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鑒別古瓷和仿古新瓷的一般規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 13:14 新浪論壇
鑒別古瓷和仿古新瓷的一般規律 1. 古瓷紋飾,運或刀法自然流利;仿造者生硬,做作,呆板,絕無真品紋飾那種揮灑自如的流暢感,而處處留下臨摹痕跡。 2. 古瓷釉面無耀眼的浮光(燥光),光澤靜穆;新瓷則有耀眼的浮光,仿古瓷往往做假去掉浮光。去掉浮光的方法主要有: (1) 用酸浸涂去光,用這種方法處理的,釉色蒼白,與古瓷不同。 (2) 用獸皮打磨,用這種方法處理的,在放大鏡下觀察,釉面可見無數平行的細條紋。 (3) 用茶水加少量堿久煮,用這種方法處理的,釉色不正,仔細比較,即可識其破綻。 3. 出土的古瓷土銹進入釉里,一般土銹都在釉薄之處;仿者土銹附于表面,用水洗之即去。 4. 釉上彩瓷一般達一百年之久者,迎光斜視可見彩的周圍有一層淡淡的紅色光澤,俗稱“蛤蜊光”。 5. 有的膺品采用在舊器上后加彩的方法,使其改頭換面,冒充名貴品種。鑒別的方法是仔細觀察釉彩,一般來講舊器用過都會留有傷痕,如傷痕在彩面下面,必然是偽作。此外,后加彩一般較鮮艷,且光澤度強,猶如舊衣服上打的新補丁,格外醒目,顯得很別扭。 6. 金水(即將黃金溶解于王水)最初為德國人居恩在1830年所創制。我國瓷器上的金色,一般來講1840年鴉片戰爭前,用金粉描畫,金色深沉。1840年以后,用金水描畫,光澤度好。因此鑒別古瓷的金色,可以說1840年是一條分界線。此外,古瓷的金色歷久磨損變色,或僅留下痕跡。仿古瓷金色艷麗耀眼。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