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資產驅動策略
彭 純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今后一個時期,要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這對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此同時,利率市場化加快推進,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金融脫媒快速發展,銀行負債結構中存款占比下降,負債成本不斷上升。傳統的“存款立行”“以存定貸”越來越難以適應形勢變化。而銀行資產配置渠道不斷增多,范圍不斷擴大,資產運用能力日益成為商業銀行經營發展的主要約束條件。面對這些新要求、新變化、新挑戰,商業銀行必須轉變經營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積極探索從“存款立行”向“資產驅動”轉變,在推動自身轉型發展的同時配合供給側改革,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實施“資產驅動”策略的動因和條件
經營環境的深刻變化迫切要求商業銀行提高資產獲取能力。首先,為配合實施“三去一降一補”,全力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商業銀行不僅要加快退出產能過剩行業,做好存量資產結構調整,更要綜合考慮國家戰略導向、行業發展前景和企業經營情況,著力提升選擇優先支持領域、獲取優質資產的能力。其次,利率市場化下利差不斷收窄,為穩定息差,保持盈利,商業銀行必須能夠持續獲取風險可控的高收益資產。最后,客戶綜合金融服務需求不斷增長,而綜合金融服務的核心是融資服務。商業銀行要提高資產獲取能力,以資產為錨驅動負債、中間業務的發展,提高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新形勢下單純的“存款立行”“以存定貸”越來越難以為繼。面對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及金融脫媒趨勢加劇等新的經濟金融環境,商業銀行存款增速放緩、存款拓展乏力,統而言之地講“存款立行”可能導致重視規模而忽略效益,以市場化存款占比擴大、負債成本上升來換取存款規模的增長。若沒有足夠的優質資產和較強的資產運用能力,吸收過多的高成本負債而又無法加以利用,反而會增加負債成本,加重商業銀行的負擔,侵蝕息差和利潤。因此,“存款立行”面臨日益嚴重的“量價難以兩全”的困境。而且,在短期考核壓力非常大的情況下,“以存定貸”導致銀行各級經營單位往往選擇通過更為容易的提高利率的方式來獲取存款,很難將主要精力放在做好產品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基礎性工作上來,低成本核心負債增長愈來愈困難。
商業銀行實施“資產驅動”策略具備一定的條件和基礎。產品多元化、資金來源的有效拓展以及非存款負債和其他負債業務占比的提高降低了負債集中度,形成了多元化的負債來源。只要資產的收益足夠高、風險可控,總能以一定的價格吸引到資金,這為“資產驅動”的策略轉型提供了有效支撐。同時,存貸比由監管指標變為監測指標,解除了銀行的剛性約束,商業銀行嚴格堅持“以存定貸”的必要性下降,獲取、配置資產和負債的靈活性增強。隨著綜合化經營步伐加快,銀行配置資產的渠道正在逐一打通。不同金融產品的組合以及跨機構、跨市場合作不僅體現在產品端,更為投資端的跨界資產配置提供了創新空間。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和深度應用為銀行創新營銷模式、提升客戶體驗、拓展獲客渠道、提升風險定價能力提供了強有力支撐,為銀行進一步提高資產獲取能力打開了新的空間。
“資產驅動”策略的內涵和特征
“資產驅動”是指商業銀行以滿足資本約束為起點,以確保流動性安全為前提,以風險調整后的收益最大化為目標,以強大的營銷儲備能力、較高的風險定價水平和活躍的商業模式創新意識為手段,獲取風險相對可控、收益相對較高的優質資產,并以此為基準確定表內外資金來源的總量和結構,形成以資產驅動負債發展和收入增長的業務模式。從本質上講,從“存款立行”到“資產驅動”的轉變,就是資產負債管理模式從“負債管理為主型”向“資產管理為主型”“資產負債綜合動態平衡型”的轉變。
“資產驅動”是在利率市場化、存貸比約束減弱等新的經濟金融環境下,商業銀行所采取的一種全新經營策略。“資產驅動”與傳統的“存款立行”策略在適用環境、核心基礎、配置流程等方面均有著顯著的差別。“資產驅動”策略下的資產負債配置流程可以歸納為:以資本定風險資產(風險偏好)→以風險資產定負債總量→估算核心負債規模→制定主動負債計劃。即在資本的“硬約束”下,決定投放各類風險資產的數量和價格,根據擬投放資產的數量和價格,“倒推”出所需要的負債的數量和價格,實現資本、資產、負債、風險、效益的“五位一體”管理。
