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如家5年瘋狂復制86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06:18 理財周報
“黃房子”如家5年瘋狂復制86億 以每年50家的規模擴張,你能想象那幢“黃房子”還有多少故事嗎? 理財周報記者 胡卉/文 如家酒店連鎖有限公司上海總部,標志性黃墻,短期財富膨脹神話的締造地。 面對理財周報記者,CEO孫堅開場白輕描淡寫“我們其實沒有什么秘訣,就是埋頭苦干。”這位前百安居中國區副總裁是如家核心團隊中的“后來者”,雖不是酒店業科班出身,卻在掌舵如家三年的短短時間里引領其走上了高速擴張之路——如家酒店從24家到170家,市值86億元。 如家,如此溫和的命名,卻破解出了一條財富積累的兇猛道路。 市場機會最大化 從百安居到如家,閑時喜歡打高爾夫球的孫堅同其他家庭的普通爸爸一樣喜歡陪女兒玩耍,跟女兒打羽毛球,孫堅從沒想過他的個人財富有一天會達到多少,他稱自己“不關注股價,只關注市場”。他認為如家的誕生,就是抓住市場缺口的表現。 2002年,酒店行業不景氣,年平均只有約50%的出租率,沈南鵬、季琦和梁建章在攜程網上做酒店銷售數據分析時,發現有一類酒店供不應求,出租率高達90%,就是像錦江之星、新亞之星這樣的經濟型酒店。季琦他們敏銳地抓住了市場供給與需求的巨大反差。 接下來,就是如何把市場機會最大化。經濟型酒店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么客戶愿意訂這樣的酒店,他們選擇的價值在哪里。在孫堅看來,如家抓住了特定消費群體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具備基本的商業元素,另一方面又添加了上網、暢銷書推薦等符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變化,對應的是消費方式和產品特性的變化,需求由此而產生。 如家早先是復制了經濟型酒店的現有模式,當國內酒店行業在以爭評星級來掩飾低出租率的尷尬的時候,傳統行業都在原先定位好的路子上走,頂多只是改變產品檔次和功能,卻往往從未想過重新定位。孫堅以標準職業經理人的思維來概括機會如何轉化為財富,“是否做,是否做好,是否持續地做好”。 即便是強調重點的時候也是語速緩慢而溫和,孫堅曾經在如家的小門前與員工相遇,雙方互相讓路長達一分多鐘,最后,還是孫堅堅持為員工讓路進門。這位被員工稱之為“儒雅”、“溫文”的CEO,在擴張管理之道上,是平穩而有計劃的。 兩架馬車:“賺錢”和“省錢” 沒有歷經如家攻入市場的開創時代,作為“守城”大將,孫堅來到如家之后,就開始強調“復制”的概念,他認為,小本經營到產業化是企業做大的必經之途。 2002年6月至2004年底,如家只有26家門店,從2005年開始,進入高速擴張階段,2006年底,一年之內發展到134家。如家是借助于互聯網的“空中服務”網狀營銷模式,完成全國布點,落地成真正的網絡。 2007年一季度公布的數據,旗下已有門店145家,據最新了解,截止到二季度,如家布點已經覆蓋全國60多個城市,超過170家,目標在2008年達到200家。 如家的擴張在于其解決了連鎖企業最大的困難,標準化經營的問題。孫堅數年零售行業從業經驗會更注重連鎖企業中的系統標準建立,CRM(嘉賓會員卡)和CRS(中央預定)兩大系統的建立發展了如家自身的供養循環,一個強大的中央客戶配送系統正在不斷完善中,75%的客戶將由中央客戶系統輸出和管理。現在每天打開電腦,他就能看見全國布點的圖和中央客戶配送的流程,由“母體”向四肢運送血液。目前如家已經基本能夠保持穩定客源,通過中介公司的客源不到9%。 孫堅的體會是,經濟型酒店“克隆”母體是擴張的賺錢方式,而“壓縮”成本則是有效的省錢方式。每一分錢都是利潤,利潤體現到收入,“賺錢”和“省錢”是同時進行的。 孫堅對早期的如家打了個生動的比喻——委屈到胡同里。如家連鎖的很多門店由舊的物業改造而成,與繁華地帶和商務街區的星級酒店相比,造價成本控制得非常嚴格。 “經濟型酒店是在用相對低檔的價格來體現相對舒適的服務,那么利潤追加到哪里?追加到造價成本和管理成本上”,孫堅說。從如家的成本結構上來看,成本和收益的主要來源都來自直營酒店,直營部分收益占總收益的70%左右。 如家在經濟型酒店的“精簡”二字上同樣下了不少功夫。酒店人員精簡,客房數與員工比例只有1∶0.3,同類型的經濟型酒店是1∶0.5,而與之相對應的星級酒店是1∶1. 2,;美容院、休閑吧等娛樂場所剔除,取消桑拿、KTV等服務;中央空調改造成分體空調;房間只有小圓桌、床等家具,多余擺設去除;日用品的容量控制在“夠用”,顧客使用率低的用品撤掉;公司辦公室的空間被劃分為兩塊,頂燈永遠只開人所在的那一半。 這是“一家”如家的做法,具體到“復制”,孫堅采用的是租賃經營和特許經營相結合的模式來控制成本,特許經營在前期部分緩解了資金壓力。