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更加美好的金融生活
李曉鵬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血液,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面對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和國內經濟“三期疊加”的嚴峻挑戰,我國金融業強力推進改革創新,保持快速健康發展,金融機構實力不斷上升,金融產品日益豐富,金融服務普惠性提高,多層次金融市場逐步健全,金融基礎設施日趨完善,金融體系防控風險能力顯著增強,金融治理的效能不斷加強,水平不斷提高。目前,中國金融業的增加值穩居全球第二位,與美國的差距也小于兩國GDP的差距。股市、債市、衍生品和各類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等都已搭建完成,市場容量位列世界前茅。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從2011年的76.7萬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156萬億元,直接融資比例從15.9%提高到23.8%。銀行業較低的不良資產率、較高的資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黨的十九大宣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出了我國社會主義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經濟和金融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種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滿足人民追求美好金融生活的過程中同樣存在、同樣突出。我國金融業在產出規模、增長速度上實現大發展的同時,不同區域、不同領域、不同群體對金融發展和金融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依然存在巨大反差和距離,亟待解決。
處理好新時代人民美好的金融生活需要與金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必須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遵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地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金融科技創新為引領,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的水平。
提高“三率”增強“三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時刻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明白人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在金融領域,就是要明確金融把為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具體來講,就是要努力提高“三率”增強“三感”。
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增強人民對金融的獲得感。目前,我國的貨幣總量很大,M2大約是GDP的2倍,遠高于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美國M2僅大約相當于GDP的64%),但向實體經濟傳導過程中仍存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長期以來,金融業和許多行業一樣都遵從“二八法則”,我國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大小企業之間、國有和民營部門之間、法人和個人之間、高凈值和低凈值客戶之間,在分享金融普惠方面,存在著明顯差別和缺失。近年來,我國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利潤率約為5.59%,建筑業約為8%,服務業約為12%,金融業的利潤率遠超社會平均利潤率。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出現的趨勢性下降,與全社會資金“脫實入虛”和在金融體系內往來較多有著重要的關聯。實體經濟是社會大眾就業發展的基石,實體經濟發展與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收入分配、生活獲得緊密相連。回顧近年來金融大發展的過程,距實體經濟應有的金融支持和廣大人民群眾應有的利益獲得仍有巨大差距。
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是增強人民群眾金融生活獲得感的核心舉措。2015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指出,要科學統籌各項改革任務,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就是要打破“二八法則”、關注“長尾效應”,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金融活動中來,讓更多的農民、小微企業、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最廣泛地獲取價格合理、便捷優質的金融服務,獲得最實在的收益,讓更多的人分享到金融發展的果實。
