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劉麗娟
美國制造業回歸集中在高端制造業與高耗能領域,不會與中國出口企業形成直接的沖撞,也為中國企業赴美投資設廠提供了機遇。
2月27日下午,在與多家企業進行商務洽談的短暫間隙,美國前商務部副部長弗朗西斯科?桑切斯在北京嘉里中心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1993年獲得哈佛公共政策碩士學位后,桑切斯進入致力于協商策略制定和沖突管理的Cmi國際咨詢公司。2009年,桑切斯被美國總統奧巴馬任命為商務部副部長,分管國際貿易,并在任內領導實施了美國的“出口倍增計劃”。2013年11月,桑切斯從商務部卸任,重操舊業,從事對私人與企業投資的咨詢服務。采訪中,桑切斯先生非常強烈、直白地表達了他對美國熱愛之情,但同時他也一再強調美國歡迎中國投資的基本立場,并希望能通過他的努力消除中國企業對美國市場、美國政府的誤解,使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向美國。
C=《中國外匯》
S=Francisco Sanchez(弗朗西斯科?桑切斯)
C: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2013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達到創記錄的5210億美元。“中國制造”中的哪些商品在美國市場比較受歡迎?您認為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與提高?
S:總體來說,出口到美國的任何中國產品都很受歡迎。中國產品的競爭力首先就是價格優勢,這能滿足美國人討價還價的消費習慣。在某些產品領域,中國產品已經形成了很好的口碑,也掌握了很先進的技術,比如iphone等很多美國品牌都是在中國生產制造的。當然,也有一些中國產品存在負面問題,比如玩具、寵物食品和嬰兒奶粉等,給“中國制造”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影響。對此,我的建議是,中國政府應該在健康和食品安全領域加強立法,建立國外消費者對中國產品的信心,使他們確信中國能夠生產出安全可靠的產品。
在我擔任美國商務部副部長期間,職責之一就是加強美國和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在我任職的過去五年中,美國出口到其他國家市場出售了越來越多的商品不斷有所增長。而在與中國的貿易關系中,五年中有四年美國實現了順差。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商業關系就存在于中國與美國之間。我對兩國之間的貿易前景持非常樂觀、積極的態度。
C:在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商品結構中,機電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產品占據了很大比重;而近兩年,美國政府也在實施“制造業回歸”的計劃,這會不會導致中美商品的碰撞?
S:美國制造業回歸主要集中在兩大領域:一是高端制造業,這需要很強的研發能力,美國很多大學都設有研發中心,可以為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方面的支持;二是高耗能產業,由于頁巖氣開采新技術的應用,美國國內能源價格不斷下降,為高耗能產業發展創造了條件。而中國的制造業在這兩個領域尚不具備優勢,特別是能源價格,中國已達美國的四倍,顯然不會成為出口的重點。因此重返美國的制造業企業與中國的出口企業不會形成直接的碰撞。
我對中國保持全球制造基地的地位很有信心。這一地位不可能被輕易動搖,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雖然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在逐步提高,但從與其他國家橫向對比的數據來看,仍然具有較強的優勢;二是中國國內是巨大的消費市場,那些看中中國消費潛力的企業會繼續留在中國生產,以貼近消費者或最終用戶。
C:美國經濟正在不斷復蘇,致力于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該如何在這一進程中尋求自身的發展機遇?
S:應該說其中存在很多的機會。比如美國有能源價格優勢,如果中國的高耗能企業到美國生產,就意味著可以節省75%的能源成本。雖然美國的勞動力成本比中國要高,但根據專業機構的分析,只要勞動力成本在企業總成本中占比低于25%,到美國設廠就沒有問題。此外,美國具有很強的消費文化,總體購買能力充足,市場潛力巨大。
在五年的任期中,讓我非常開心的除了中美雙邊貿易的增長,還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正在進入美國。目前,每年從中國進入美國的投資增長率達到71%,中國已經成為美國增長最多的外資來源地。而在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投資都是從美國到中國的單向流動。這一變化是很好的跡象,我希望中美在貿易和投資領域都能有更大的雙邊增長。
C:正如您所言,近兩年我們也看到很多中國企業到美國投資的成功案例。根據您的觀察,當前中國企業到美國投資和以往有什么不同,潛在的風險是什么?對此您有什么建議?
S:中國實施改革開放的政策已經有三十多年了,期間涌現出很多世界級別的公司。這些中國企業不僅擁有進入全球經濟競爭的能力,而且也有走出國門的愿望。而實際上,伴隨著中國經濟新歷程的開始,這些企業已經開始走向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市場,而且,中國企業在境外投資的領域越來越廣泛,已不再僅僅集中在制造業,包括房地產、高科技、基礎設施和生物制藥行業,都開始有所涉及。
風險方面,首先是不能想當然,中國企業家不要認為可以將在中國取得成功的商業模式,直接復制到美國或者其他國家;其次,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切不可忽視專業人士的力量,比如律師、會計師和咨詢公司。這方面我遇到了太多的反面案例:一些企業前期不愿意在專業人士方面投資,結果后期只能花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代價來買教訓。
C:您表達了美國歡迎中國投資的基本立場,但這與中國企業的切身感受并不完全一致,比如華為、三一重工[微博]等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就受到重挫。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S:我要非常肯定地說,美國政府非常歡迎中國企業投資。擔任美國商務部副部長期間,我在華盛頓特區組織了最后一個大型活動——“選擇美國”,我和駱家輝大使通過私人關系邀請了100多家中國大型企業來參加這個活動。我們是在用實際行動告訴中國的企業家,美國政府非常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
僅以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拒絕三一、華為的個案,就得出“美國政府不歡迎中國企業投資”的結論,有失偏頗。應該用數據來說話。在擔任商務部副部長之前,我也曾是CFIUS的成員之一,因此比較了解相關情況。首先,CFIUS只對并購交易進行審查,而且只對占控股權的交易進行審查,并不審查綠地投資和涉及少數股權的并購項目;第二,CFIUS審查的焦點是國家安全方面,絕大多數的外來投資不會引起國家安全方面的擔心,因此根本不需要經過CFIUS的審批。根據我們的統計,提交CFIUS審查的案例,僅占所有交易案例的2%。而在這2%的被審查案例中,大多數都會得到批準而不需要任何附加條件的修改,只有不到50%的案例會被駁回。此外,這些被駁回的案例涉及全球許多國家,并非僅僅針對中國。華為和三一重工[微博]是兩個比較特殊的案例:前者所屬的電子通訊行業,本身就是國家安全方面比較敏感的領域;而后者的并購被駁回,是由于被并購企業靠近美國軍事基地。因此,這兩個案例并不能代表美國對中國投資的態度。事實上,超過98%的中國企業在美國所進行的投資活動,均未受到美國政府的任何審查。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