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去年吃掉近6000億元 外匯掉期緣何喜歡隱姓埋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8日 02:58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資料圖 史麗攝 □本報記者 秦媛娜 隨著上市銀行年報的全部亮相,央行通過與銀行進行外匯掉期業務來吸收大量流動性的路線圖也被勾勒得更加清晰。通過這一曾經被市場忽略的工具,保守估計將有近6000億元資金被回籠,至少相當于央行將存款準備金率上調0.5個百分點3次。 市場人士指出,防止掉期交易價格對人民幣匯率走勢產生引導作用是管理層有意低調使用這一工具的主要原因,未來這一工具可能將繼續與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等政策工具一起配合,發揮回籠流動性的作用。 吸收流動性 掉期表現顯著 據本周最新公布的建設銀行2006年年報顯示,該行2006年與央行敘作了一份89.69億美元的美元同人民幣掉期合同。 此前國家開發銀行的年度報告也公布,2006年與央行的衍生交易涉及外匯掉期1782.4億元,這一規模約合200億美元。 作為另外一家本外幣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中國銀行的年報則指出該行去年也敘作了人民幣與美元掉期交易,交易余額為415億美元,雖然并未公布交易對手,但是從“敘作”這一表述中不難看出,央行很可能就是對手方。因為早在2005年11月,央行就選擇中行在內的10家銀行開展了外匯掉期交易。 除此之外,交行在年報中也透露,該行去年的外匯掉期余額增加約50億美元,但是未公布交易對手。 在與央行進行的交易中,商業銀行即期換入美元、換出人民幣,遠期換出美元、換入人民幣。這樣在掉期交易存續期內,商業銀行的本幣資金就被有效凍結,同時替央行分擔了部分外幣資金壓力。 僅以此4家大行年報中的“蛛絲馬跡”保守估算,去年便有超過750億美元的銀行體系資金通過掉期交易被央行回籠,意味著近6000億元本幣被抽離,這起碼相當于央行將存款準備金率上調0.5個百分點3次。 作為貨幣政策決策機構,央行顯然早就對貨幣掉期有所器重,早在2005年第四季度的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就指出,外匯掉期被一些國家中央銀行作為貨幣政策工具,用于從市場上收回流動性或者向市場投放流動性。2005年11月25日,國開行等10家銀行被選中,與央行進行了總量60億美元的外匯掉期交易,此舉回籠的基礎貨幣規模達到484.83億元。 “隱姓埋名”事出有因 但是在外匯掉期作為有效的貨幣政策工具被委以重任的同時,與公開市場業務、存款準備金率調整等其他工具不同,關于它的更多信息卻處于非公開狀態。 “主要是央行不希望掉期的價格引導市場對于人民幣匯率走勢的預期。”北京速達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債券分析師石鑫杰表示,雖然理論上外匯掉期的到期交換價格決定于兩種貨幣之間的利率水平差異,但是市場往往傾向于從掉期交易來推測人民幣匯率的未來升值幅度。 在2005年的掉期操作中,央行以8.081元人民幣賣出60億美元,約定1年后以1美元兌7.85人民幣的價格履約。1年后的2006年11月24日(周五),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不偏不倚就恰好落在7.85附近。“掉期價格多少還是給市場產生了引導。”石鑫杰指出。 正因為如此,2006年的操作中,外匯掉期被“隱姓埋名”,某銀行外匯交易員表示,參與掉期交易的銀行一般都與央行簽有保密協議,因此外界無法知曉具體細節。 但是從銀行年報中透露出的信息幫助市場勾勒出了逐漸清晰的輪廓,外匯掉期已經與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存款準備金率調整一起,成為央行貨幣政策調控的工具,“預計今年掉期還將保持一定的規模,配合其他政策一起交替使用,更好的發揮資金回籠的效果。”石鑫杰表示。 相關新聞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