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行業動態 > 正文
 

商業銀行盈利空間遭受多重擠壓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4日 09:58 金時網·金融時報

  在剛剛結束的首屆"中國金融論壇"上,有關商業銀行盈利空間問題成為與會者熱議的話題之一,利率市場化改革、貨幣市場的利率走勢、商業銀行面對后過渡期的自身改革完善、監管改革以及宏觀調控等金融生態環境都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造成諸多影響,這些也都使--

  主持人:李倩

  嘉賓:吳莉芳 薛宏立

  擠壓之一:上限管理下限放開不敢降

  主持人:目前,我國存款利率實行上限管理,但是沒有銀行敢于降低存款利率。頂多是變相地降低存款利率,進行"主動負債管理",即小額賬戶收費。

  小額賬戶收費是所謂的"明降",是拓展銀行盈利空間的行為。但更多的行為是"暗升",即通過理財業務,主動地提高"平均存款成本",自我擠壓盈利空間。為什么會這樣呢?

  薛宏立:這是銀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夾縫中求取生存的無奈之舉,也是應對未來存款利率市場化的"練兵之戰"。

  為了吸收外幣存款,緩解因升值預期而結匯造成的外幣流動性緊張狀況,各商業銀行提高了外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目前,國內銀行銷售的美元理財產品年收益多在3.0%到4.0%之間,遠遠高于2.0%的美元小額存款利率。但是,由于升值預期的存在,理財業務量的縮水,使得提高利率和理財產品收益率對于緩解銀行外幣頭寸緊張"作用有限",而由此導致的融資成本增大進而擠壓銀行的利潤空間卻是明顯的。

  吳莉芳:除了商業銀行主動性的擠壓行為,還有來自央行上限管理的擠壓,即基準利率風險。基準利率風險對商業銀行盈利空間的擠壓來自于存貸款定價基礎的不一致性。以美元為例,作為商業銀行主要負債來源的外幣小額儲蓄存款,其定價基準是央行管制利率,而境內外幣貸款的定價基準是市場利率基準LIBOR,兩個定價基準的變動幅度和時間常常是不一致的。比如,央行近期幾次上調境內商業銀行美元(2.0%)、港幣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之后,并沒有引發銀行美元存款量的上升;相反,由于融資成本增大,而資產收益相對穩定,銀行的利潤空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擠壓。

  薛宏立:對于人民幣管制利率曲線來講,目前人民幣存款利率的期限溢價(1-5年)高達135BP,而貸款利率的期限溢價(1-5年)只有54BP,這說明,同期限的存款利率曲線和同期限的貸款利率曲線,其歷史的調整幅度和將來的調整幅度都可能是不一致的。如若將來央行調高中長期貸款基準利率或調低中長期存款基準利率,以達到管制利率期限溢價的一致性,則這恰恰形成商業銀行的基準利率風險。

  擠壓之二:下限管理上限放開無力升

  主持人:貸款利率實行下限管理,但是商業銀行對于優質企業的議價能力在逐步下降,具體表現為:貸款利率上浮比例逐漸下降,下浮比例逐步上升。這是不是表明,作為目前我國銀行主營業務的存貸款利差收入將逐漸減弱,尤其對人民幣存差較大的銀行收益影響將更大?

  吳莉芳:是的。明升無力的原因在于,無法對風險較大的客戶進行合理定價。對貸款客戶正常的定價區間是圍繞基準利率而動,優質企業的定價可能是0.9倍的基準利率,甚至可能是0.8倍的基準利率,因為其預期損失率較低,要求的風險補償較低;而次優質企業的定價可能是1倍的基準利率;優質中小企業可能是1.1倍至1.3倍的基準利率;次優質中小企業則可能是1.4倍至1.8倍的基準利率。

  總之,相應風險的企業應該要求其支付相應對價的風險補償。但事實上是,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尚無法對中小企業信貸給予合理定價,商業銀行并不知道其風險是多大,風險對價應該收多少。因此,在與中小企業的信貸定價談判中沒有一個合理的定價底線,價格博弈處于非理性狀態,導致損失嚴重,商業銀行干脆收緊了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所以缺少貸款利率上浮的風險基礎。

  薛宏立:對于商業銀行來講,在考慮定價時還要掌握一個原則,即某一類企業信貸的預期損失率應該小于存貸利差的30%或25%。如果正好在此尺度范圍內,可以認為是風險有補償的信貸;假如預期損失率不在此范圍內,便需要提高信貸價格或干脆對此類企業實施信貸限制。

  吳莉芳:短期融資券的推出是下限管理放開的一道口子,是"暗降"的表現。今年的短期融資券發行規模可能達到1500億元,明年則可能是2000億元到3000億元,從發展態勢看,短期融資券將成為藍籌企業解決流動資金需要的融資渠道。這將直接導致這一批藍籌企業的融資成本從銀行貸款的5.58%降為3.5%左右。僅此一項,今年將擠壓商業銀行整體利潤約20.8億元至31.2億元,這是直接擠壓。

  同時,還有間接擠壓。能夠發行短期融資券的優質企業都通過融資券發行得到了低成本資金,不能夠獲得發行便利的相對優質的企業就成為商業銀行競相爭奪的貸款對象。在商業銀行還不能對企業本身或債項進行合理評級并進而進行合理定價的前提下,為市場份額而競爭的結果便是"惡性價格戰",對次優質企業的貸款也不得不實行最優惠利率:0.9倍的同期限基準利率。這就是優惠利率從最優質企業向次優質企業的遷移,是貸款利率下浮比例上升的合理解釋,也是存貸利差空間受到短期融資券間接擠壓的必然結果。

 [1] [2] [下一頁]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