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記憶:大雜院的水龍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8日 12:50 北京晚報
作者:滿恒先 “高亮趕水”的傳說老北京人都知道。說的是高亮出西直門追趕龍王爺、龍王奶奶,用槍扎破的一桶甜水都流到玉泉山了,截回來的卻是一桶苦水。所以,老北京苦水井多,甜水井極少且多為富貴人家獨享。北京用上“至廉且速、衛生文明”的自來水是在清末民初。 京城自來水自東郊孫河水廠引進城里,管線穿越京漢、京奉鐵路,期間還因“德宗景皇帝(光緒)梓宮奉移西陵”停工等原因,到1910年初,北京鋪設了370里自來水管線,安裝了420個水龍頭。但是,自來水“裝費甚巨,普通居民幾無享用之望。”直到1923年,自來水公司籌辦水車送水,普通百姓才喝上自來水。 “水咧——甜的!”隨著水車木輪“吱吱”的轉動,幽深的胡同里傳來“水三兒”的叫賣聲。這是老北京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街頭一景。那時的水車多為人推的獨輪車,車轱轆兩側各臥一長木桶,車把上還擔著兩只木桶和一條扁擔。“水三兒”們雙手端著車把,脖子上勒著帶子(減輕手的分量),推著千斤重的水車,穿行在大街小巷,再一挑挑地倒進住戶的水缸。 無論是看管“水窩子”(公共水站)的,還是后來送水的“水夫”,以山東人居多。送水是吃苦受累的活兒,有把子力氣還要掌握點兒技巧。這種水車是全木質的,就連放水的塞子都是木頭的。“水三兒”的能耐就在于,必須估摸準水車出水的壓力與水桶放的位置,拔下那水塞兒,講究是滴水不外漏。老北京人愛逗悶子,管這些送水的叫“水塞兒”,天長日久就叫成“水三兒”了。 北京自來水管從大街逐步向胡同延伸,起初只有大戶人家的四合院安上了水龍頭,大雜院的平民百姓要么到大街或胡同的“水窩子”憑水票挑水,要么多花倆錢兒,叫“水三兒”把水倒進缸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水管子進院。甭管院有多深、住著多少人家,水龍頭大多安在一進院門的位置。因為常有路人順便進來尋水喝,孩子們瘋跑進來,也是歪著脖子嘴對嘴一通猛灌。這讓院里人心里很不舒坦。老北京人視水如甘露,點滴珍惜。小孩子在水龍頭下“嘩嘩”地沖腳巴丫兒,大媽大嬸見了,必是一通數落:“糟踐水有罪,保不齊就有喝不上水的一天!”上世紀60年代初,塑料涼鞋上市,這“前頭露棗后頭露梨”的東西,更招老人們不待見:小孩子上水管子沖腳更方便了——擰開水龍頭,伸出腳,連鞋都甭脫。因為屬全院公用,水費均攤,再加上天長日久水洇鄰屋山墻,許多院都把水龍頭移到了院中間。 大雜院的水龍頭是個公共場合,有許多不成文的規矩。比如,不是什么東西都可以端到水池子邊來洗;即使是洗被單或衣物也要瞅準了水龍頭不忙的時候;院里有生小孩、坐月子等特殊情況,鄰里之間還要多一份關照。水龍頭又是院里的社交場合,街面上的大事小情,胡同里的家長里短,都能在水池子邊聽個八九不離十。有借著使水的機會,找補人情的:“他嬸兒,昨兒多虧您了!”也有的扯閑篇兒,甚而甩出些夾槍帶棒、鉤兒套圈兒的閑言碎語。“齁冷的天,別跟那兒瞎咧咧了,快瞅瞅去,窩頭該揭鍋啦!”院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喊這一嗓子,大姑娘、小媳婦只有聽著的份兒。 水龍頭的維護和管理常由熱心公益的老人承擔。比如,每月按水表數到各家斂水錢,就是一個勞神受累還得罪人的事。入冬前,有的家腌了幾缸雪里蕻,連洗帶涮,自然多費點水。趕上有犯“矯情”的,就不愿多交這毛八七的。最操心受累的是冬天。雖然早早兒就給水管子包上了草繩,但是,經歷一夜嚴寒,水龍頭還是被凍住了。這會兒就必須提著開水壺澆好一陣兒,才能放出水來。到了晚上,還要拿著鐵鉤,趴在水表井邊,探身放回水管、關截門。好在老北京人古道熱腸,還沒聽說過因為這事要勞務費的。 自來水進屋是在1976年以后。那會兒,地震剛過,防震棚趁著這段艱難時日,像雨后蘑菇似的,捋著房根兒冒出來。眼看著院中間的水龍頭被圍在巴掌大一塊地方,各家相繼把水龍頭接進屋。四合院被自建房(防震棚翻蓋而成)圍成了八陣圖,穿過曲里拐彎、迷宮樣的小道,再也聽不到老人“別糟踐水呀”的嘮叨,再也見不到鄰里互助的情景,更不會再現四合院里水龍頭旁邊那老北京的市井風貌與人情冷暖。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