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電子商務不相信眼淚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7日 18:10 21世紀商業評論
王峻濤 1997年11月2日,四通利方網站BBS上一篇署名“老榕”的熱帖《大連金州不相信眼淚》,讓網民王峻濤一夜成名。沒有人知道,彼時的王峻濤已經開始摸索中國電子商務之路。1999年,他參與創辦中國最早的電子商務服務網站——8848.net。這家網站曾給他帶來無限光榮,它的迅速衰落也讓他飽受爭議。2001年8月8日,他在辭職信中寫道,他為“中國的B2C堅持到了最后一分鐘,流完了最后一滴血”。此后他又執著地以其他方式行走在中國電子商務的征途上。 組建連邦電子商業事業部8848.Net 我的創業史始于1991年,我從原來的科研機構“下海”,創辦一家從事IT服務的公司。那時中國中小企業的IT應用水平很差,我們從協助客戶買電腦開始,先培訓他們使用電腦,然后進一步幫助企業建立IT服務項目。公司運作十分順利。 1995年,中國的連鎖商業開始啟蒙,軟件公司連邦是這方面的先行者。連鎖可以把零零星星的IT服務組成一個全國性的組織,我很認可連鎖這種商業模式,連邦提出連鎖概念時,我就馬上加入了。當時我們最愛說的話是“可算找到組織了”。福建連邦是連邦的第12家加盟實體。兩年后,全國連邦銷售連鎖組織的成員發展到了三四百家。其中,福建聯邦連續好幾年銷售收入排名第一。 那時我已經在互聯網上玩了好幾年。1997年11月2日,我在網上論壇發表《大連金州不相信眼淚》,這個帖子意想不到地火了起來。互聯網的使用經驗讓我意識到,互聯網在中國會慢慢普及。連邦300多家店面本身就是一張網絡。如果有機會把這些商務活動,至少把其中的一部分,搬到網絡上來做,可能會是個有趣的嘗試。 1998年10月我正式向連邦總部提出這個建議,總部覺得這個事情很有意義,要求我放棄福州來北京工作。當時我的福州連邦業務發展很好,規模也不小了,要把它交給別人打理還需要一個過渡期。不過,我既然看好網絡方面的新業務,既然下決定要來做這件事,就以最快的速度把手頭的工作交給同事。1999年1月4日,即元旦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我就來到了北京。當天下午就召開會議,成立連邦電子商務事業部,并籌建事業部網站,網站取名8848。 網站取名8848,當時并沒有什么太深的喻意。當時我所想到的是,你辦一個為所有消費者服務的網站,域名不能太生僻。絕大多數中國人對字母有距離感,而全世界的人對數字都感到很親切。8848是當時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容易記憶。于是網站就注冊為8848.net。2000年,我們又花了幾萬美金,把8848.com從北歐一個做戶外登山用品的廠商手中購買回來。這是后話。 珠穆朗瑪峰電子商務網絡服務公司成立 8848的業務開展起來了,很快成為當時網上銷售最有實力的一個企業。這要歸功于它在地面上的傳統企業資源支持。那個時候連邦在中關村有最大的物流配送系統,連邦的倉庫大到可以停下一架波音飛機。即便是電子商務最難辦的收錢問題,在連邦體系內也不成問題,因為有近400家地面連鎖店提供支持。 從1999年1月到1999年8月,8848盡管只是連邦的一個電子商務事業部,但是在內部獨立核算。8848從連邦公司分出來的時候,財務出了一份很正式的結算報表。結果表明,我們8個月來,不僅收回所有的成本,還賺了好幾千塊錢。 起初,8848只是連邦的一個事業部,到了1999年8月左右,因為一個特殊的機緣,同時出于把電子商務的規模做得更大的目的,我們決定把連邦電子商務事業部獨立出來,成立一個獨立的公司來運作。8848從連邦總部獨立,注冊成立“珠穆朗瑪峰電子商務網絡服務有限公司”。公司的注冊資金是120萬人民幣,連邦總部占80%,我個人占20%。 我一直很注意研究亞馬遜的商業模式。在互聯網年代,以亞馬遜的模式經營零售業,經營的邊際成本將只和帶寬以及服務器的容量有關系,和你有多大的經營場所、雇了多少售貨員沒有關系。帶寬和服務器的成本指數會下降,而地面的經營場所和人力的成本卻日漸昂貴。所以我堅信網絡零售業肯定大有發展前景。 亞馬遜在1999年也因為不盈利而備受爭議,而且把亞馬遜的模式完全搬到中國來是不現實的。當時中國網民總數還不到200萬,沒有一種銀行卡可以在線支付。在那種情況下,馬上建一個網上零售王國是不現實的。我們的做法是立足連邦的優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第一步,把連邦已經在地面賣的東西搬上網。我們本來就有巨大的倉庫,有全國最好的IT產品的進銷渠道,別人頭痛的倉儲、采購、物流配送、客戶服務這些系統,我們幾乎是現成的,稍作改造即可;第二步,我們想,既然這些能賣,那么我們再往前走一步吧,就慢慢嘗試賣一點書,然后是更多的東西。 因為是一批懂商務的人在做電子商務,8848發展極為迅猛,一下子取得壟斷性的市場地位。記得在2000年的1到3月的銷售淡季,我們上繳的增值稅就達400多萬。這樣倒算回去可知,單月毛利近千萬,按10%的利潤率計算,銷售額近億元人民幣。當時的支付方式70%是貨到付款。