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財富管理只是剛剛起步 中國尚缺乏領軍人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5日 14:24 上海金融報

  隨著第二批外資法人銀行近期陸續開業,中外資銀行進入全面交鋒階段。在這樣一個競爭局面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制勝法寶?對此,多年來從事中國財富管理人才研究的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一針見血地指出———人才。此外,他還就中外資零售銀行的財富管理詳細闡明了自己的看法

  記者 張文績  

  本期訪談人物:陸紅軍   

  陸紅軍,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教授,中國人員測評工程先行者。主持完成國家級、省市級科委重大科研咨詢項目及大型國有企業委托的研究咨詢項目20多個,多次獲得政府頒發的科技進步獎和學術機構頒發的學術成果獎。   

  財富管理剛剛起步   

  《上海金融報》:如今,外資銀行正逐批在中國內地成立子銀行,您覺得中外資銀行的競爭將首先在哪些領域展開?   

  陸紅軍:2001年中國“入世”時,國內銀行業已經形成一個共識:即隨著外資銀行進入中國腳步的加快,未來中外銀行競爭將首先在零售銀行和個人理財,尤其是財富管理領域展開。財富管理是零售銀行的高端業務之一。廣義的財富管理包括儲蓄產品、投資產品及各種流動性金融資產的組合;金融機構提供的咨詢中介服務與產品管理等。   

  《上海金融報》:財富管理在中國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發展階段?   

  陸紅軍:財富管理是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等共同參與的一個新興的金融領域,近十年來在金融業發展勢頭迅猛,成為影響各國經濟與人民生活、社會穩定的行業。   

  中國零售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從2005年11月1日起正式開展。當時,中國銀監會頒布了主席2號令,從此,商業銀行開始發展零售業務。   

  財富管理在中國算是剛剛起步,中國不同社會形態的財富管理也不相同。在農業和工業社會,中國人對現金的態度是“儲蓄為王”;到了知識型社會,則開始注重財富的組合型。對待房產,從農業社會的一鋪養三代,到之后的投資,再到注重享受性。對子女則經歷了望子成龍———注重保險等社會保障———多元化投資這三個階段。   

  雖然說中國的財富管理較以前已經進步了很多,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依舊有著不小的差別。比如,在保險計劃上,發達國家注重綜合性,而中國則偏重于功能性,購買人壽等險種進行投資,但還未進入對人的全面保障階段;又比如在收藏計劃方面,發達國家的收藏者更注重長期投資,而國人看重短期回報的較多。   

  《上海金融報》:您對財富管理有著非常深入的研究,您認為中外財富管理近幾年有什么特點嗎?或者將來有什么趨勢?   

  陸紅軍:我認為,中外財富管理有著以下五大特點。   

  第一,高增長。富裕階層由國內實際生產總值所得與資本市場的持續增長所驅動。2005年全球擁有100萬美元以上金融資產的人士較2004年增加了6.5%,達到870萬人。富裕人士的財富總值達33.3萬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8.5%。新興市場顯示其資本市場的強大優勢,并幫助拉丁美洲、東歐和亞太等地區創造財富。韓國、印度、俄羅斯和南非富裕人數增長的幅度最高。預計到2010年,富裕人士的財富會以每年6.0%的增長速度增加至44.6萬億美元。根據美林一項非常保守的預計,2005年中國富裕人士為33萬,2006年預計超過35萬,中等收入的人將達到300萬人。   

  第二,高進取。高增長使富裕人士對資產配置策略更具信心。資產配置合理一致,但仍伴隨著地區性差異。對私人股本的投資突然上升。對沖基金受歡迎程度下滑,并且在2005年第四季度凈流出,尚屬十年來首次。富裕人士紛紛將基金從北美轉移至亞太,以期獲得更高回報。在中國,從過去熊市解脫的中國股民與新一代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充滿信心,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與2010年上海世博會帶來的經濟熱點。   

  第三,高轉移。富裕人士投資行為和資產組合正逐漸全球化,財富轉移速度加快。金融經濟與文化藝術的銜接仍是全球財富管理的主題。富裕人士的投資及生活方式更具國際化。財富轉移加速了新型服務戰略的發展趨勢,服務戰略由公共關系經理人和財富管理提供者提供。關注更高回報、加強財富流通、淡化財富保值、敢于接受更多風險。中國2007年則掀起股市熱,投資者紛紛從房市轉入股市。   

  第四,高需求。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增加了富裕人士客戶的需求。富裕人士期望得到簡潔有效的財富報告,希望得到有針對性的資產組合戰略與建議和全球全方位的財富管理服務。在世界各地建立財富管理戰略專家團隊,滿足對于獲取國際市場和其他金融投資熱點信息的愿望。中國的投資者從以前產品單一的市場開始產生多樣化需求。   

  第五,高預期。對人民幣升值的高預期和流動性過剩因素,與中國個人、企業對資本市場全流通的高期望,使銀行儲蓄紛紛流入股市。銀行證券化,股市全民化。   

  中美日人才比較   

  《上海金融報》:您造訪過很多國家,對發達國家財富管理專業人才一定也有著非常多的了解,能否請您談談與國外一些國家相比,中國在這方面的差距,比如人才規模。   

  陸紅軍:美國從事金融理財的各類人員達到25萬人,其中具有注冊理財規劃師(CFP)資格的有4.9萬人,具有注冊金融顧問(CFC)資格的有4.1萬人。   

  日本還沒有特別正式的金融理財師規章制度,但是日本金融理財師協會認定的AFP(金融理財師)有11.8萬人,高等級資格的CFP(依據日本和美國CFP委員會達成的業務交流國際許可認證)有1.2萬人。   

  中國近幾年剛與美國CFP委員會建立合作,目前全國各類金融機構從事財富管理的專業人士估計不到5萬人,已獲得CFP資格的僅僅幾百人,但每年考CFP和AFP的人迅速上升。   

  《上海金融報》:在年齡層和學歷方面又有哪些差別呢?   

