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50陳浩[微博] 鼎信匯金(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浩
十八年前的一場風波,使國債期貨成為1995年大熊市的罪魁禍首,黯離股市。而就在今天,國債期貨終于作為我國第二個金融衍生品重新登場。對于這個曾經夭折、曾經遭人詬病的“魔王”,它的重返是否會影響股市走勢?
對資本市場全局而言,它會不會添亂?專業人士普遍認為,國債期貨的重開不會對股市產生消極影響,對股市資金的分流作用及其有限,甚至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本人認同這個判斷。
為什么這樣說呢?
因為十八年前的股市是個很小的市場,參與者也非常單一。作為主力存在的證券公司,有名有姓的可能一張飯桌就能坐滿。這幾位老大玩起了國債期貨,股市就沒人玩了。
那時的國債也與今天的不同。1992年到1995年,宏觀經濟遭遇嚴重的通貨膨脹,利率的變動量高達兩位數。而國債期貨竟有50倍的杠桿,其設計上也有很多缺陷。
而今天,以國債那一點點價格波動,請機構來都未必有人來,一方面沒得可做,另一方面也不知道該怎么做。而且,十八年后的機構與監管層也已今非昔比。目前多數投資機構成熟穩健,擁有相對固定和保守的投資理念與交易模式。對于國債期貨這樣的新合約,專業機構可能需要半年時間才確定自家的應對策略。
這個過程類似于股指期貨上線之初。即使期指上市三年后的今天,參與的保證金總量也不過是近300億元,比起股市,仍然是非常小的市場。
按照中金所的設計,國債期貨的初始階段,基本上是人越少越好,交易越平穩越好。最好是悄悄而來,然后淹沒在眾多期貨品種之中,不顯山不露水。而機構還要搞明白自己拿國債期貨做什么,是套利?套機保值、還是投機?在沒搞清楚目的之前,不會大規模進場。商業銀行更沒有必要參與,因為它的現貨持倉量非常高,一個小規模的初級市場顯然無甚功效。所以,國債期貨即使到來,其資金也完全不足以撬動股市。
那么作為中小投資者,是否應該參與國債期貨呢?
國債期貨是有門檻的,拿到中金所的交易編碼,需要準備50萬的保證金。于是乎有97%的投資者越不過這個門檻。中小投資者或許有些意見。然而這項制度的設定,卻正是保證了中小投資者的資金安全。以一個股指期貨第一批參與者的身份,我可以斷言,散戶參與國債期貨,其生存率將非常低。在市場中,中小投資者的賭性普遍高于機構,若將國債期貨作為賭博工具,很難預料勝算幾何。
國債期貨的回歸沒有遭遇到太多障礙,本人認為這是好事。它說明管理層的信心也在回歸?梢灶A見的是,自國債期貨上線后,股票很可能一路走好。當然這不能歸功于國債期貨的貢獻,僅僅說明它來的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