提高金融產品的使用率,增強人民對金融服務的幸福感。金融是一種服務。廣泛、普及、便捷、優質的金融服務,必然能增強社會大眾的幸福感。近些年來,我國的金融產品創新發展推廣很快,極大地彌補了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金融產品品種單一、功能不全、定價不合理等不足,也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的金融生活。但即便如此,目前我國人均使用金融產品的數量仍明顯低于發達國家,即使是財富管理較好的國內商業銀行,其個人客戶人均使用金融產品數僅為2~4個,而美國的富國銀行是6.1個。在保險領域,2016年我國的保險密度(保費收入/人口)是337美元,而全球平均水平是638美元。更為重要的是,我國使用金融產品的客戶群體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集中在高收入群體;在金融產品的設計上也存在同質化嚴重、迭代速度緩慢等問題。人民群眾往往對金融產品產生“高不可攀”“無從選擇”等印象,有時候還要被迫選擇不喜歡的金融產品,這種體驗既影響了金融產品的使用率,又降低了金融服務的滿意度。
提高金融產品的使用率是增強人民對金融服務幸福感的關鍵途徑。豐富農村金融產品,努力提高農村和小城鎮金融產品的使用率,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打贏脫貧攻堅戰,幫助他們“脫真貧”“真脫貧”,可以切實增強低收入群體的幸福感。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產品,促進生產要素更多向有前景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集聚,讓眾多“創客”自由創業、能夠成業,可以增強青年創業者的幸福感。大力開發、使用綠色金融產品,可以更好地為綠色發展服務,為人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提高金融監管的滲透率,增強人民對金融的安全感。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金融既關乎國家安全,也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安全,人民群眾感受深切。從宏觀層面看,總體上我國金融形勢安全穩定,但是我國金融領域尚處在風險易發高發期,在內外部多種因素作用下,風險點多面廣,呈現隱蔽性、復雜性、突發性、傳染性、危害性特點,結構性失衡問題突出,違法違規亂象叢生。從微觀層面看,近年來,在金融業務推廣過程中,虛假宣傳的行為也不少,本來是去銀行存款,卻莫名其妙“被理財”了;本來是去買理財產品,卻又稀里糊涂“被保險”了。由于金融專業性強,金融產品銷售人員和客戶的信息經常是不對稱的,如果銷售人員有意隱瞞一些關鍵信息,只拿出包裝過后的所謂“賣點”,大部分客戶不僅看不出來,還可能自己將其“翻譯”成更美好的產品,等到兌現時,卻發現被忽悠了。由此,廣大人民群眾的金融生活安全感出現缺失。
提高金融監管的滲透率是增強人民群眾金融生活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傳統的金融監管在新業態、新機構、新產品快速發展,金融風險跨市場、跨行業、跨區域傳遞更加頻繁的情況下,受制于體制、人力、物力、財力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對于金融市場新出現的一些亂象很難做到全方位監管。這就要求金融監管不能滿足于傳統方式和傳統手段,要更多地將科技手段運用到金融監管之中,充分發揮金融科技的優勢,實施統計數據和基礎設施集中統一,強化系統性管理,將金融監管滲透到金融市場的每個角落,降低信息不對稱,提高金融運行的透明度,讓廣大人民群眾對金融服務看得明白、用得放心,切實增強金融生活的安全感。
以金融科技引領創新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驅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金融創新是為人民群眾創造美好金融生活的強大動力。有關金融創新的定義大多根據經濟學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觀點衍生而來,它包括技術創新與組織管理創新。就金融發展的趨勢看,金融技術創新始終處于更加突出的位置。縱觀金融史,技術變革一直是金融發展的動力,技術跨越成就了金融行業的大變革與大發展。從電報、電話到計算機信息系統,金融業既是先進技術的領先應用者,同時其自身發展也始終受到先進技術的驅動。
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為代表的金融科技逐漸成為驅動金融發展的新動力,這對于打破常規、提高“三率”具有決定性作用。
首先,金融科技必將大大提高金融服務覆蓋率。金融科技可以降低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信用風險管理成本,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改善金融服務的質量,尤其是在解決普惠金融的難點、痛點上優勢明顯。不同于傳統金融,金融科技下的新金融具有“長尾效應”,能從那些常常被人忽視的、不流行的、個性化的所謂的“尾”中,挖掘、創造出驚人的利潤和價值,使得金融服務更有能力向“長尾客戶”輻射,達到更加普惠的效果。與傳統銀行有鮮明區分的是,網絡融資側重“低端”客戶,呈現大眾化、草根化特點,借貸雙方門檻較低,極大地拓展了市場的廣度、深度和速度。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借助區塊鏈大數據等先進科技對信貸業務流程進行智能化改造,可以全面推動傳統貸款模式在獲客、審核、審批以及系統開發等方面的革新,使貸款業務更便捷、更安全,使金融服務的普及率、可得性大大提高。