  陸紅軍:美國的管理專業人才年齡結構為40歲以上占74%,其中在金融界10年以上的占69%;學歷方面,本科以上占94%,其中研究生以上占38%。   

  日本金融理財師中30歲年齡層的占比為34%,40歲年齡層的占比為33%,40歲以上的比例合計是55%。   

  中國的財富管理專業人士年齡30-45歲的占比為80%左右,均有10年左右工作經歷。由于中國的財富管理市場較為復雜,需要專業人士具有豐富的理財經驗、最新的金融知識和行情判斷力。體力、智力與活力,缺一不可。因此,45歲以上及30歲以下的專業人士均為少數。   

  《上海金融報》:曾經有專家指出,國外的財富管理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您對此怎么看?   

  陸紅軍:美國的金融理財策劃被解釋為提供有金融附加值的總體財務建議。但另一方面也可要求他們在特定領域依據特定目標設立特定的策劃方案,這樣的特定方案包括:急需投資的領域、教育基金的規劃、稅收對策、財產繼承對策。   

  根據日本的金融理財師調查,日本同類服務中沒有總體與特定方案的區分。但是,在金融策劃業務中最大的一塊領域是保障、補償的設計(占38%)和金融資產經營方案的設計(占23%)。   

  中國的財富管理人才在商業銀行領域,主要提供個人理財咨詢,表現為一對一的定向理財。而投資、信托、基金則主要提供委托或信托形式的理財與資金管理,表現為多對一的綜合理財,包括各種信托計劃和基金。由于我國金融產品種類較單一,理財服務的對象多數為理財知識缺乏的自然人,因而,造成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出現:市場“境外熱、境內亂”;產品“外資銀行設計、內資銀行承銷”;服務“國外主動、國內被動”的格局。   

  《上海金融報》:財富管理的收費方面情況又是如何?   

  陸紅軍:第一,美國的金融理財師作為獨立的專業人士得到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的認同。通過高水平的手續費來提供足以維持充裕生活的收入,尤其是理財建議對價費用的提高。日本只是通過為既存業務提供附加增值而擴大銷售的一種業務手段。   

  第二,日本金融方案的策劃是主要業務,也就是核心業務,但收費只不過占了業務收入的一部分。美國在方案的施行階段,事關商品的選擇和重新評價所要收取的傭金和投資顧問手續費等,都成為主要的收入來源。   

  第三,中國的金融理財人士由于分業經營的模式,使得其獨立性受到很大限制。隨著金融業綜合經營和全面開放,財富管理作為獨立的業務領域正在形成。而個人資產100萬美元以上的人士,對保險、證券等金融資產設計有明顯需求,客戶結構方面中美日三國有共通點。   

  人才是競爭的焦點   

  《上海金融報》:在外資銀行逐漸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的背景下,您怎么看待中外資銀行的競爭?什么是決定競爭結果的關鍵因素?   

  陸紅軍:中國的個人財富管理安全體系應從全球化背景下結合國情來構建。零售銀行將是這一體系中最有作為的服務提供商。零售銀行競爭從表面上看集中在產品領域。金融產品很容易被復制,如基金代銷、受托理財、個人按揭及外匯買賣,無論哪種產品一經推出,不到半年就被仿效,以至任何一家零售銀行均無法取得持久的領先地位,但深層的因素在于優秀的產品經理、銷售經理、客戶關系管理人才、IT人才及零售銀行領導人才。總而言之,人才是最重要的競爭因素,這樣才能保證一個銀行在行業中有能力成為真正的領導者。   

  《上海金融報》:擁有專業性的財富管理人才,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那么培養這樣的人才需要從哪幾方面入手呢?   

  陸紅軍:零售銀行很容易走到賣產品這一步,而不是將服務作為核心業務。目前在中國,大多數銀行的服務理念都很差。中國財富管理在

中國經濟增長的同時已融入全球市場并日益成為焦點。最大的挑戰在于缺乏領軍人物和大批訓練有素、通曉國際市場的財富管理人才。上海必將成為亞洲零售銀行與財富管理中心,當務之急和未來目標是應以多種有效方式渠道整合中國財富管理第一資源———人才。尤其是以下五方面:   

  首先,跨業。突破目前分業經營狀態下出不了獨立型財富管理人才的格局。中國零售銀行在越過這一障礙時,應當加強與證券、保險、期貨業的合作。   

  其次,跨證。鼓勵持有多種金融資格證書的人才,適應金融變化快的特點,如投資類、理財類、風險類專業證書的結合。   

  第三,跨照。注重金融投資業的專業人士在參與水平資格認證培訓或考試的同時,注重參與金融行業職業性執照或牌照的培訓、研修或考試。   

  第四,跨部門。當今零售銀行財富管理人才均應了解“流程銀行”的各個環節。如個金部或私人銀行業務需了解前臺、中臺與后臺業務流程,才能適應競爭形勢。   

  最后,跨文化。中外零售銀行均應向國際化與本土化結合靠攏。跨文化經營已成為中國財富管理能力的關鍵性能力。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