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玉器真假辨不出價格看人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7日 15:18 武漢晨報
1600元真玉被稱“不值錢”10元玻璃玉被贊“還不錯” 1600元的真玉 “行家”集體斷言:不值錢 “收藏市場的水很深,別看那些行家,都不一定能分出真假。”近日,一位玉器愛好者拿出自己購買的兩塊真假玉器對記者說。 他告訴記者,其中一塊雕成財神狀,呈乳白色的是玻璃制成的,成本價只要10塊錢;另一塊刻著佛頭,色澤稍暗的玉佩則是正宗的新疆和田玉籽料,進價就得1600元。 昨日,記者帶著兩塊玉找三個行家鑒別。 在崇仁路收藏品市場入口處一玉器店老板接過玉來,煞有介事地翻看了半天后說,“這兩塊玉品質差不多,都算不上什么好玉,頂多值五六十元。”說完,老板拿出自己柜臺里擺放的一塊玉器,比劃著說,“你看這塊新疆和田玉的顏色、質地和細膩程度,這才是值錢的好玉。” 隔壁的一家玉器店中年老板一番仔細觀看后,得出的結論是“‘佛頭’比‘財神’稍微值錢一點,但最多也就值百把塊”。 剛走兩步,又一名中年男子從自己的玉器柜臺前走了過來,在對兩塊玉器作過一番鑒別之后,男子說,“‘財神’的品質還行,值個五六百。‘佛頭’成色不好,最多七八十塊錢。” 對于“行家”的鑒定結果,該愛好者哭笑不得。他告訴記者,收藏市場里賣玉的老板多數對玉并不十分了解,交易時多是漫天叫價,一般會貶低別人的玉價,抬高自己的玉價。但面對兩塊價值相差百倍以上的“玉”,無法正確做出區分,“行家眼力確實不夠”。 看人報價 同一玉器相差上千元 同一件古玩,面對不同顧客時,老板會喊出不一樣的價格,有時甚至相差一倍以上。徐東古玩城則出現這一現象。 在古玩三館一家玉器店內,記者假裝看中了一款白色的玉鐲。“這是比較好的新疆和田玉籽料做的,1500元”。老板稱。記者假裝懂行地應了句“材料很一般么”,老板則說“想要的話還可以稍微便宜一點”。 一個小時后另一記者再次找到該店,詢問同樣一個玉鐲的價格,一邊稱“準備給女朋友買個玉鐲”。老板稍一猶豫,開價3000元,并稱“新疆和田玉籽料賣這個價錢已經很低了”。 其他古玩店內同樣存在見人報價的現象。記者在一家瓷器店詢問一只高約30cm的瓷瓶價格。老板笑著說,“你真有眼光,這是一個清朝末年的清花瓷,真想要的話,給你個實價,5800元。” 不久,另一記者來到該店,直接指著同一個瓷瓶問,“這個清花瓷怎么賣?”或許是老板覺得記者還比較懂行,只叫了4500元,說“這是最低價了,想要可以拿走”。 有著多年玩玉經驗的郭亮告訴記者,這種看人叫價的現象在玉器界甚至整個收藏市場都非常普遍。商家通常都會向顧客喊出一個比較高的價錢,來試探對方是否懂行。如果對方不還價或是還價不合理,商家會將產品吹噓一番,并咬住價格不放,抓住機會多賺點;如果對方還價到位,商家則會適當降低價錢,選擇一個雙方都可接受的價格成交。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