命的發展,以及以跨國公司為主導力量的全球戰略布局,推動了國際產業轉移開始將資本密集型以及資本技術密集型和知識服務型產業轉移到我國的趨勢,沿海地區在上述資源稟賦的優勢逐漸喪失的同時,逐漸將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態勢。上述產業轉移的實現和融合,依然會延續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全球的綜合競爭力。 此外,境外資本的持續凈流入,也推動了國際收支不平衡矛盾的加劇。1992年以來,境外資本流入我國的年平均增長速度保持在28%左右,我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后世界第二大吸引境外資本流入的國家。2001年境外資本流入規模從995.31億美元,增加到2005的4189.6億美元,2006年又增加到6533億美元。資本流入構成看,直接投資在資本流入總額中占比逐漸減小,非直接投資形式的資本流入占比顯著增加。而且,直接投資形式也日趨多元化,并購或參股等占比逐漸增加。 國際收支失衡 矛盾日益加劇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擴大,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的發展,國際收支交易規模不斷擴大,同時,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和問題也日益突出。概括地說,當前我國國際收支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國際收支交易規模繼續擴大。1982至2004年,我國國際收支交易總規模年均增長18%,由540億美元增加到1.91萬億美元,占GDP的份額從19%增加到99%。2005年,國際收支交易總規模達2.42萬億美元,占GDP109%。2006年國際收支交易總規模更是高達3.3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8%,占GDP份額達127%,較上年上升了18個百分點。 二是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持續雙順差。1994年至2006年期間,除了1998年由于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資本項目出現63.2億美元的逆差外,其余年份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均出現順差,且順差額逐年增加。經常項目順差從2001年的174.05億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608.18億美元,2006年又增加到2498.66億美元。同期,資本項目順差分別為348.29億美元、588.62億美元和100.37億美元。 三是經常項目順差,尤其是貨物貿易順差構成國際收支順差的主要因素。經常項目順差占國際收支順差的份額從2001年的33%增加到2006年的96%。同期,資本項目順差從67%下降為4%。經常項目順差則主要是由貨物貿易順差構成,2006年貨物貿易順差占經常項目順差的87.14%; 從境外資本凈流入看,直接投資項下的資本流入增幅有所下降,同期,證券投資項下和其他資本項下的資本流入增幅明顯加大,尤其是其他投資項下的資本流入已經成為境外資本流入的主要構成部分,其他投資項下的資本流入從2001年的500.75億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5162.87億美元。 四是國際收支呈現持續的順差式不平衡,且矛盾日益突出。在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的推動下,我國國際收支順差從2001年的522.34億美元,占GDP3.94%,增加到2005年的2196.80億美元,占GDP10.05%,2006年又增加到2599.03億美元。截止2007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13362億美元,同比增長41.6%,僅2007年上半年,國家外匯儲備就增加2663億美元,超過2006年全年外匯儲備增加額。可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并沒有緩和,不平衡的矛盾仍將持續。 解決結構失衡 調整國際收支失衡的關鍵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國際收支不平衡是對內經濟和對外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結果和反映,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具有一定的長期性。因此,調整國際收支不平衡的關鍵和著力點應該是解決內部結構性不平衡問題,通過調節對內結構性不平衡來實現對外平衡。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結構性不平衡問題,不能僅僅依賴匯率政策和水平的調整,單純的匯率升值并不能成為解決我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萬靈藥”,同樣,也不能單純地依賴某個單一的政策工具和手段,而應綜合采取一攬子宏觀經濟政策和結構性改革和調整來進行。 另一方面,從國際收支平衡調節理論看,匯率、利率以及價格是國際收支平衡的重要調節杠桿。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不平衡時,通過匯率、利率以及價格自發的變動,對該國國際收支自動恢復均衡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但對于正處于轉軌經濟大國的我國而言,完全放任地由匯率和利率自發地調節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環境和基礎尚不完全具備,在不能完全依賴經濟體系內部的自動調節機制恢復國際收支均衡時,就有必要主動運用一些宏觀經濟政策和結構性的改革措施來調節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 一是采取合適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方面,繼續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保持一定的國債發行規模,優化國債支出結構,增加國債在基礎教育、公共衛生、自主創新、社會保障以及新農村建設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公共支出”,促進消費需求的增長;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進稅制結構性調整,通過稅制改革、增加公共支出和轉移支付等措施,加大收入再分配的力度,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和消費能力;積極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建立有利于經濟自主增長的長效機制,促進財政政策由投資型財政政策向公共型財政政策轉變,進而促進經濟向內生性增長方式的轉變。 