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伊琳 上海報道
8月1日,溫州當地一銀行業人士如此向記者表示,“現在銀行業又揪了顆心,等待7月不良貸款數據。”
6月的數據顯示,溫州銀行業不良率、不良資產繼續保持飆升態勢。以中國銀行為例,截至6月末,不良貸款為16.33億,不良率較年初上升2%,深發展的不良貸款為13.72億,不良率為7.46%,較年初上升3.95%。
銀行界人事動蕩也開始顯現。上述人士進一步透露,由于不良大量出現,區域內有數名銀行行長被調任或者被辭退。
政府對此也是嚴陣以待。
一名溫州政府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溫州當地政府已出臺一份名為“溫州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處置方案”的文件。這份文件目前已經下發到轄區內的各大政府機構,并已成立不良資產處置專項工作小組。
“金融機構不良率以及不良資產的集中處置,具有滯后性的。”溫州金融辦主任在談到關于溫州這方面的情況時稱,“基本上是見頂了,但總得有個爬坡的過程吧。”
7月趨勢難改
對于7月的數據,溫州區域內一名股份制銀行高管透露,“趨勢不會有改觀的,大致還是比6月末微升,具體數據還得等幾天才能出來。”
該名高管透露,銀行業在為加大處置不良資產奔波,一邊又有新的不良資產冒出來。現在銀行業又揪了顆心,等待7月不良貸款數據。
去年8月份至10月期間,溫州金融危機率先爆發,金融機構貸款不良率飆升態勢隨后陸續出現。
溫州金融監管機構人士透露,6月末,全市銀行業本外幣不良貸款余額181.41億元,不良率為2.69%。6月單月新增不良貸款20.74億元,創下年內最高單月增幅。不良貸款和不良率分別比年初增加94.47億元和上升1.33個百分點。
與信用風險爆發時的去年8月比較,不良貸款數則飆升了158.94億元,不良率銳升2.32個百分點,高于全省不良貸款率1.35個百分點。
從企業方面看,不良貸款多集中于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占全部不良貸款余額的81.62%,不良貸款余額分別達79.39億元和66.68億元,其中中型企業不良貸款率達4.73%。
從貸款投向看,批發業和以不銹鋼為代表的金屬制品業不良貸款最多,分別達63.69億元和17.68億元,其中批發業不良貸款率高達11.4%。從不良貸款的結構看,次級類貸款占比較高,占全部不良貸款的77.53%,但在6月份,可疑類貸款快速增長,單月新增7.54億元,比上月增長26.54%。
除暴露的不良貸款外,信貸風險還表現為關注類貸款的大幅上升。6月末關注類貸款余額226.80億元,比年初增加101.59億元。
政府介入
一名政府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地方政府已經介入處置危機的后續工作。“厘清這些矛盾,溫州的金融改革才會快速良性啟動。”
溫州市政府成立了溫州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專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副市長朱忠明為組長,成員包括法院、公安局、人行、銀監等機構人員。
工作組下設銀企聯絡、銀行、司法處置、企業四個工作組,四個小組各由相關的政府機構牽頭。
根據處置小組的計劃,6至7月,集中對各銀行提供的不良貸款記錄或案件進行整合分類。6月份整理出來的一批典型的、容易處理和執行的不良貸款,為司法處置或調解做好前期工作。其余案件在7到8月份繼續梳理整合。
另外,力爭八月份有階段性的工作成效,此后,形成一個穩定的工作流程和模式,持續逐案處置。
記者獲得的一份編號為,“溫政辦(2012)104號”溫州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專項處置工作方案的文件顯示,處置顯示三項原則,即“依法、穩定、有序原則”。
方案規定,根據銀行對不良貸款業務處置的法律進程分為四種類型分別對待。銀行未起訴處置不良資產的,該類不良貸款的處置主要通過調解為主等等。
加速處置
顯然,依法被排在了首位。
相關數據顯示,僅溫州鹿城區法院去年9月至今年6月已受理民間借貸案件2796件,同比增長194.6%;涉案金額62.86億元,同比增長385%。
上述人士表示,“之前法院系統成立了金融審判庭,最近又成立了金融仲裁院,除了配套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外,時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加快處置金融不良資產。”
這是繼金融審判庭后,溫州的又一枚重要棋子。
據了解,溫州金融仲裁院由溫州仲裁委員會設立,主要承辦金融機構間或金融機構與其他法人、自然人間的金融糾紛。
此前,溫州民間借貸糾紛多選擇訴訟手段解決,包括上訴、二審,往往要花幾個月甚至更長。相比之下,仲裁是化解金融糾紛的快捷通道,實行一裁終局制,與法院終審裁決有同等法律效力,有的案件甚至可當天結案。
“之前,溫州的金融糾紛案件,法院因為人力有限,幾乎沒辦法受理。”溫州一名金融專業律師稱。“但是,一旦政府機構介入太多,難免會讓一些原本可以通過司法途徑解決的案件,公平正義的市場經濟原則受到影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