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間業務可持續發展的機會在哪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 00:06 金融時報
"理想照進現實"---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系列述評之三 ? 記者 謝利 盡管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正在進入加速發展階段,但不容否認的是,即使是目前中間業務收入占比較高、增長速度較快的銀行,要想實現銀監會提出的目標,其過程也并不輕松,更何況對那些長期以來90%以上收入來自傳統存貸款利差業務的銀行,達標任務無疑更為艱巨。而另一方面,經濟發展和外部環境的改變能否支持銀行中間業務的可持續增長,也進一步增加了這一業務發展前景的不確定性。 事實上,與傳統業務相比,中間業務的創新發展更易受到外部政策和市場環境的強烈影響。從政策環境看,1995年實施的《商業銀行法》對商業銀行不得從事信托投資和股票業務等的規定,和長期以來嚴格的利率、匯率管制,使得商業銀行在理財以及各種規避利率、匯率風險的中間業務創新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隨著《關于商業銀行開辦中間業務的暫行規定》、《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等規范性文件的出臺,以及商業銀行在從事衍生產品交易、代客理財、成立合資基金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等方面環境日益寬松,其中間業務創新步伐也開始不斷加大。而從市場環境看,近幾年我國資本市場飛速發展,股票市值前不久一度超越了GDP總量,證券化率達到100%。融資結構的重大改變不可避免地帶來“脫媒”效應的發生,同時也迫使商業銀行主動進行戰略結構的調整,將打造中間業務置于從未有過的戰略高度,以滿足市場和客戶不斷變化的金融消費需求,實現銀行自身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說,曾受制于市場與政策環境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現如今已深深植根于這片沃土,并且正在努力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 不過,我們也同樣看到,與花旗、匯豐這些做中間業務時間長、規模大、經驗豐富的“參天大樹”相比,中資銀行在中間業務上還只是一株稚嫩的小草,其未來生長除了需要自身努力外,還必須有外界各方面條件的配合。一個非常典型的現象是,國外銀行絕大多數創新型中間業務產品不再局限于傳統銀行所經營的貨幣市場領域,而更多地指向資本市場,而這恰恰是中資銀行在法律法規上被明確禁入的領域。實際上,當我們回顧美國金融業幾個重要歷史時期就會發現,美國主要銀行在上世紀30年代實施分業經營后,非利息收入占比一度大幅下降,而后隨著70年代銀行金融創新的發展與非正式混業經營的嘗試,該項收入開始迅速提升,到1999年《金融服務法案》正式宣告銀行、證券、保險分業經營與分業監管局面結束,美國銀行業中間業務活動涉及的資產更是急劇膨脹。據統計,2005年該項業務占比已將近40%,花旗銀行更是超過80%。由此可見,銀行中間業務的創新取決于市場與政策監管環境的多重作用,而相對于前者,政策監管環境的突破往往需要面臨更大的挑戰。 目前,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具有強烈的內在動力,對于放松政策管制的呼聲也日益高漲。近幾年,雖然監管部門正在逐步放開中間業務的審批權限,但從目前情況看,仍有相當大一部分中間業務品種需要履行行政性審批程序,不少中間業務品種需要執行國家指導價格,有些在定價方面還存在著行政干預;與此同時,綜合化經營雖然在積極推進,但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在目前分業經營的框架下,商業銀行無法進行某些高附加值的中間業務創新。為此,一些銀行業人士呼吁,盡快緩解或破除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外部瓶頸制約,包括制定和完善中間業務法律法規,對中間業務的范圍、操作規程、收費標準、罰則等方面作出統一規定,促進公平競爭;同時,構建中間業務監管體系,嚴格市場準入制度,對整個銀行業中間業務進行統一監管和協調,使之更加系統化、規范化。一些在綜合經營方面躍躍欲試的銀行,則迫切希望有關部門逐步放松金融管制,讓商業銀行有步驟地進入資本市場,為全面開展綜合經營打好基礎。包括建立金融控股公司,與非銀行金融機構合作,開展交叉銷售,積極探索和創新跨市場、復合性的金融產品,以資本市場為平臺設計開發產品等。 當前,我國金融業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格局沒有改變,但種種跡象已經表明,相關政策已有所松動,一些動作較快的商業銀行構筑綜合經營金融平臺的戰略已悄然啟動。如交行即明確將“向綜合性金融企業轉型”寫入其新三年改革目標大綱之內,在加速打造金融控股集團的同時,觸角已伸向證券、保險、基金、信托、租賃等多種金融業務。目前,該行已獲批準和正在申請中的包括交銀國際信托、交銀金融租賃、交銀國際控股,其中后者已獲得有關資格,可就香港上市項目擔任獨立保薦人和香港收購及合并項目擔任財務顧問。其他銀行如浦發、民生、招行以及原本就具有金融控股雛型的中信、光大,都已在各自的金融綜合經營領域制定戰略,迅速布局。但是,正像一些分析人士所指出的,金融創新是一把“雙刃劍”,在為銀行帶來更多利潤的同時也加大了金融風險,對銀行自身的風險控制能力和監管者的監管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政策環境的進一步放開,商業銀行必須對此有充分認識,并積極構筑起防火墻。 需要提醒的是,盡管逐步開放的市場與政策環境,為商業銀行在中間業務領域大顯身手提供了巨大的機遇,但從目前情況看,商業銀行自身仍存在不少掣肘中間業務的不和諧因素,這既包括體制架構、資源配置,也包括激勵機制、人才隊伍等方面的問題。也許,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如何在現有的制度和監管框架下,通過積極開展金融創新,實行差異化戰略,為今后更廣闊的業務發展空間打造一個強健的機體,才是最為緊要的任務。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