貨幣政策方面,實施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控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引導商業銀行優化信貸結構,嚴格限制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貸款,加大對農業、能源、交通、高新科技、教育以及醫療衛生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綜合運用包括利率和匯率等貨幣政策工具,提高金融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疏通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建立健全本外幣政策協調機制,綜合運用各項貨幣政策工具及其組合,改進和完善公開市場操作,合理調控基礎貨幣的投放,保持貨幣供應量的適度增長。 二是進一步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切實改變經濟增長方式,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費需求。“實現經濟增長方式根本性的轉變”早在1995年制定的“九五”計劃中已明確提出,但至今仍沒有實質性的轉變,其問題的癥結,正如吳敬璉先生指出的就在于“體制”,也就是說尚未建立起與“新的經濟增長模式”相適應的“現代市場經濟體制”。因此,當前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要為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創造一個相適應的“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經濟生態環境”,如在法律法規建設方面,完善和健全市場經濟的法規體系建設,盡量減少對企業微觀主體決策的干預,發揮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對資源配置的調節作用,同時,要建立全面綜合的考核機制,科學全面地考核工作實績,切實改變以GDP和引資指標等作為考核地方政府政績的機制,從體制和機制上消除“GDP沖動”和“引資沖動”,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另一方面,積極調整經濟發展戰略,促進非貿易品部門尤其是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投資驅動型向消費主導型轉變:一是完善進出口商品稅率結構,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在保持出口一定增長的同時,增加進口尤其是高新技術、先進設備以及短缺的資源能源性產品的進口力度。同時,大力調整加工貿易發展格局,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的加工貿易發展,吸引跨國公司將更高技術、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環節轉移到我國,采取優惠措施鼓勵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加工貿易,以改善對外貿易發展不平衡狀況;二是推進生產要素價格的市場化改革進程,從逐步放開要素資源價格入手,建立起以市場主導的資源能源價格形成機制,發揮價格對資源能源的基礎性配置作用,提高生產要素價格水平和環境成本。同時,完善產業投資導向,健全投資約束機制,從嚴控制新開工項目,尤其是產能過剩領域和高耗能產業的非理性擴張,加快清理發展高耗能產業在土地、稅收以及電價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提高投資門檻,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和水平提高;三是進一步擴大消費,推動內需。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教育和醫療服務,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除了增加財政的公共支出外,還要改進公司治理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企業儲蓄率,促進內需的進一步擴展,使內需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三是克服“害怕浮動”的觀念,進一步增加匯率的靈活性和彈性。不可否認,匯率作為主要的經濟杠桿,對于改進和調整一國國際收支不平衡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但對于我國這樣一個正處于轉軌經濟的大國而言,匯率水平的調整,除了考慮匯率政策目標、國際收支狀況、外匯儲備、國內外利率水平以及物價水平外,還必須考慮宏觀經濟承受匯率波動的程度、不成熟的金融部門和金融市場,不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以及較弱的匯率風險意識等因素。因此,試圖通過匯率水平急劇的大幅升值來改變我國對外經濟發展不平衡狀態,不僅不符合現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而且,也會對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實際上,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兩年來,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和靈活性大大增加了,同時,也加快了外匯市場建設,增加了外匯市場交易主體、引進做市商制度,以及提供遠期、掉期等規避匯率風險的工具,為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奠定了基礎。 當然,也應該看到受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影響,市場主體對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仍然比較強勁,也正是在上述預期的推動下,境外資本流入依然較快,另一方面,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市場經營主體對匯率的風險意識和承受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因此,應克服“害怕浮動”的觀念,進一步增加匯率的靈活性和彈性,允許人民幣匯率在0.5%的幅度范圍內真正“浮動”起來,減弱市場主體對匯率的升值預期,使匯率真正實現雙向運行。