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銀行系QDII熱虛象:銀行意在熱身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2日 12:27 經濟觀察報
本報見習記者 趙娟 北京報道 自今年5月份銀監會放開銀行QDII(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直接投資境外股票市場的限制,已有2個月,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的新版QDII已初步完成首輪申購。 相比第一代QDII的 “滑鐵盧”失利,第二代QDII銷售情況明顯好轉。然而,據在一些銀行支行網點了解的情況,新版QDII的銷售并未“高燒”。 QDII市場有待突破 農業銀行于5月推出三只QDII產品,預計最高年收益率為15%,總募集資金近17億人民幣,但據農業銀行北京某支行客戶經理介紹,不少投資者對QDII表示謹慎,前來咨詢的投資者不足每天咨詢量的1/10。 中信銀行2007年新一款QDII“縱橫四海”,在7月10日結束申購,銷售量為643萬美元。中信銀行零售銀行業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QDII的客戶群還比較小,還屬嘗試性推出階段,宣傳與營銷是一個逐步加深認識的推進過程。 相比基金的熱銷,QDII確實可謂小巫見大巫。 根據公開數據,中國銀行首只投資香港股市的產品中銀穩健增長(R)首發募集資金超過1億美元,但相對其25億美元的額度,僅使用4%;盡管工商銀行公布其第二代QDII“東方之珠”累計募集資金量達到44.5億人民幣約合5.58億美元,但在其20億美元的額度中也僅占1/4。盡管一些銀行并未透露具體數據,但據業內人士介紹,其他銀行第二代QDII發行規模遠未及此。 銀監會官員今年5月曾表示,各銀行僅使用了其海外投資總配額148億美元中的不足10億。可見,截至目前為止,銀行新一代QDII要有較大的突破還尚待時日。 誰在買QDII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王松奇認為,銀行系QDII目前最大的問題在于示范效應還未形成,吸引潛在客戶需要積累有說服力的數據,然而,雖然已經過第一代的試水,各銀行QDII的預期收益率還不能給投資者帶來充足的信心。 在產品設計上,一些銀行QDII產品因為投資門檻過高,不提供保本,匯率風險難規避或者投資期限較長不能隨時贖回等原因,令投資者望而卻步。交通銀行QDII銷售人員介紹,能夠接受QDII的投資者中青年人居多,QDII在產品結構說明相對復雜,一些投資者表示無法理解。 工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馬續田指出,“合適的產品只能賣給合適的投資者。”據了解,各銀行QDII的營銷渠道主要在存款金額較大的高端客戶。“QDII不僅對銀行的產品設計和境外投資能力提出新要求,也為銀行的品牌、營銷能力帶來很大的考驗。”馬續田稱。 QDII“不宜過快” “銀行系QDII的發展不宜過快,過熱的宣傳是一種錯誤觀念。”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黃金老博士稱。 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銀行相關人士表示,在QDII的營銷上采取了保守策略,銀行在募集資金的同時也擔心QDII的發行規模過大會對其管理能力造成很大的壓力,QDII初次投資海外市場,還處于“培養市場感覺”的狀態。 但也有不少銀行在以高收益率打動投資者。 在投資范圍被放開后,銀行第二代QDII較第一代比出現了雙倍以上的增長。 最高的預期收益率達到46%,與其它銀行理財產品相比也高出許多。但業內專家認為,據經驗,銀行理財產品完成預期最高收益率的幾率并不高,如果沒有達到宣傳中的預期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投資者的信心造成打擊。 實際上,海外股市能否持續保持牛市還是未知數,許多國家的股市也在“高處不勝寒”的境地。“在除去匯率損失后,作為銀行理財產品,QDII能達到5%-10%的收益率就算可以接受了。”黃金老稱。 王松奇認為,新版QDII放寬投資政策并適逢A股調整階段推出,其心理影響和信號作用遠大于市場表現。國內QDII正逐步成熟,需要時間進行投資者教育,并進行產品設計以及管理能力的改進。 相關報道: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