“資產驅動”策略的主要特征:其一,強大的資產獲取能力是核心。“資產驅動”要求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積極創新,前瞻布局,主動尋找優質資產。其二,適度比例的核心負債是重要基礎。低成本核心負債對銀行獲取穩定的資金來源、支撐資產業務發展、確保流動性安全均有重要意義,一定比例的核心負債是確保流動性安全的前提,也是“資產驅動”策略的重要基礎。其三,靈活主動的資產負債配置和管理是關鍵條件。“資產驅動”注重資產負債的靈活、主動、前瞻、動態管理;并不強調資產和負債的一一匹配,而是在總體匹配、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允許一定程度的錯配。其四,完善的系統架構及考核體系是重要支撐。“資產驅動”策略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資負、預算、考核等各部門和條線之間形成緊密協同配合機制,資本管理與資產負債管理有機融合,流動性管理與操作有機融合。其五,流動性風險管理是必要前提和重大挑戰。實施“資產驅動”必須以完善的流動性管理為前提,必須做好應對可能發生的流動性風險的準備,保持充足的流動性資產儲備,保持合適的流動性覆蓋率(LCR)水平。
實施“資產驅動”策略的建議
“資產驅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銀行在經營理念、模式創新、風險經營(文化、偏好、方法、機制、技術)、資產獲取、資負配置、流動性管理、組織架構及激勵考核等方面通盤考慮,整體推進;需要總、分、支行,前、中、后臺,銀行與非銀行子公司及境內境外更好地實現協同聯動、相互支撐;需要在經營管理上大膽創新、前瞻主動、靈活高效。商業銀行實施“資產驅動”策略須堅持以資本約束為前提,以獲取優質資產和發展核心負債為核心,著力提升流動性管理能力、風險定價能力和商業模式創新能力,努力實現經營理念、風險理念、核心負債策略和資負配置思路的轉變。
以資本約束為前提
資本是商業銀行的稀缺資源,是銀行抵御風險的最后一道防線,同時資本充足率也是重要的監管指標,必須牢固樹立“資本約束”的理念。“資產驅動”絕不是“資產規模沖動”,仍應堅持以資本為根本約束。為滿足資本充足的監管要求,更加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本,積極發展資本節約型業務是“資產驅動”的必然要求。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加大資產結構調整力度,降低高風險資產占比,推動資產結構從“重資產”向“輕資產”轉變。同時不斷加強對經濟利潤、RAROC等指標的考核,以強化各經營單位的資本約束。
以獲取優質資產和發展核心負債為核心
商業銀行“資產驅動”策略成功的關鍵是具備強大的優質資產獲取能力,否則資產驅動將成為“無源之水”。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優質資產稀缺的情況下,資產運用能力將成為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核心。因此,“資產驅動”必須以切實提升資產獲取能力為基礎,必須強化各級經營單位“未來銀行業競爭是優質資產業務競爭”的意識。要強調“優質資產”是風險可控條件下的高收益資產,收益高但風險大的資產不能算是優質資產。未來商業銀行業務投行化、表內業務表外化是大勢所趨,“資產驅動”中的資產應是泛資產、全融資的概念。資產要“輕”,即資本占用要低,重資產業務不應是發展重點。
實施“資產驅動”絕不意味著負債不重要。為防止“資產驅動”策略下的規模沖動,危及流動性安全,必須強調核心負債的重要性。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倒下的銀行多是核心負債占比低、過于依賴批發性負債的銀行。與同業負債、金融債券等主動負債不同,核心負債主要包括零售存款和通過為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結算清算、現金管理而帶來的資金沉淀,這些存款成本低且穩定,即便不用于高收益資產配置,用于同業拆放也是有利潤的,不會出現利率倒掛。在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存款資金出現理財化趨勢,核心負債愈顯稀缺和珍貴,應加大拓展力度。
著力提升流動性管理、風險定價和商業模式創新能力