1999年10月13日,我們跟全國速遞總公司談合作,第一張電子收賬單還是我設計的,應付款項用很醒目的紅字標注,目的是要提醒那些從來沒有送貨收費習慣的郵寄員們記得要“一手交貨一手收錢”。最初的物流配送是自建倉庫,但后來也滿足不了市場的快速增長,我們投資了一家叫“網達速遞”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這是全國第一家能夠實時跟蹤貨物流向的配送企業,比同行們早了2年。 資本游戲下8848.com無奈收場 8848成立之初,我們的出發點很單純,就是為了讓連邦軟件銷售連鎖組織的傳統業務能夠盡快地延伸到互聯網。至于后來趕上互聯網的投資熱潮,再到后來一串串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我完全始料未及。以我當時對資本市場的理解是,企業只有經營多年,盈利良好,達到一定規模才可能上市。可是1999年12月,網站就正式迫不及待地準備上市,這完全是跟門戶網站的風潮。 2000年1月譚智出任8848總裁,我擔任董事長,之后又陸續從外企引進了一批職業經理人,而8848最初的團隊成員不斷出走。2000年8月拿到了證監會的批文,但拿到批文時已經累得沒有心情去高興了,因為這個過程特別折磨人。就在8848即將上市之時,互聯網的寒潮開始了,從2000年4月開始納斯達克網絡股一路走跌。董事會內部因為IPO的價格而發生分歧,股東間的分歧又使得8848的上市日期不斷后延,直到最后錯過納斯達克規定的6個月的操作期限。 在互聯網早期,那種半專業的風險投資人很急,給8848定了一些很不現實的期望。盡管當時8848的B2C業務在國內已取得無可辯駁的王者地位,但為了迎合華爾街概念8848轉型做所謂的B2B。當時是投資人說了算,作為職業經理人的我,只能盡力把我認為可以做下去的事情保留下來,把團隊保留下來。2001年1月8848拆分,我帶著一批人組建了MY8848。但MY8848持續時間不長我就“掛靴而去”,這其中的原因主要也還是扯不清的投資方之爭使我失去了再繼續溝通的耐心。 有很多投資人躲在企業運營過程的幕后,真正沖在前面抵擋槍林彈雨的是職業經理人。說8848沒有堅持下來,上市沒有成功,業務拆分不成功,做B2B、解決方案、電子政務、搜索引擎都不成功,如果只怪我一個人是不公平的。不過一件那么好的事情最后干砸了,把所有責任都推給別人也是不對的,這里面至少我有一半的責任。我作為管理層的一員,與投資人和其他管理人員在溝通的時候可能不夠耐心。不過,對當時性急的投資者而言,再多的耐心恐怕也無濟于事。 電子商務的游戲規則:讓虎添翼 從8848離開后,我們的團隊做過一個時間不長、但是意義很大的項目,就是為西單百貨商場建了一套完整的電子商務系統即西單商場Igo5網。就在這個項目基本要結束的時候,2003年的某一天,我們幾個老同事,坐在一起討論說,我們不僅能幫連邦建立一套電子商務系統,也能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幫一個過去IT基礎比較差的國企、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百貨公司,建立了從物流配送、網站運營、內部管理,一直到客戶服務的全套系統,那么,不如干脆把做這類事情變成一種商業模式,專門幫助傳統的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系統,讓所有的企業都可以擁有自己的“8848”,擁有自己的“Igo5”。于是我們在2003年創建了6688公司。6688的核心業務,就是為專業的商人、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以及各地的企業群,提供完整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和運營管理服務。我認為,這種模式才是電子商務的真正主戰場。 走過十來年中國電子商務的風雨路,我的歸納是,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從前幾年的B2B、B2C、C2C這些容易“看得見”的表面熱點,向經濟主流更深的層面拓展,也就是我們說的電子商務2.0。電子商務2.0的特點是所有企業用自己的商務活動(賣商品、提供信息等)直接參與互聯網,在自己的網站上進行。一切核心商務及其管理,甚至參與網絡商務活動的方式——選擇B2B還是B2C,標價還是拍賣,提供信息還是獲取信息,接受所有訪問者還是做出篩選,給不給某些用戶特權或者特惠待遇——完全自己做主,以獨立的自我分享網絡的繁榮。 現在要把中國電子商務從面上推向深入,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是,電子商務的游戲規則要能夠適應主流的商業秩序,至少不應該與地面上已經形成的主流商業秩序相沖突。電子商務不能改變人類商務的核心價值觀,只能幫助商務活動用更好的方式來實現這個核心價值觀。通俗地說,電子商務是要幫助企業獲得科技發展帶來的利益,是“讓虎添翼”,而不是傷害企業的利益,不是要“與虎謀皮”。這才是電子商務的游戲規則。(本文由本刊與互聯網實驗室聯合采訪,李平整理成文)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