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貴玉中求 籽料更難尋(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6日 10:53 大洋網-廣州日報
蔣有儒:建國前籽料的開采情況基本上都是民間自發的撈,即在每年的9月至第二年的5月的枯水季節,部分農民趁農閑季節在河流中去尋找,古稱“踏玉”,還有月下撈玉之說,把揀到的玉送交官辦的收購站點,或者交到當地官府向朝廷進貢,也有小部分由北京等地專門從事玉石買賣的商人買去,再長途販賣到北京的玉雕作坊。這當中只有清乾隆年間有過一段時間人工挖掘玉石。 建國后從1950年至2000年,這50年中也基本上承襲了建國前的撈揀方式,只有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因為改革開放逐步深入,玉料價格提升,才有少數農民在農閑時拿鐵鍬和十字鎬在河床中挖掘。至2002年后才開始用機械(挖掘機)大規模地自由開采。由于是無人管理自由開采,河道被挖壞,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從2007年10月開始,國家下文進行整頓,禁止用機械進入河道開采,因此現在又恢復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的人工挖掘方式。 皮色 籽料見紅 價值連城 記者:有人說“籽料去了皮,神仙認不得”。現在不少藏家對皮的追求已到近乎癡狂的程度,這種做法似乎“不傳統”,因古人雕玉是不留皮的。 張廣天:皮是什么東西?就是玉在河床里月浸日潤受金屬離子滲透獲得的表皮,通俗地說,就是玉生的銹。按色澤和布局的不同,皮分棗紅皮、秋梨皮、煙油皮、虎豹皮、撒金皮等。在清以前,玉匠碰到玉料上有皮是要去掉再雕刻的,因為他們認為這就是所謂的瑕疵;而清代以來,崇皮之風漸起,皮被看成是有工藝價值的美麗顏色,可以用來俏雕,如刻個公雞,留點紅皮做雞冠等。 俗話說:“籽料見紅,價值連城。”又有“羊脂朱斑”一說。只要是天然鵝卵石形的玉料,在白色系里,表面帶上棗紅皮,目前在市場上就可以賣到天價。天價是什么概念?100克的東西,賣50萬元不貴,喊300萬元仍然搶手。 記者:你認為瘋狂玩皮的原因是什么? 張廣天:究其原因,我認為社會越來越浮躁功利,必然在審美上趨近膚淺。呼應著這樣的審美趨勢,人們逐漸從愛玉的質傾向于愛玉的皮色。 記者:翡翠進入中國的歷史很短,也缺少文化內涵,可當下勢頭卻超過了和田籽料,原因何在? 張廣天:清代以來,受滿族薩滿文化的影響,漢滿的審美漸趨融合,既喜歡玉的質地,又喜歡玉的顏色。于是,表現為對紅紅綠綠的偏愛,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日后奪目之翡翠取代了奪魂之白玉的原因。 玩料 好玉不雕 雕玉不好 記者:中國玉文化的高潮在歷史上有好幾次,這次和田玉的復興似乎又要掀起一個高潮,但不同的是當今玩家更看重天然的玉料,為什么呢?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