良好的流動性管理能力是“資產驅動”策略得以順利推進的基礎。銀行不可能將所有資產和負債完全匹配,錯配是銀行盈利的重要來源之一。相應地,流動性管理也就至關重要。在“資產驅動”的模式下,“以資產定負債”如果操控不好,很容易導致錯配程度加大,流動性風險上升。商業銀行可考慮從三方面進一步提升流動性管理能力:逐步實現流動性管理向全程、多維、動態、精準管理的轉變;按照責權利統一的原則,整合流動性管理與流動性操作的職能,實現對流動性風險的集中式、協同性、高效率管控;進一步優化FTP體系,提高流動性成本的精確計量能力,使得流動性成本能夠反映在FTP中,并有效傳導到各經營單位。
高水平的風險定價能力是獲取優質資產的重要支撐。銀行資產獲得平均收益不難,但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獲得更高的收益卻并非易事。這要求銀行的風險文化較為平衡,風險定價能力比較強大。在“資產驅動”下,完善風險定價體系的重點在于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考慮資金成本、風險程度、綜合貢獻、客戶關系等因素;建立和完善針對信貸、直投、非標、信用債等不同類別資產的差別化定價體系;針對小微企業特點,健全小微企業的風險定價模式,助力開展小微金融;總行加快統一、透明、多維、精準、實時的客戶經理考核系統建設,讓一線經營人員增強價格敏感性,自覺地以經濟利潤為導向,通過利益驅動提升定價管理的自主性和精細化程度。
從產品創新向商業模式創新轉變是新形勢下獲取優質資產和發展核心負債的必然要求。在金融互聯網化、客戶需求移動化及電子化的大背景下,銀行舊有的粗放式獲取客戶、吸收存款做法的效果趨于下降。商業模式創新是商業銀行從“融資”向“融智”、從單一服務向綜合化金融服務轉型的必然選擇。商業銀行應高度重視商業模式創新,特別是前臺業務部門應將商業模式創新作為主要工作來抓,通過加強與分行和經營單位的溝通反饋來研究總結創新模式,反過來加強對分行的指導。商業銀行應努力實現從服務單一企業客戶向服務整個產業鏈、生態圈轉變,支持和推動整個生態圈的良性健康發展,以此來增加客戶黏性。商業銀行應依托各自的核心優勢,傾力打造差異化、有特色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品牌,形成針對細分客群的全融資服務特色和專長。
努力實現理念和策略的轉變
實現經營理念從“存款立行”向“核心負債立行”與“資產驅動發展”并重的轉變。在存款利率市場化和存貸比監管弱化的背景下,存款已不再是銀行經營最重要的約束條件,核心負債拓展能力和資產經營能力更顯關鍵。因此,商業銀行應在“以存定貸”“存款立行”的基礎上,推動經營理念逐步向“核心負債立行”“資產驅動發展”轉變,創新思路提升核心負債拓展能力和優質資產獲取能力,在節約資本占用、確保流動性的前提下,提高風險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
實現風險理念從“管理風險”向“經營風險”的轉變。要想獲得優質資產、獲取超額收益,就一定要系統性落實“經營風險”的理念、提升“經營風險”的能力。一是圍繞(某些行業、區域、市場、領域)特定目標客戶群體,大力提升風險識別和風險經營的專業能力,打造營銷和授信的特色與專長。二是依托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創新營銷模式,更及時、精準、全面地掌握客戶自身及其上下游企業的各類經營信息,完善風險計量的模型和方法,提升風險定價能力。
實現核心負債發展模式由“資產派生為主”向“資產派生”與“自主沉淀”相結合的轉變。如前所述,在資產驅動策略下,核心負債依然至關重要,關系到銀行的流動性和盈利。因此,商業銀行在提升資產創造能力進而派生核心負債的同時,重點運用互聯網思維,通過開放式、平臺化、批量化、精準化的營銷手段,營造線上線下閉環式、高效率的結算網絡,力爭獲取更多的低成本穩定資金的沉淀。
實現資產負債配置和管理由“穩健審慎型”向“戰略穩健審慎與戰術靈活機動并重”的轉變。按照“以資本定風險資產→以風險資產定負債總量→估算核心負債規模→制定主動負債計劃”的思路,優化資產負債配置流程。加強資產負債主動、協同管理,統籌擺布各項資產負債(包括表外的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實現資本管理與資產負債、預算管理的進一步融合、統一,注重提升“大資產、全負債”的表內外全表配置和管理能力。當然,這需要從商業銀行整體利益最大化出發,實現前中后臺各部門和條線之間的緊密配合、協同作戰。準確研判趨勢,主動、前瞻地加強資產負債的組合管理和動態管理,在確保流動性的前提下,適度加大資產負債在期限、品種上的錯配力度,提高整體收益。■
作者系交通銀行行長
(責任編輯 賈瑛瑛)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金融業創新層出不窮,行業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銀行頻道官方公眾號“金融e觀察”(微信號:sinaeguancha),將為您提供客觀及時的新聞精粹,分享獨家、深度、專業的評論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