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專業取勝的薪酬舊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 15:44 《職場》雜志
文/萬蕊 我們在采訪和調研中發現,很多依靠專業技術獲得高薪工作的IT人士正陷入一種苦惱的狀態中:一方面必須依靠精湛的技術贏得業績和高薪;另一方面僅從專業技術的職業通道發展,職位和薪酬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但是還有一類專業人士,譬如建筑設計師,憑借專家級的專業技術贏得不可限量的發展。專業到底能否制勝?還是讓我們看看文章吧! 去年,我還在英國的時候,看到朋友Greg每天回到家都垂頭喪氣,長吁短嘆。一問才知道,原來年近40的他兩個月前剛從一家世界知名的銀行分行調到了位于倫敦的總行,正好趕上了升遷調整。這原本是件好事,因為以他的工作資歷,已夠資格當Manager。可是,公司根據規定員工必須在總行待滿半年才可以參加升遷,他失去了這個機會。 “不要緊的,明年不是還有下一次調整嗎?”我安慰道。 “不,升遷調整之后緊接著就是裁員。”他懊喪地回答。 或許一般人并不理解為什么升遷不了就要面臨被裁員的危機。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這家公司的員工工資是按照基本工資乘以工作年限的系數計算得出的,同一級別的員工工作年限越長,他的工資就會隨之增長。 像Greg這樣已經工作了十幾年、但職位又比較低的人來說,公司為他們付出了極高的人力成本(據說甚至比某些資歷較淺的高管還高)。付大價錢養一個低端員工,和同樣的價錢養一個高管或更低的工資找來新人,如果你是老板,會選擇哪個? “專業取勝”是個悖論 其實像Greg這樣遭遇薪酬和發展瓶頸的情況很多,尤其在許多企業的知識更新快速的研發技術部門,此外媒體行業也存在近似問題。 有一個在國內著名IT搜索引擎公司做研發工作的朋友Polo常常跟我抱怨,說他們這行看似風光實則暗藏危機。新人進入公司,即便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只要技術過硬,年薪就可達10萬元左右,如果只在專業上發展的話,可能五年十年后還是這個數目。而這份工作本身因為IT業的知識更新迅速,而他們又需要始終領先行業,所以壓力非常大,年紀一大就很容易遭遇淘汰。Polo在入職前半年就開始憂心忡忡:早在實習時他就發現,自己所在那組的項目組長,已在公司工作四年有余,年薪只有12萬多元——也就是說,四年間月工資只漲了2000元左右。“所以我不得不早點兒考慮自己的前途。可是不做技術,我能做什么呢?” Polo只是許多為自己的前途規劃和發展方向愁得焦頭爛額的人中的一員,很多公司會為員工的發展提供技術通道和管理通道,于是大多數人——不管自己有沒有領導才能、是否享受權力多過于技術——最后都會選擇管理通道背水一戰。然而殘酷的現實是,眾人中,能當上管理者的畢竟只是極少數人,絕大部分人只能對這個位置望洋興嘆而另謀出路。 或許我們可以懷疑專業取勝在許多企業中都是個悖論:一方面必須憑借精湛的技術贏得工作和業績,另一方面如果光有技術,職位和薪酬都不能獲得很好的提升。 你遭遇了“專業取勝”悖論? 通常,出現“專業取勝”的悖論的職業多有以下幾個特點: 1.專業針對范圍窄(想做別的?沒門兒); 2.社會后備人才替代性強(你不做還有大把的人等著做); 3.管理結構扁平化(普通職員多得恨不得跟勞動密集型產業有一拼,而管理人員很少)。 4.常見于普通公司的技術部門、IT公司的研發部門。就連我所屬的媒體記者行業亦屬于這一范圍。 從事IT技術工作的職場人士似乎是這個悖論最大的“受害”群體。因為這一行業的專業門檻不高,市場性更強,外部的就業形勢也使公司可以大肆降低員工薪酬,據說還有人遇到過工資節節后退的情況。 其實換個角度想,當遭遇薪酬瓶頸時,說明自己的職業發展也陷入了困境。那么,面對瓶頸,該如何應對?是進——削尖腦袋奮力突圍,把周圍人都踩在腳下,還是退——另覓途徑,繞道而行? 打破“專業取勝“的悖論 在對部分苦惱的IT人士進行調查之后,我們選擇了幾條可行的道路,并請NEC通訊中國有限公司HR總監曹來京先生做點評。 Solution 1:利用公司的員工發展制度 我的師兄Du原來在國內最大的網絡即時通信公司做技術,這家公司對每位入職的員工都實行技術和管理“雙行線”式的規劃。在做了一段時間技術工作以后,Du覺得自己其實更適合做客戶關系,與上級溝通時,發現公司也早有此意。