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完美的電力市場?
文·荊朝霞
我國推進電力體制改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在現有約束條件下,以最小的資源、環境、社會成本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短期來看,電力系統的優化主要體現在發電企業運行效率的提高、平均發電成本的降低、行業服務水平的提升等方面;長期來看,可以通過市場化機制引導相關企業的發展規劃與投資決策,以保證電力基礎設施的充裕性,保證電源、電網結構與負荷的匹配,保證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經濟地運行。
實現電力最優配置,理論上講有兩條路徑。一條是采用計劃模式,在廠網一家的體制下,電力企業按照成本最小原則進行電力調度、規劃投資;另一條是采用市場模式,以充分競爭形成的市場價格引導發電與用電,以及相關企業的長期行為。只要管制到位,兩條路徑都可以實現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但是在本輪電改之前,我國的電力系統既不是第一種模式,也不是第二種模式,實現了廠網分開,沒有實現競價上網,假定電網企業是理性主體,在僅考慮企業收益的情況下就會按照網損最小化原則進行電力調度,不可能實現整個電力系統的最優化。所以,有必要對之前的電力體制實施進一步改革,真正地建立起完善的電力市場。
現貨市場提升空間大
新一輪電改首先從擴大發電企業與大用戶的直接交易、開放售電側兩方面著手,其中,直接交易目前只有月度以及更長交易周期的中長期市場。
這些改革舉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通過中長期交易,煤耗低、邊際成本低的高效率火電機組,以及水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價格優勢得以體現,擠占了低效率機組的發電量,從而提高了發電側的效率。在售電側,未來如果能夠通過市場價格波動激勵用戶更多地參與需求側響應,也存在一定的效率提升空間可供挖掘。
未來進一步提高效率的關鍵,是建立現貨市場,同時設計不同的中長期市場交易品種以加強市場流行性、降低市場風險。
電力供需必須時時平衡,而每時每刻的負荷都在發生變化,用電高峰和用電低谷時的負荷差別還很大,要實現電力最優配置,就需要盡可能地針對不同時段的負荷水平,實時調整不同發電廠、甚至不同發電機組的出力,保證隨時都以最經濟的方式滿足用電需求。這個過程中的效率優化空間,要遠大于中長期交易。
當然,隨著交易主體、交易環節的增多,交易成本也會增加,其本身就會造成效率損失,現貨市場設計的關鍵,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實現總體成本最小化。
現貨市場建立以后,對于緩沖風電、太陽能發電與生俱來的波動性,減輕其對電力系統的影響也很有幫助。隨著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的不斷增加,對電力系統調節功率、頻率平衡的能力提出了挑戰。當前,沒有企業愿意專門建設儲能裝置或者靈活性更高的機組,為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提供備用、調頻等輔助服務,原因是在當前的電價水平下,其收益無法覆蓋成本。一旦有了現貨市場,對于電力實時交易中的不平衡部分,如果需求大、供應少,其成交價格往往會顯著高于中長期市場的成交價,參與輔助服務的企業便可以借此盈利。若盈利水平很高,還會吸引新的投資進入,從而滿足這個市場需求。
總之,建立現貨市場勢在必行。按照成熟電力市場的運行規則,遠期交易的目的是為現貨市場提供風險對沖手段。因為我國尚未建立真正的、涉及實時平衡的現貨市場,目前存在的月度以及更長周期交易的風險對沖作用實際上也沒有得到發揮。
通過市場實現政策目標
為了維持社會穩定,在電力體制改革與電力市場建設過程中,不得不考慮現實當中的社會約束,比如發電企業前期投資的成本回收,發電企業破產導致的失業問題等等。考慮到這些因素,本輪電改并沒有一下子全部放開,而是采用了“先市場后計劃”的方式,各省(市、區)在設計交易規則時,均是先拿出一部分電量進行直接交易,剩余部分按傳統發用電計劃調度。
在現貨市場沒有建立以前,因為很難實現電力供需的實時平衡,采取這種方式尚屬情理之中。未來隨著市場不斷發展與完善,應該逐漸過渡到“先計劃后市場”的方式,即首先確定計劃電量,按照發用電計劃在不同發電廠、不同機組之間進行分配,剩余電量全部通過市場競爭方式分配。
原因在于,發用電計劃實際上需要影響是電廠、機組之間的財務分配,而非功率分配,只有先計劃后市場,才有機會通過交易機制去矯正計劃對功率分配的扭曲。比如對那些煤耗較高但立即關閉可能引發社會問題的發電廠,可以通過基數電量分配+發電權交易機制,讓其不發電或少發電,即保證了這些企業的合理收益,也能保證整個系統的發電效率。再如對那些保障電網調峰調頻和安全運行所必需的、邊際成本較高發電廠,發電量雖少,但必須保證它們能夠存活,可以通過容量市場使其即使不發電也可以獲得一定收益。
總結各國經驗可以看到,電力市場不可能一開始就設計得很完善,為了實現電力的最優配置,交易制度與交易規則需要不斷進行調整。但是,最底層的設計規則要明確、要正確,一旦市場真正運轉起來,再去做基礎性修改,成本會非常高。在我國電力市場不斷完善的當下,筆者建議盡快建立調度時段為半小時或更短的現貨市場,同時完善容量市場、發電權交易等中長期交易機制,通過市場手段兼顧社會公平目標與效率目標。
(作者系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教授、電力系主任)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陳楚潺
除了干貨,就是走私貨!——掃描二維碼關注新浪雜志官方微信,專注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