同時,中央銀行的外匯調控主要應“平滑”匯率的大幅變動和匯率水平的嚴重不平衡,引導市場機制對調整匯率水平發揮更大的作用,使名義匯率更趨于其均衡匯率水平。 四是加快國內資本市場的建設,為企業提供多層次的融資平臺。大力發展和完善包括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在內的資本市場。一是改進和完善現有主板市場上以國有企業為主的單一的市場結構,構建一個層次分明且多元化的資本市場體系,滿足不同層次企業的上市融資需求;二是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合理地引導海外上市的境內公司回歸A股,擴大資本市場容量;三是鼓勵民營企業通過改制在國內上市,支持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國有股向民營企業的轉讓,實現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合理化、投資主體多元化;四是加快國內債券市場發展,增加企業發行債券規模,拓寬直接融資渠道。 五是加快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促進資本流出入的均衡發展。采取有效措施,切實落實資本流出入的“均衡”管理,一方面,加強對資本流入尤其是短期資本流入管理,利用外資主管部門應加強協調,形成合力,相應地調整利用外資指導目錄,嚴格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的審批登記管理,對于地方越權審批的外商投資企業不予備案,外匯管理部門也不予辦理外匯登記和結匯手續;另一方面,積極進行政策調整和制度創新,拓寬資金流出渠道,引導資金合理有序地流出,如進一步簡化境外直接投資審核;降低QDII業務準入門檻,加強境內外投資機構的合作,積極推進QDII項下資金有序流出;在總結國際開發機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經驗的基礎上,適當引入其他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積極促進境內外幣同業拆借市場的改革和發展,促進境內外匯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 外匯平準基金 解決流動性過剩的長效機制 □北京工商大學 王云霞 流動性過剩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外匯儲備迅速增長的根本原因是我國采取的缺乏彈性的 目前研究為完善我國外匯儲備管理體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但還存在以下不足:外匯儲備的形成機制沒有改變,難以從制度上切斷外匯儲備與貨幣發行的直接聯系。目前討論的思路是為多余的外匯儲備尋找出路,并沒有改變外匯儲備的形成機制。成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只是通過發行債券的形式把央行持有的多余外匯儲備轉化為官方其他外匯資產。這一機制的建立并不會改變流動性過剩的格局,通過向央行發債的形式籌集人民幣資產,在回籠貨幣的作用上只不過是由特別國債代替央票而已。投資公司成立對解決流動性問題作用有限,沒有改變外匯儲備的形成機制,其作用僅僅是在官方其他外匯資產的管理方面。只要中國的匯率決定缺乏彈性,在存在本幣升值預期的前提下,為維持匯率穩定,央行就仍然要通過投放基礎貨幣購買外匯儲備,外匯儲備與貨幣發行的直接聯系難以從根本上切斷。 我國外匯儲備管理體制的改革并不能改變今后幾年外匯儲備大幅增長的現實,因為外匯儲備大幅增長的根源是我國缺乏彈性的匯率制度。匯率彈性和外匯儲備增長是一種此長彼消的關系,只要匯率彈性小且存在 目前美、英、日、加拿大等國都是通過 基金由外幣基金和本幣基金構成,外幣基金由現有的外匯儲備的一部分形成,央行與外匯平準基金為委托代理關系。本幣基金的來源可參照國際上成功的做法,通過在市場上發行本幣債券籌集。這一制度變遷的核心是本幣債券的發行,其性質是外匯融資債券。由于穩定匯率是政府宏觀調控的手段,由此造成的債券發行成本與外匯收益之間的差額損失也應由政府財政承擔。外匯平準基金發行債券應由全國人大特別授權,其運作置于國務院監督之下。與央行通過發行基礎貨幣購買外匯儲備不同,外匯平準基金是通過發行債券籌集本幣在外匯市場上購買外匯儲備的,從表面看,過去是央行發行基礎貨幣購買外匯儲備,再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回籠貨幣;現在是外匯平準基金發行債券籌集本幣,再用本幣購買外匯儲備,兩者只是順序上發生了變化。實質上,這一變化是從制度上切斷了外匯儲備變動與國內貨幣發行之間的直接聯系,把央行從這一聯系中解脫出來。在存在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前提下,基金發揮的作用是用本幣負債置換外匯資產,從理論上講,這一置換只是把一部分機構和個人的人民幣資產轉到另一部分機構和個人手中,不會增加市場流動性,因此,基金的運作實際上是建立了解決流動性過剩的長效機制。新增外匯儲備不進入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平準基金的資產屬國家資產。央行可以根據市場上貨幣供求狀況,自主地調整貨幣供應量,從而可以提高國內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穩定性。這樣就形成了央行負責貨幣政策的實施、外匯平準基金負責匯率的穩定的分工。由于平準基金是在央行的管理下運作的,利率和匯率的協調也就容易做到。至于發行債券造成的利息成本與央行發行央行票據的利息成本是一樣的,是政府為穩定匯率必須承擔的代價。 外匯平準基金的建立,改變了外匯儲備的形成機制,發行的債券可以在債券市場上流通,增加了我國債券市場的債券品種,擴大了債券市場的規模,有助于推動我國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央行票據會逐漸退出債券市場,央行不再是債券市場上的最大做市商,有利于央行保持中立,獨立執行貨幣政策的職能。同時,外匯平準基金的建立為我國順利實現更加靈活的匯率制度提供了制度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外匯平準基金的建立只是改變了外匯儲備的形成機制,切斷了外匯儲備增長與基礎貨幣發行的直接聯系,解決了因外匯儲備過多而產生的流動性過剩問題,改善了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但是,為維持匯率穩定而產生的成本依然存在。外匯平準基金的建立使得一部分成本從央行轉出,但外匯平準基金同樣面臨著外匯資產和本幣負債的匯率和利率風險。隨著外匯儲備的增加,基金本幣負債水平也會大幅增加,這會影響債券市場的利率,提高負債成本。同時,大量的外匯儲備也面臨著保值增值的問題。因此,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盡快完善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擴大匯率彈性,放寬對外投資限制,才是緩解外匯儲備迅速增長、解決流動性過剩的根本途徑。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