于是雙方一拍即合,Du成功調任,很快,他就從普通的客戶經理被提拔為地區經理,而工資不在話下,比原來翻了一番。 HR點評:雖然大多數情況下,很多公司的雙向培訓計劃都是比較空洞的,但是如果員工以專業為中心,發展自己在不同領域的才能,就會獲得更大的提升空間。 Solution 2∶向交叉領域進軍 同事的朋友小L,在一家地方性的報紙當了5年記者,積累了相當的人脈。在對自己的發展前途產生懷疑后,他跳槽去了世界前三大公關咨詢公司之一,現任AD,年收入也由以前當記者時的12萬元激增到了60萬元。 HR點評:在一個行業待久了,自然在專業上有敏銳的洞察力。對于行業來說,如果能夠為其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和增值產品/服務,或是可以與其他領域相結合,這樣的人才有價值,并且是現在咨詢公司的稀缺人才。 Solution 3:跳槽新興公司坐收紅利 我的本科校友大熊在國內著名的一個門戶網站做久了,不光覺得沒有升遷的可能,甚至還失去了工作的激情。有一天他看到一家業內新興網站的招聘啟事。大熊了解到,這個網站現在已經融到了上百萬美元的風險投資,發展勢頭良好,并且有上市計劃,于是計算機和經濟學雙學位的他在分析了該網站的經濟價值前景后義無返顧地投向了其懷抱。現在雖然大熊的年薪只漲了2萬元多,但是這個網站在相關領域的世界排名已經上升到前150,去年又獲得了一筆千萬美元的風投,相信上市為時不遠矣。那時,允諾給大熊那1000股的期權兌現,IT世界就又多了一個百萬富翁。 HR點評:在很多行業,尤其是IT行業,底層的工作人員多做一些簡單重復性的工作。這時需要全面理解行業,重新考慮公司的價值。跳去有上市計劃的公司,是個好辦法,不過你需要極好的投資眼光。 Solution 4:自己創業 表姐的朋友老包是一只美國大“海龜”,曾經在美國一家金融平臺網站做了一年的技術支持,在對這份升職加薪遙遙無期的工作感到厭倦了之后,他回到了國內。好在他一直有積蓄,于是找了兩個合伙人,在北京也建立起一個金融平臺網站。現在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已經接到了好幾個大項目。任何一個做成都能帶來巨大的收益。 HR點評:是先有老板意識,后當老板,還是先當老板,后有老板意識?很明顯,前者更容易當一個真正的老板。當你有足夠的資金,又自信對行業把握準確,那么不妨自己來當自己的老板。 Solution 5:拋棄所有,換行! 這是一個極端的計劃,但不代表沒有人敢做。很多時候成功的往往是那些不可能成功的人、不可能成功的事或者不可能成功的行業。 我現在的同事小廣東在從事媒體記者這份工作之前曾經做過銷售、銀行信用卡、廣告客戶關系等等壓根兒就不沾邊兒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如果你不確定這行是否能給你帶來發展,就干脆換行!” HR點評:當遇到瓶頸時,要不斷地學習和更新自己。人的創造力是無限的,什么樣的人價值最大?努力的人、勇敢的人。 Solution 6:不換工作換地點 很多時候我們確實非常熱愛自己從事多年的專業,樂趣和興趣、經驗和業績都在這個專業上,只希望可以一直從事下去,這時,更換你的工作區域比換老板、換行業更好。 《留住權力》一書作者在采訪了眾多成功經理之后總結道:成功人士是從不介意更換自己的工作地點的,相反,他們從不把自己死死地固定在下來而在世界各地尋找機會。 隨著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經濟成熟和逐步穩步發展,另外新興經濟體系,如印度、中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可以為個人帶來更多成功的可能性。這也就是為什么英美高級經理人大量轉移到印度工作、中國臺灣和香港人前往內地工作的原因了!什么?你是中國人,不是英美人?你抬起頭向全球張望,定能找到你的地盤。 HR點評:樹挪死,人挪活。世界是平的,全球的人都在一個職場平臺上競爭,別把自己拘束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 怎么樣,看完別人的成功先例是不是豁然開朗? 對了,文章開頭提到的英國朋友Greg,現在已經申請調到香港當地區經理去了。 解決了IT人士的專業悖論難題,讓我們轉觀另一類專業人士。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