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介入致和田玉市場規則改變(4)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 09:37 新浪論壇
而藏原料的人也不同程度受到打擊,盡管原料價格并沒有下降,“但是一塊原料就是一塊原料,你必須要將之變成作品才真正值得收藏。好的雕刻大師只有十幾個,你送上門他們不一定有時間雕刻,可給他們的學徒們雕刻,又怕糟蹋了好原料”。于是,這些原料繼續在保險箱中沉睡。顏桂明也承認,自己每年雕刻的多件東西中,“絕大部分是商品,能稱為作品的只有一兩件”。 盡管收藏漲價的故事還在廣泛流傳,可是今年春節,崔磊已經敏感地感覺到,“大家的日子都不那么好過了,市場總要回歸理性的”。臺灣地區的和田玉市場相對理性,已經由早年的幾百家變成了高端和低端界限分明的市場,“幾萬元的中等貨越來越少”。要不就是普通人的小玩意,要不就是不屬于尋常百姓玩物的高檔商品。 上海至少有幾百家經營和田玉的商店,北京、天津也有大量的玉商,他們可能是滯漲時代的最終結果承擔者。“他們每個人手中都有幾百萬的貨,可是因為資源的局限,他們無法獲得精品,手中的不少東西又是高峰階段入手的,便宜了不能出手,貴了又賣不掉。”而這些找不到顧客的小商店主,最后就成為銷售的終端,“不理性的市場,總歸會有受害者”。 資本介入后的規則改變 多年的商業訓練,也使李杰敏銳地看出了市場的變化,他是溫州德力西集團地產項目的負責人,年收入千萬元左右,“剛開始玩青銅器受了不少騙,后來轉向玉雕擺件”。收藏了20多件獨山玉、俄羅斯玉的擺件后,他在收藏界小有名氣,可是中國寶玉石協會的會長奧巖看見后對他說:“你該剎車了,這樣的藏品材質不行,做工不行,級別也相應不高。”李杰說,感覺自己像被兜頭澆了盆冷水。 奧巖帶他去當時的揚州玉雕廠,指著大師顧永駿的一件和田子玉的作品說:“大師年歲已高,作品也越來越少,建議你買下來。”指點一番后又說,“作為朋友,我也對得起你了。”回上海后李杰才明白這句話,十幾萬元的東西,很多人要出幾十萬元收購,他都舍不得出售。在奧巖的指點下,他開始大規模購買子玉料,然后請大師加工。 在子玉料購買市場上,李杰以他的現金結算方式而出名。“別人是先付一部分再付一部分,我是一次性付清,而且說一個價格,可接受我就全包了。”2004年開始,他又雇傭了幾個有眼力的玉工在產地玉龍河沿線工作,發現好料,“當場就購買,拋棄一切中間環節”,而這些工人買了好料后還有提成。 因為名氣在外,不少新疆玉商會主動把料送上門來。“他們給我開的價格很合理,有很多人以料被我收藏了為榮。”他還到處參加拍賣,“反正看見好料就想占為己有。”李杰和他的幾個溫州朋友就這樣改變了原料供應的規則,使原料供應逐漸控制在自己手中。 “我現在沒放棄自己的地產商工作,也沒放棄一些商鋪的投資,但是把大部分時間轉到和田玉上來了。”因為看見升值空間巨大,自己又擁有龐大的富人資源,李杰動起了腦筋,開始開設自己的博韞堂,專門銷售高檔玉器。作為資本的擁有者,他一開始運做,就打破了很多傳統規則,“不再像那些大師一樣,放在隱藏的工作室出售,我的商店一個在上海的恒隆廣場對面,一個在城隍廟的珠寶銷售中心里,全部是明碼標價,連展覽臺都是我設計的”。而在國外呆了多年的他和英國留學回來的兒子一商量,把和田玉奢侈品化的心思更明確。別的不說,“我所有的商品全部是紫檀木盒,外面的包裝軟布袋和路易威登所用的材料一樣,光包裝就需要300多元”。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