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中國古代金銀元寶的收藏與真偽辨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 22:23 《理財周刊》

  

中國古代金銀元寶的收藏與真偽辨別

銀元寶 資料圖片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在反映我國古代社會現狀的電影、電視劇和戲曲中,人們往往能夠看到作為財富象征的金元寶和銀元寶。那些光彩奪目、造型圓潤的金銀元寶令人神往,也因此為現代人所熟悉。作為中國古代貨幣,金元寶和銀元寶畢竟是登峰造極的大額貨幣,凸現了擁有者的財富與身價。

  其實熔鑄成錠的金銀錠,作為中國古代貨幣始自漢代,其后各代皆有鑄造,但流通不廣。隋唐以前稱之為“銀餅”、“銀笏”,宋金時期稱為“銀錠”。不過,銀錠作為支付手段流通始于金代。金代的白銀每錠重五十兩,值百貫。到公元1197年(承安二年)12月,“遂改鑄銀名‘承安寶貨’一兩至十兩,分五等,每兩折錢兩貫,公私同見錢用”。至此,白銀才成為法定貨幣與錢、鈔一起通用,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這種趨勢的影響到了元代,終于使原來以銅錢本位改為銀本位,元代起采用白銀為價值尺度,產生了我國幣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所以元代之銀錠通稱為“元寶”。這時“元寶”一詞含有“元朝之寶”的意思,是元寶稱呼的主要來歷,但絕非指形狀,而是將金銀錠泛稱為元寶。

  銀元寶到了明朝才盛行,但還不是國家的法定貨幣。直至清朝,銀元寶始為主要的貨幣流通,因重量不等,所以按“兩”為主要的重量單位,故又稱銀錠為“銀兩”。清朝的銀錠形狀變化為馬蹄形的元寶,故亦稱為寶銀。經過熔鑄后的元寶,又可分為大錠、中錠、小錠,但通稱為銀塊或銀錠,此外碎銀依然存在。由于各地均可自行熔鑄寶銀,以致寶銀的種類和名稱雖在全國大體一致,但成色與重量卻非一律,各地使用不同成色名目的銀兩,相互之間的兌換也有一定的折算比率。鴉片戰爭后,外國洋銀(銀元)大量流入和自鑄銀元流行,并沒有根本改變或取代銀兩制度的地位。直到1933年宣布廢兩改元后,銀兩才不再作為貨幣流通使用。

  官鑄私鑄價格差距大

  元寶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是人們物質生活中不可少的東西,賞賜、賦稅、買賣等都缺不了它,它是一種財富的象征。銀元寶看上去只是用白銀鑄成的普通塊狀物,其實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覺它具有很深的文化內涵。透過外形、文字以及具體使用,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到各個歷史時期不同的形制變化、職官制度、歷史地理、歷史人物等,更可知道它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收藏元寶實際上也是收藏一種有待發掘的文化。尤其是當人們的注意力還沒有集中到它時收藏,更能增添它的收藏價值。

  今天人們所見的元寶以明清兩朝及民國初期留存下來的居多,這主要是因為這段時期的元寶是主要流通貨幣,特別是銀元寶更加突出,加之民間收藏盛行,留下來的就相對要多些。而前朝的大量金銀錠因被熔鑄而留存下來的已是鳳毛麟角,偶見的多為近年來的出土之物。因此收藏元寶主要的對象就是明清兩朝,而以清朝的為主。畢竟清朝的元寶在鑄造、稱量、具名及形狀等規范上較為系統,是研究中國古代銀本位歷史發展的重要對象。那么,如何收藏元寶呢?這里以常見的銀元寶為主加以介紹。

  明清兩朝的銀元寶分官鑄和私鑄,官鑄的銀元寶大多鑄有銀局名,私鑄的銀元寶一般則鑄有私銀錢號等等,兩者的地位也有很大的不同。官鑄銀元寶具有至高無上的公信力,其地位是私鑄銀元寶所難以企及的,因此收藏官鑄銀元寶是集藏者的主攻對象。在收藏品交易市場上,同規格的官鑄銀元寶與私鑄銀元寶價格相差極大,官鑄銀元寶往往是私鑄銀元寶的幾倍乃至十幾倍,僅從這一點看,就充分說明了官鑄銀元寶根正苗紅的地位了。

  清代是我國銀元寶鑄造、使用、流通的鼎盛時期,其品種頗多。即使是官鑄銀元寶的種類也不少,除了有五十兩、十兩、五兩、四兩、三兩、二兩和一兩等不同規格外,尚有各地鑄造的官銀,其范圍包括直隸省(含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等地區)、山西省、東三省、河南省、陜西省、甘肅省、山東省、安徽省、江蘇省、浙江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

