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羲之唐刻十七帖(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14:11 大河網
他之所以對巴蜀情有獨鐘,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他“欲廣異聞”,另一方面和他的道教信仰有關。中國早期道教派別五斗米道,是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今成都市大邑縣北)創立,后傳子孫,他的孫子張魯在巴蜀布道三十多年。巴蜀是道教樂土,自然成了王右軍向往之地。根據道教教義,“得道者上能竦身于云霄,下能潛泳于川!。在山川景色的欣賞中,產生“得道升仙”的“移情”。王羲之既然是信徒,所以他向往巴蜀山水,既有文人雅士的浪漫,更有宗教信仰的深層原因。 在給周撫的信中,王羲之感謝周撫所送“胡桃”、“青李”、“來禽”等物,這些道教認為可“成仙得道”、“延年益壽”的藥石,王羲之長期服食,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以至于59歲便與世長辭了。 他還曾寫信給周撫,“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體氣常佳,此大慶也。想復勤加頤養。吾年垂耳順,推之人理,得爾以為厚幸,但恐前路轉欲逼耳,以爾要欲一游目汶嶺,非復常言。足下但當保護,以俟此期。勿謂虛言,得果此緣,一段奇事也”。 他希望70歲的周撫好好保養身體,對年近60歲的自己有所擔心,但仍希望能去巴蜀游歷,并與周撫相約,希望成就這段佳話。這一年,王羲之59歲,是其仙逝之年。因此有專家推斷此帖可能為他的絕筆之作。 他最終未能實現入蜀的愿望,他的死,和其道教信仰有直接關系。他病重時不去求醫問藥,卻求助于道教名師杜子恭。王氏家族中,多人信奉道教,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也因信道教斷送了性命。 郭沫若先生曾講:“王羲之的思想是儒家和道家的混合物!彼牡兰宜枷,在《十七帖》中的多封家書中,生動地透露出來。 “野雉”原比家雞狂 王羲之是東晉書法變革的代表人物,他少年學書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不需贅言。公元341年,朝廷讓別人接替了王羲之江州(今九江市)刺史職務,將其召回建康(今南京市),擬委以侍中或吏部尚書,王羲之推辭不就。之后閑居江州七年,潛心書藝。這是他書藝發展的最重要時期。 其時,他對章草改制,創造了極具藝術性又易普及的今草書體。經他改制的今草,既流暢縱逸,又與章草的字字獨立巧妙結合,書寫起來迅速快捷,一氣呵成。既快且美,很快“大行于世”,人們爭相效仿。當時的著名書法家庾翼推重正統章草,但他難以扭轉時尚,連他的子孫也爭相習學今草,庾翼因此怒斥:“小兒輩賤家雞,愛野雉,皆學逸少書。” “野雉”美于家雞,美在自由靈動。王羲之今草美于章草,美在其韻高千古,其神韻如同“目送歸鴻,手揮五弦”,洋溢著不沾滯于物的自由精神。這是一種心靈的美或哲學的美。美之極,即雄強之極。王羲之書法又被稱為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風闕”,《十七帖》被稱為“逸少書中龍”,便是美之極即雄強之極之體現。 再讀《十七帖》,如同舊時月色,出塵脫俗的氣韻里,飄散的是1700多年前的場景,那不僅是一張歷史的臉,也是晉代的魂。 再讀《十七帖》,款款走出的是一個風華絕代的時代和一個裹挾著傳奇迷霧的“書圣”,他四五歲便寫一手好字,十九歲為世人器重,三十歲社會出現“王書熱”。他一生執著于書藝,始終把持柔韌的執著,亦始終不忘深情的留白。他是“向外發現自然,向內發現自我深情”的魏晉精神的最好體現者。他是一口活泉,歷代書家都從他那里解渴。其人其書,即便再過千載,依然“人間萬事消磨盡,唯有清香如舊時”! 專家點評 它是王羲之的信札集刻、唐太宗收藏的王羲之書卷之一。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本題名《唐刻十七帖》,實為宋拓木刻本,計書札28通,107行,942字。卷末有 (“敕”的異體字)字,其下有“副直弘文館臣解無畏充館本,臣遂良無失”小楷五行,帖之首尾均有明藩王朱 “晉府書畫之印”和“敬德堂圖書印”。 此帖拓工精致,紙墨黝古,點畫厚重,是現存數種宋刻拓本中最精者,較好體現出了右軍書法的真韻,是歷代草書之極品。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