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雙幣卡取消爭論升級 央行銀監會急召銀行商討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 16:05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王芳艷 徐 炯 上海報道 兩次監管層會議關于雙幣卡是否取消的爭論已經升級。 7月11日,銀監會將召集全國各大商業銀行銀行卡的負責人到北京開會,聽取各大銀行在雙幣卡取消與否以及跨行查詢收費等問題的看法。 除了銀監會,央行也曾召集銀行人士進行內部溝通。7月5日,央行支付結算司召集各大商業銀行個人銀行部負責人及其他相關部門人士召開臨時會議,討論的就是關于銀行卡BIN號(Bank Identification Number,銀行識別碼)使用以及銀行卡國家標準問題。銀聯執行副總裁劉永春也參加了會議。 這個會議傳遞了兩種信息。據一位參會人士透露,會議精神主要是,隨著銀行卡產業的發展,標準問題日益凸現重要性,銀聯6開頭的BIN號標準將上升為國家標準,預計這個標準將很快對外發布,并于明年實施。會議動員各家銀行對此予以積極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標準預計將分為單幣卡和雙幣卡,對于人民幣單幣種卡,各家銀行都已經或正在準備發行,但對雙幣卡的管理將被視為人民幣卡管理,日后也將采取6開頭的BIN號。 “我們的理解是,國家標準推廣后,雙幣卡實際上是名存實亡了。”上述參會人士說,目前6開頭的BIN號還不能在國際通用,如果銀聯與國際卡組織的合作談判順利,還可能在國際上通用,但是如果不順利,那么實際上就是一張人民幣卡。有境外消費的客戶就必須由目前持一張雙幣卡,改為持人民幣卡在銀聯網絡消費,持國際組織的卡在境外國際組織的網絡刷卡。 這個會議還透露了另一個信息,央行要求各家商業銀行要統一意見,為了使銀聯走出境外,現在有關方面正在和國際卡組織進一步進行合作的談判。一位銀行人士透露,之前銀聯與國際卡組織談判并不順利,雙方在使用網絡費用和市場讓度方面有很大的分歧。 “會議的意思是,如果他們溝通有結果,雙幣卡可能就不會取消,但是(如果)沒有進一步結果,將很可能對雙幣卡采取一定措施。” 一位與會人士稱。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銀聯在國際市場上處于不對等的地位,中國市場對境外的卡組織開放,VISA和MASTER才得以在中國發行以“4 ”“ 5” 開頭的BIN號銀行卡,但是銀聯卡在國外卻難以與VISA和MASTER合作,共享資源。 暗戰后的利益糾葛 “這是銀聯和國際卡組織的一場博弈,雙幣卡市場只不過是一個砝碼和武器。”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即將到來的金融開放,帶來了滾滾硝煙。 中國銀聯的一位人士表示,最初,商業銀行選擇發行雙幣卡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民幣外匯方面的管制;另一方面,國內的銀行結算系統并不成熟,也沒有能力進行國際結算。 因此,商業銀行選擇了雙幣卡,即境內使用人民幣結算,選擇銀聯的結算系統,境外使用VISA或者MASTER的結算系統。 “但是現在銀聯卡也可以在不少海外地區使用,雙幣卡已經漸漸失去了原來的作用。”上述銀聯人士表示。 另外,根據銀聯的統計,95%的雙幣卡都在國內使用,其中95%的結算都是人民幣結算。 實際上,在雙幣卡上,銀聯只是作為雙幣卡在國內的結算系統。而VISA和MASTER卻通過雙幣卡,可以獲得不少收入。例如,各個商業銀行需要交納各種費用給國際卡組織,在境外刷卡時,消費者需要支付手續費。 有商業銀行信用卡中心負責人表示,最初發行雙幣卡時,銀聯才剛剛成立不久,因此銀聯對雙幣卡也是比較認同,但是當銀聯開始走出國門,同樣開始提供境外刷卡消費和提現功能時,銀聯顯然不希望“為他人做嫁衣”。 不過,國際卡組織為了搶占信用卡市場,提供高額的“營銷費用”給商業銀行,因此商業銀行對于雙幣卡的態度是比較熱情的。比如,VISA對于國內商業銀行的推廣費用每張卡高達50到100元。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銀行卡組織之間的競爭很重要的一塊就是卡標準,其中BIN號是卡標準的核心,根據國際慣例,在開放的銀行卡市場上,銀行卡交易信息的轉接路徑選擇由卡片BIN號決定。事實上,國外銀行卡組織也正是試圖通過控制BIN號使用,從而控制跨行交易市場,再進而獲得跨行交易收益。 根據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規定,以4、5和6開頭的BIN號中,“4”字頭的BIN號被VISA買斷,“5”字頭的已分配完畢(大部分由萬事達購買)。2002年,中國銀聯向國際標準化組織申請了在國內和國外通行的國際標準6字頭銀行標識代碼。另外,根據ISO的規定,“9”字頭的BIN號是作為國內卡的BIN號,由各國自主決定分配方式。 但在中國市場上,6和9開頭的銀聯卡卻是弱勢,VISA和MASTER占據了半壁江山。央行支付結算司司長許羅德在銀聯刊物《成員機構》中表示,在清算市場國內銀行卡支付品牌挑戰,我國目前具有國際標準的6字頭BIN號的銀聯標準卡不到2000萬張,占比不足3%。 不僅如此,在國際市場上,銀聯內部人士也毫不諱言銀聯的弱勢——目前銀聯卡主要網點集中于東南亞和中國香港。 “這種情況下,銀聯怎么會把市場拱手相讓?”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說。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