福建省、廣東省、廣西省、云南省、貴州省和新疆省等。所有的元寶內均鑄有鑄造地、年份、爐名或工匠名等內容。由于這些內容過于繁雜,限于篇幅而不作詳細介紹,收藏者只需要了解銀元寶上的銘文知識即可。在收藏時,既可以按不同重量規格進行系統收藏,不必拘泥于鑄造地方的限制,也可以以某個地方為主進行屬地化收集,自然更可以按照銀元寶上的不同年號加以斷代集藏。

  投資潛力逐漸顯現

  金銀元寶因材質的原因,本身具有較高的保值功能,正如眼下金銀幣等現代集藏類貨幣同樣體現出很好的投資保值功能一樣。隨著近年來國際黃金價格和白銀價格的快速暴漲,具有悠久歷史的金銀元寶同樣也受到了投資者的關注,其封塵多年的投資價值被越來越多的集藏者和投資者所青睞,也導致了我國古代金銀元寶市價的快速攀升。如目前市場上明朝時期的五十兩銀元寶,價格至少在30000元以上。即使是清朝最小的一兩銀元寶,市價也超過了200元。

  從銀元寶市場的發展趨勢看,價格的快速上揚已促使了集藏熱和投資熱的出現,也造成了不少乏人問津的銀元寶價格飛漲。如明朝長沙縣十年桂祿銀五十兩知縣楊觀吉差提張文智銀錠的市價即在一年中由4000元暴漲到19800元;光緒七年造的四川嘉定厘局茹匠吳國泰十兩銀錠也在一年中價格翻番,市場價已從2000元走高到4070元;清朝新疆省銀行造漢維雙文五十兩銀錠因較為罕見,成交價更是從4000飛升至18700元。

  元寶在近年來拍賣市場上的表現就更加耀眼。在6月5日剛剛結束的中國嘉德推出的“馬定祥錢幣專場”拍賣會上,一件極少見的上品清代順天兵餉會源足銀三兩方錠(重109克),以3.08萬元成交,比6000元的底價高出了4倍,成為了整場拍賣中的亮點。同樣,由中國嘉德在2002年拍出的清代云南排房五兩銀錠的價格近700元,但4年后同樣份量的清代云南萬順課銀五兩銀錠的拍賣價卻高達7920元。金錠銀存世量少,其表現就更加了得。在2006年6月4日由中國嘉德拍賣的一件極珍罕的元代王開權鋪五兩金錠(重185.4克),拍賣前的估價是4萬元,但最后的成交價高攀到15.4萬元,讓不少老道的投資客也大跌眼鏡。而另一件清末民初蘭州永慶豐上上足赤五兩金錠(重151克)也從2.5萬元拍至5.8萬元易手,加上買家10%的傭金,成交價為6.38萬元。

  由此可見,金銀元寶的市場熱潮已逐步顯現。盡管不少品種的價格在近兩年中出現了翻番走勢,但如果結合這些年來藝術品市場的紅火和國際金銀價格的飆升,可以認為元寶的投資價值尚未被真正挖掘,其潛力依然巨大,后市的揚升空間仍然非常寬廣。

  辨別真偽有技巧

  鑒于近年來市場上銀元寶的收藏風潮漸起,價格也出現了較大的上揚,因此收藏和投資銀元寶的主要功夫應該放在辨偽上。

  銀元寶作假在民國初年就已出現,主要手法是降低銀的成色和重量。當然,目前這類偷工減料的銀元寶并不完全視作假貨,而僅僅被看作是一種降低了質量的“贗品”。不過,現在銀元寶的造假就不同了,針對的主要是收藏者,可以說一些作假的方式已呈不擇手段狀態。大致說來,近年所發現的造假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李代桃僵,用鉛錫等金屬冒充銀元寶。因鉛錫會在表面呈現青黑色,因此這類作假手法比較容易辨認。

  第二種是外強中干。澆鑄假貨時,將銅塊凝固在銀錠內部,外表鎏銀,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不過因比重不同,這類假銀錠的體積大而輕,掂重時的手感明顯不同,只要將同規格的銀錠掂重對比,即可使之原形畢露。

  第三種是包藏禍心。即用灌鉛方法,在真的銀元寶底部挖個小洞,取出內部銀子后灌入鉛,再焊封住洞口。鑒別方法: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底部焊封的洞口會留有封焊痕跡。

  第四種是以新充舊。造假者用新白銀鑄成老的銀元寶,圖謀老貨的高價。鑒別方法:這種假的老銀錠,在包漿、蜂窩、鑄文款識等方面,都無法逼真展現當時元寶的風韻,只要略有收藏常識的人,即可辨別。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