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老鼠倉,說好保本變巨虧,買基金被坑請到【基金曝光臺】!信用卡無故遭盜刷,銀行存款變保險,理財被騙請猛戳【金融曝光臺】!
1916京鈔風潮
文 | 徐瑾
在張公權看來,北洋政府的京鈔停兌令一旦執行,無異于陪葬中國銀行信用,從此永無恢復之望,再也難以擺脫外資銀行“桎梏”。
鈔是中國邁向現代貨幣體系脫不開的一步,不過這一步卻邁得十分艱難,“京鈔風潮”是其中的第一個考驗。
北洋政府危機爆發于袁世凱稱帝之前,而作為此后一直無法集中權力的弱勢政府,軍閥割據導致“各省每以自顧不暇,將向歸中央收入之款項,任意截留,自為風氣”,對內對外都力不從心。而財政匱乏導致中央權威繼續弱化,進而財政更加式微,可謂惡性循環。至1925年預算僅為3.1億元,次年擔任財政總長的顧維鈞每月收入只有100萬。
如此態勢之下,身為國家銀行的中國銀行與交通銀行,也因此被政客盤算,陷入濫發紙幣深淵,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信用面臨考驗。袁世凱的謀士梁士詒長期控制交通銀行,面對無計可施的財政漏洞,他和段祺瑞的心腹徐樹錚密謀發行不兌換紙幣。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消息走漏反而導致市場擠兌爆發,從京津開始蔓延,一切愈演愈烈。
北洋政府未等新財政總長孫寶琦上任,就在1916年5月以國務院的名義下令: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兩行停止鈔票兌現和存款付現。“停兌令”一出,其實就是擺明了政府要賴賬,銀行已經無計可施,市場因此一片混亂,紙幣的價格越發走低。
這一事件顯然嚴重影響了剛剛樹立的中國銀行業的銀行信用, 1916年5月,就在當時的金融中心上海,中國銀行上海分行也毫不例外地接到了“停兌令”。
然而,上海當時有一個日后即將崛起的銀行巨星:張公權。他曾經留學東京,從25歲開始加入中國銀行,其人生與中國金融史乃至大歷史都緊密聯系在一起。
張公權和上海分行總經理宋漢章接到命令之后,看到流言變為現實,第一反應是“驚恐萬分”,深感這無異于陪葬中國銀行信用。對于整個金融業而言,如果執行此令,中國的銀行從此信用掃地,永無恢復之望,再也難以擺脫外資銀行“桎梏”。兩人合計之下,決定維護銀行獨立,核算現金與資產的情況,并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那就是拒不執行,期待借此獲得民眾諒解與支持,“而寄其希望于不受政府非法支配之銀行,足以維護中國金融之生命”。兩人復電北洋政府“為對持票人負責,無論處在任何困難的環境中,愿盡一切力量,將庫中現金兌至最后一元,始行停兌”。
拒不執行,并非代表沒有成本與一味頑抗。張公權與宋漢章的擔憂在于,因為抗命他們會被北京政府解除職務,而一旦被解除職務可能就會面臨無人頂上的困境,于是他們借助了租界法律,讓商股股東起訴張宋二人,這也意味著他們在起訴期間無法擅離職守,也無法被解職。
保住管理架構之后,上海分行還必須證明經濟實力可以應對擠兌浪潮。擠兌是所有銀行家的噩夢,更可怕的是這噩夢常常變為現實。多年后,張公權回憶起擠兌狂潮仍舊心有余悸。
5月12日早晨8點,張公權從家里去銀行,在離銀行還有三條馬路時,即見人已擠滿;他勉強擠到行門口,發現擠兌的人數不止2000人,“爭先恐后,撞門攀窗,幾乎不顧生死”。這些升斗小民人數雖然多,但是索取數目并不大,張公權注意到他們手中所持的不過1元或5元的鈔票數張,或二三百元的存單一張。
5月13日繼續擠兌,人數與12日差不多。為了安定人心,本來星期六半天辦公,上海分行特意延長辦公時間,結果擠兌人數一下子減少了400人;此后周日本來休息,也照常營業半日,結果擠兌人數不到百人。張公權此刻才算舒了一口氣,記下“風潮似已平息”,但是他也沒有十足把握,在目睹13日擠兌情況之下,上海分行行現金也開始減少,究竟能否支撐下去其實未必完全有把握,需聯系外資銀行給予幫助。
當時外資銀行信用良好,所以鈔票得到更多認可,庫存現洋頗多,所以上海分行不得不借助其幫助,而外資銀行也需要市場穩定。當時勢力最大的匯豐銀行隱性承擔了維護市場穩定的責任,匯豐銀行貸款額度占據1/5,為40萬元。此外,當天還決定由華俄道勝銀行“出早倉”(資金一般是下午出庫,早倉表示提前提出)以幫助上海分行。其實上海分行并沒有動用這筆錢,但是市面得知這一消息之后,擠兌風潮旋即散去。
到了5月19日,風潮總算徹底平息,張公權如此記錄戰果,“上海中國銀行之鈔票信用,從此日益昭著。南京、漢口兩分行鑒于上海分行措施之適當,并獲當地官廳之合作,對于發行之鈔票,及所收存款,照常兌付現金。影響所及,浙江、安徽、江西三省,對于中國銀行在當地發行之鈔票,十足使用”。
從經濟上來看,上海分行已經勝利,此刻可謂“家有千金,行止不驚”,在銀行加班加員應對擠兌的努力之下,擠兌風潮散去。此刻又傳來各方面的聲援。5月16日各國駐京公使團向領事館復電,贊同協助上海分行,但張公權當時表示擠兌風波已經平息,上海分行無須外援。
盡管此刻經濟上已經不需要外援,外援的政治含義卻十分清晰,并為將來的事后追責贏得了空間。袁世凱在1916年6月6日去世之后,執政的段祺瑞對于上海分行停兌的態度改變為“非常和緩”,承認停兌是勉強應急策略,而上海分行在租界之內,“與外國商人關系較深,停兌不易辦到”。至此,大局已定,也意味著上海分行取得完全勝利。
(作者系經濟學者,著有《白銀帝國》《印鈔者》,公號“徐瑾經濟人”)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李唯
金融業創新層出不窮,行業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銀行頻道官方公眾號“金融e觀察”(微信號:sinaeguancha),將為您提供客觀及時的新聞精粹,分享獨家、深度、專業的評論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