其次,金融科技必將大大提高金融產品的使用率。金融科技創新的成果首先體現在金融產品上。在人們廣泛參與的金融理財領域,與傳統投顧相比,智能投顧在降低投資理財成本、分散投資理財風險、提升信息透明度等方面形成絕對的比較優勢,可以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理財目標,為投資者提供更全方位的財富管理咨詢、顧問等服務,創造出全新的金融產品,從而顯著提高新形勢下金融產品的使用率。從2012年到2015年底,全球智能投顧管理的資產從零增加到了187億美元。傳統模式上,保險公司主要依靠代理商出售其產品,銷售量的大小可以說與人際關系的建設息息相關,但是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網上銷售保險產品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能夠助力保險產品研發、服務提升、降本增效,增強風險識別與管控能力,使得廣大人民群眾隨時隨地對保險產品擁有清晰、準確的認識,從而能更好地選擇使用保險產品,有效提高保險產品的使用率。
最后,金融科技必將大大提高金融監管的滲透率。互聯網技術尤其是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能大大降低人為因素的干擾,提高了風險評估、分析和預警能力,將會重塑未來金融監管的方式——先進的信息系統可以及時檢測金融市場與企業的動態大數據,而電子化的渠道有效地降低了監管的搜索成本;多渠道的信息數據來源可以減少監管面對的信息不對稱難題,可以給出資金需求者(機構)的風險定價或動態違約概率;機器學習可以構建智能監管監測系統。這些信息化金融監管手段能夠滲透到監管的各個角落,甚至滲透到每個產品、每個客戶,以系統性地化解金融風險,構建牢固的金融安全屏障,增強人民群眾金融生活的安全感。
把握好金融科技創新的三個方向
當前,全球金融科技正處于快速演進的過程之中,業務形態和商業模式不斷變化。未來要使金融科技健康發展,應該把握好“三個方向”。
一是金融科技要面向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需求。金融科技創新要把金融服務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能為創新而創新,不能成為金融投機和套利的工具,更不能成為攪亂金融市場的手段。當前,要緊緊抓住科技革命的契機,鼓勵傳統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金融信息平臺,加強數字金融交易安全、數據安全、個人隱私保護及投資者和借款人的權益保護,利用數字技術提高金融監管能力,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二是培育金融科技生態圈。金融科技需要培育包括科創企業、金融企業、風險投資、市場、監管機構等在內的全價值鏈生態環境,合作共享、優勢互補、互相促進。當前,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已經全面應用于支付清算、借貸融資、財富管理等金融領域。今后,要進一步打通數據孤島,讓金融科技應用大幅提升金融的效率。要通過大開放與大合作的模式“搭平臺、建生態”,重點把握技術、產品、制度、協同等基本要素,建立更加多維、更加立體的商業模式。
三是營造寬容的文化和社會氛圍。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機制,這是科技創新的特性要求。在美國硅谷,有一句耳熟能詳的忠告——“失敗是常事,但要失敗得快些”。對待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我們應該采取更加包容的態度,寬容失敗的文化才是創新發展的沃土。
鼓勵創新應該成為主流聲音。當前,社會各界對金融科技存在不同聲音,有人認為金融科技帶來了新的金融風險,應該限制。不可否認,金融科技在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產生了新的風險——金融科技的普惠性強化了金融的外部性,金融科技的創新性突出了信息科技風險。對此,應該看主流、看趨勢,不能“因噎廢食”。首先,應該鼓勵創新,在發展中解決問題,過于死板會扼殺創新意識。其次,要充分發揮金融科技的優勢,積極探索金融科技在業務中的應用。同時,要將金融科技在更大范圍內納入審慎監管、行為監管以及宏觀審慎監管框架,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關于金融與科技關系的討論,要提倡“三多、三少”。
要提倡多做融合、少說顛覆。不管是歷史上出現的電報、電話、計算機信息系統,還是當今的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它們再“炫”也不會改變金融科技是金融中介的事實,發揮的功能都是金融功能,互聯網、區塊鏈等只是表象,金融才是本質。科技與金融的關系不是誰要顛覆誰、消滅誰的問題,而是相互促進、融合發展的問題。
要提倡多講優勢、少分主次。金融科技的關注和參與主體可分為傳統金融機構、科技公司和監管機構三類。金融科技到底由誰來主導?誰應該成為主角?實際上,這三者各具優勢。金融機構有客戶、運用場景優勢,科技公司有技術、人才優勢,而監管機構則有政策、資金優勢。應該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新點,而不是去區分主次。
要提倡多來交流、少去爭論。常言道“隔行如隔山”,金融科技參與主體之間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也會不盡相同,甚至相差甚遠。而金融科技本身又是金融與科技相結合的產物,是個在快速發展中的新技術、新事物,各參與主體之間應該多做交流,互通有無,共同努力促進金融科技的發展,而不是為一些概念性的問題去爭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寓意深刻。
黨的十九大描繪了“兩步走”發展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強勁號角。只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記滿足人民對幸福生活追求的初心,勇于改革、銳意創新,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張藍圖繪到底,就一定能創造出人民美好的金融生活!
作者系光大集團董事長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