目前如家旗下的特許經營占總門店的30%左右,去年一年特許經營收入增長高達248%,考慮到成本問題,如家未來重點會致力于二級城市的拓展。在孫堅看來,如家上傳下達的理念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規模化復制模式 如家5年造富運動開啟了經濟型酒店新一輪的浴血拼殺。經濟型酒店“傳統行業+新興技術”的模式似乎都和攜程頗有淵源。如家聯席董事長沈南鵬是攜程的創始人;2006年迅速躥紅的7天酒店CEO鄭南雁,曾任攜程網主管營銷的副總裁;而位列第7名的“漢庭”CEO季琦,也曾是攜程創始團隊之一。去年底在北京剛開業的桔子酒店CEO吳海,曾是攜程的資深副總裁。 行業競爭源于市場本身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商務人士選擇經濟型酒店,加大了與市場的吻合度。高磊,如家金卡會員,某外企銷售部門主管,是典型的現代空中飛人,平均一周出差一次,每次平均三天,一年有120天左右的時間在外,全年1/4天數會“空降”如家,他表示選擇如家是因為干凈和便利,“但是由于經濟型酒店選擇越來越多,考慮價格方面的比較,以后將逐步嘗試漢庭或者七天”。 孫堅并不否認如家的一大優勢在于“跑得比較快”,搶占了市場的先機。如家目前依然沿著五年前定下的投資模型而走,沒有偏離過軌道,這就是他向理財周報記者反復強調的“投資的紀律”,要考慮到企業可持續盈利發展的潛力,預計可以承受的投資范圍和投資規模。對現在的如家來說,走穩健的復制和擴張道路才是出售自身的優勢。 納斯達克中的不俗表現 孫堅稱,如家作為國內最早引入風險投資的經濟型酒店,與其初創團隊成功完成攜程的資本運作息息相關。如家在2002年創立初期借助攜程資金之際,當年就迅速實現了盈利,也正是這樣,吸引了風投的目光,并順利說服風投介入。連鎖的經營業歷來都是風險投資感興趣的一個方向,季琦曾經說過,“在如家酒店連鎖公司中,整合了中國旅游行業非常優秀的資源,這些對風險投資商非常有吸引力。”IDG、SIG、AsiaStar IT等海外風險投資先后入注。 風投既是提供資金的平臺,又是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推動者。如家高管戲稱,從此如家是被推上了“被迫”找到發展途徑的道路。自從沈南鵬帶領如家在納斯達克上市之后,大規模成功融資使得如家更易于走向迅速擴張。 公司市值的穩步增長為風投帶來了極大的投資回報率,僅以IDG來看,2002年6月投資如家180萬美元,上市之后,即擁有如家7.54%股份。如家財報顯示,2006年凈利潤為600萬美元(合約4690萬人民幣),就目前經營狀況而言,預計2007年總收入同比增長60%-70%。 有消息稱,今年5月,投資如家的風投AsiaStar IT Fund與IDG分別出售了大約115萬份及87萬份ADR,套現得利接近7000萬美元,IDGVC股權比例將降至4.71%。記者未從如家方面獲得證實。 八個月前,如家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次公開招股發行790萬股美國存托憑證,融資超過1億。開盤之后,令人驚異的是,其在高科技股云集的納斯達克地盤上表現不俗,公司市值一夜之間瘋漲至7.2億美元,如同滾雪球一般,對應的股東身家也是水漲船高,這一切,都得益于如家被推上2006年納斯達克表現最好的IPO行列。 有證券分析師說,如家被精心設計好上市,掘走了國內經濟型酒店的第一桶金。 2002年,如家初創年,季琦懷揣500萬人民幣向錦江之星和新亞之星(現歸于錦江之星旗下)尋求合作的機會,沒有得到回應。一年之后,如家成功引入了包括IDG、梧桐創投等境外風險投資,成為國內首家引入風投的經濟型酒店,此后迅速上位至國內經濟型酒店榜首,這已經遠遠超出了沈南鵬等當初創立如家的預期。 截至2007年7月13日的納斯達克數據顯示,如家發行的3322萬股美國存托憑證,按照當日收盤價34.4美元來計算,市值達1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6億)。 細數股東和高管們的個人財富,同樣隨著股票漲幅呈幾何數上揚。新近的普華永道審計報告公布,依照如家七位大股東和高管持有股票比例占總股本的25.6%來看,其中六位的個人財富根據持股比例估算如下:董事長沈南鵬持股市值達到8900萬美元,如家創始人之一董事梁建章為6700萬美元,CEO孫堅、CFO吳亦鴻和COO梁日新分別為1200萬、752萬和1300萬美元,創始人兼股東之一季琦持股市值7300萬美元。 這幢黃房子里演繹了財富大轉盤的故事。 孫堅認為,應對競爭,應當清醒而理智地面對自己的事業。有意思的是,當攜程系們在重新瓜分經濟型酒店這個大蛋糕時,市場是否還有機會再催生一個類似如家的財富大轉盤?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