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朱凱
華夏銀行理財產品風波仍未平息。撇開事件本身不談,銀行理財在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同時也飽受詬病,其根源之一或在于當前政策“堵”的成分大于“疏導”,使得銀行和投資者雙方都想盡辦法鉆空子、踩雷區、觸紅線,進而引發負面事件。
反過來想,華夏銀行理財產品兌付遇阻,說明當前政策所允許的投資標的其實存在巨大風險。而股市所謂投資風險,要遠遠小于不當監管引發的“投機取巧”風險。此次風險暴露,恰恰是放開監管政策,允許并規范銀行資金參與股市的良機。
據了解,此次風波緣于該行銷售環節的巨大漏洞。一般而言,銀行自有資金名下的理財產品,即使A品種出現虧損,也完全可以用B品種的盈利去彌補。盡管有暗箱操作嫌疑,但基本上是永續的,是一個良性的“龐氏騙局”。而只要銀行理財收益率高于其他多數投資品,這一局面就不會中斷;代銷則不然,由于其單一的投資環節無法隱藏風險,一旦虧損就沒有挽救余地,只有任其暴露。目前,銀行與券商、信托、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等均有渠道合作,代銷產品品類繁多,監管也往往是按下葫蘆浮起瓢。
銀行理財資金入市,從隱性的角度說其實早已存在,比如公募基金通過銀行網點進行銷售以及上述某些合作渠道等。但在政策法規層面,目前銀行資金入市并沒有放開。此外,允許在證券交易所進行債券交易的也只有16家上市銀行,實際規模非常小。狹義的“銀行入市”仍阻力重重。
既然不允許理財資金光明正大投資股市,那么商業銀行勢必尋找各種有利可圖方式開拓利潤來源,而此舉容易演變為心懷僥幸的投機;另一方面,部分理財產品50萬元或100萬元的投資門檻,原本是希望借此隔離某些不合格的投資者,但實際上卻扭曲出無數的“拼戶”,張老頭李老太的養老錢被拼湊起來,投入到暗藏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中去。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上海地區的“拼戶”資金占比已很可觀。
銀行方面,對資金入市也有很高的期待。首先,此前銀行理財的興起恰受益于股市長期低迷,而未來股市、樓市回暖勢必嚴重壓縮其營運空間。允許銀行投資股市,可謂是其生存訴求;其次,目前銀行可以從事的固定收益類投資,一定程度上與股票等權益類投資存在蹺蹺板效應,兩者其實完全可以互為補充,不會再度放大既有風險。這是商業銀行的發展訴求;此外,銀行渴求入市也是基金、券商資管等帶來的競爭訴求。
數位國有行、股份行以及城商行的理財部門負責人也無一例外地告訴記者,與當年叫銀行停理財產品入市的背景不同,現在允許銀行資金參與股市,銀行將更有做大做強的動力,也將更主動去遵循監管要求。實際上,如今的銀行已具備合理設計和控制入市資金比例、進行結構化操作、引入擔保以及完善風險對沖手段等方面的能力,其投資股市只存在政策障礙。
或許,被曝光華夏銀行理財產品問題只是冰山一角,但只要借此契機放開相關政策,允許銀行資金合理進入股市,不僅投資者歡迎,監管機構的工作也可以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