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海歸不是判斷工資高低的唯一標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 17:13 南方網
伍承波 “海歸”回國就業的話題從春季開始像時下的天氣一樣伴著季節的變化而隨之升溫,有關“海歸”月薪3000元值不值的話題也是被各大新聞媒體炒了又炒,弄得一些正在為工作發愁或者認為委屈就業的海歸“心理很不是滋味”。《國際先驅導報》12日再次出現的一個標題《“海歸”到底值多少錢?》,顯然無法找到一個確定的答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海歸”不是判斷其工資高低的唯一標準。 正如《國際先驅導報》文章所描述的那樣,很多從國外歸來的學子對在國內就業抱了太大的希望,認為只要從國外回來,就一定能夠找到薪水很高的工作。這樣的想法不免與前些時間被炒得沸沸揚揚的MBA畢業生遭遇就業寒流的嚴峻現實一樣:一些當初沒有讀MBA的人,在三年后從普通職員當上了部門主管或者跳槽到別的公司,薪資由原來的三四千元上漲到七八千,高的甚至超過一萬元,而不少剛剛畢業的MBA,就業時的工資只有四千元多一點。三年的光陰再加上超過十萬元的學費,能不讓他們感到難過嗎? 但難過歸難過,既然畢業了,就得要面對現實。就業市場的冷暖是檢驗人才這個特殊商品價值的晴雨表,既然市場開出三千元的月工資,你不想就業就得面臨失業。而對于很多為留學付出昂貴學費的海歸而言,你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做那些你本不想去做的工作。 用人單位開出月薪三千的工資也并不是沒有道理。首先,不管是從國外學成歸來還是在國內高等學府畢業,在工作履歷上的經歷均為“0”,“海歸”比國內高校應屆畢業生充其量多的是更流利的外語水平,以及可能更開闊的視野。但現今的國內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的畢業生,也非常注重外語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視野思維模式的培養。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并不比從國外回來的學生差,而這部分國內應屆畢業生的平均月薪也僅在三千元左右,即便是應屆碩士研究生,因面臨無實際工作經驗的瓶頸,在當前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前提下,一些人在遭受數次碰壁后為“掙兩年工作經驗”也不得不接受這樣的薪資價位。 而另一方面,用人單位需要的是能夠為其創造價值的人才,在當今制造業成本普通上揚、產品利潤空間越來越低、用人單位希望通過控制人力資源成本等手段降低制造費用的環境下,僅憑一個“海歸”的光環就能擁有比國內應屆生更高的工資待遇,恐怕在21世紀已經來了七年的今天已經不復存在。 就拿“海歸”青睞的跨國公司來說,一般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大多需要有兩至三年以上的實際工作經驗,希望所招聘的職員能夠立馬上手,并能為公司創造價值。而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海歸”而言,由于需要一至兩年的適應和成長期,用人單位即使為長遠發展而招聘應屆畢業的“海歸”,也等于給他們一直兩年時間來學習相關技能和技巧,而在沒有為公司創造價值或節省成本的前提下,跨國公司不可能再像過去的國有企業那樣根據其教育背景的資歷定工資,因此月薪三千也就在情理之中。新浪網和《國際先驅導報》調查的七千多名投票者中,有近七成的網民贊成這一薪水標準,更說明了“海歸”在中國社會的價值認可度。 一些剛到中國投資或者有意向投資中國的跨國公司,起初也試著錄用中國留學生,在跨國公司本部工作幾年后,以高于中國本土工資水平的薪資委以重任,將其派到中國擔任質量控制或者全球采購等重要崗位的職務。但因為這些留學生沒有在中國本土的實際相關工作經驗,即使在國外工作多年并作出過一些成績,但因為水土不服,仍然在控制質量和成本方面找不到一條適合中國本土的路,久而久之,跨國公司為了在中國站穩腳跟并力求發展,不得不重新在中國本土尋找中高級管理人才,“海歸”們也因此失去了這部分人力資源市場的空間。加之在中國本土尋找的人才通常比從跨國公司總部委派過來的“海歸”的工資低,“海歸”也不得不拋開頭上的光環參與到本土人才競爭的隊伍中來,無形中“海歸”的總體薪資水平也就隨之降低。 國際先驅導報提到一位“海歸”就業狀況的自述,這名“海歸”在德國一所大學拿到環境工程學碩士學位回國找工作,初次月薪五千嫌少,又到國外繼續留學,結果2006年正式回到國內就業后,目前的薪水每月只有四千多元,扣除各種稅金后的實發工資每月在3200多元,面對養家和留學成本回收的雙重壓力,自述者稱 “覺得是種嘲諷,心里不是滋味”,甚至怕在人家面前提起自己曾經是個海歸。 筆者無意討論個案,現實的情況表明,必須有一定的工作業績才有可能獲得更好的薪資。就如汽車上的一個零部件,不管它是從國外買來,還是在中國本土生產,只要你的質量可靠,經久賴用,為汽車的整車節省成本,且能為其增加市場占有率,采購商才有可能給出更好的購買價錢。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