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朱大可:我為下個世紀寫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8日 01:25 財經時報

  本報記者 吳懷堯

  其實我40歲就知天命了。我是很有爭議的人,有人喜歡,有人討厭。爭議是最好的狀態。沒有爭議才是不正常的。我為下個世紀寫作,因為歷史是最好的評判者

  門開之后,朱大可出現在記者面前:圓臉,淡眉,目光炯然,中等身材,微胖,表情自然而豐富,沒有想象中的肅然或張揚。“好多人都以為我是兇神惡煞,有的還把我想象成又高又瘦的電線桿。”他笑著說,普通話里夾雜著些吳儂軟語。

  朱大可,著名文化學者,被視為中國文化批評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以獨特的話語方式見長。現為同濟大學文化研究所教授。這次他來北京,是作為嘉賓參加中央三套的一檔節目。“昨晚在這個房間和一個朋友喝酒,一直喝到凌晨五點多,睡了三個多小時我就起來啦。”他拉開窗簾,燒水沏茶。

  坐定后,我們開始對話,準確地說,是閑聊漫談。話題涉及某些人或事時,他會忍不住哈哈大笑,此間眼珠必定靈活地轉動,說到興奮處,則是眉飛色舞左右顧盼,在強調某個觀點時,雙手在空中比劃,時不時作出類似擰螺絲釘的動作,讓人聯想到他的鉗工生涯。

  在整個采訪過程中,這個被譽為“文化

恐龍”的中年上海男人,時而激情恣肆,時而冷峻沉穩,唯獨沒有記者想象中的傲慢與偏見。

  在

澳大利亞感覺到壓抑

  1994年,因為一場“不愿詳談的家庭變故”,處于聲名鼎盛時期的朱大可辭掉在上海師范大學的教職,去國離鄉,遠赴澳大利亞。7年后他回國定居,就教于大學,又宣布與文學“離婚”。

  “很難有誰能改變我的生活方式。如果我接觸的人很多,時間一長就會感到不安,我就喜歡一個人,自在、獨立。我對婚姻狀態不是太習慣。”談起那次“變故”,朱大可輕描淡寫。

  剛到澳大利亞時,他在一家報紙做主編,不久又離開,然后有一段失業經歷。期間,“在建筑工地扛過石膏板,做過清潔工。”此后開過廣告公司,還在一家上市公司網站做過媒體總監,但時間都很短。“我想那都是非常美妙的經驗。”他說,最長的一次是在另一家報社做了四年總編,后來又在悉尼理工大學讀博,一直到回國為止。“反正就是什么活都干過了,還包括自己創辦網站。”

  網站最初名叫澳大利亞新聞網,后來改成“文化先鋒”,在中國知識界頗有影響。但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網站關閉的時間比開放的時間更長,朱大可自嘲似地笑笑:“不過沒關系,這顯得更有趣了。”現在每天上午,他至少有一個半小時在網上瀏覽各種新聞,從中觸摸中國社會變動的脈搏。

  在澳大利亞定居期間,1999年,朱大可的文學批評集《聒噪的時代》出版,國內文學界驚呼朱大可“復出”了。藏象詩歌論壇版主陽正午說:“他那些貌似瑰麗的批評語體后面,蘊藏著摧枯拉朽的‘原創性’力量。在眾聲喧嘩、撲朔迷離的文化語境中,他對當下文化現象敏銳的洞察和大義滅親式的批判,更顯出了他的難能可貴。”

  2001年,朱大可回國定居,宣布與文學“離婚”。原因聽起來有些令人心酸:“文學一而再再而三地辜負了我的期望。”近年,他又陸續出版了《話語的閃電》、《流氓的盛宴》等著作。

  事實上,當他把目光投向遙遠的時代,在那些古代器物中尋找、破譯和闡釋中國文化密碼的同時,也沒有忽視當下甚囂塵上的文化現象。他寫了不少犀利的文化時評,其中包括對余秋雨散文和張藝謀電影的批評。

  回憶國外的那段時光,他覺得“沒多大意思。”“那個國家對孩子和老人挺好,但是我的母語是漢語,在那里屬于少數民族。連越南人和黎巴嫩人都可以歧視中國人。留學的唯一好處,是得到了文化比較的機會。”說起這些并不遙遠的往事,他的神色有些黯然。

  童年經驗奠定文學道路

  朱大可覺得自己童年結束是在17歲那一年,父親的死讓他“突然成熟了”。 1974年7月,朱大可中學畢業,進入上海第三機床廠技校讀書。其父是在1975年11月一個寒冷的黃昏病逝的。當時正值“文革”后期,“親友彼此都不敢來往,人際關系非常冷漠。”說到這里,他兩眼向上凝視,聲音突然低了下去:“我父親是民主黨派人士,在‘文革’中備受折磨。他去世時,病床前就我跟我母親兩個人,四周既沒有親戚,也沒有朋友。他們都逃得很遠。”

  在朱大可的記憶里,“父親是和藹的,可親的,寬容的。”小學時,朱大可和母親住在一起,并且在母親執教的學校讀書。

  “我母親最先是音樂老師,后來改做語文老師了,她很嚴厲,而且不茍言笑,從來沒有寵過我,對我就像對其他學生一樣。我對音樂和語文的喜歡,主要是受她的影響。父親是歷史老師,所以我對歷史也很喜歡。”父親在很遠的浦東教歷史課,一個禮拜才回來一次。“他從來不打罵呵斥我,因為我超出了他的期待。”

  朱大可的確表現卓越,小學還沒有畢業,“已經通讀四大名著”。到他十二三歲的時候,父母執教的兩所學校的圖書館他全都看遍了。進入中學后,西方古典文學他也過濾了一遍。

  “這些‘文革’殘留的書,被保留得很好,而且傳播非常廣泛。很多書破舊發黃,封面、書底都沒有了,你只能猜它的書名和作者,但我們通常都能破解這種迷案。”朱大可和母親輪流看書,很多時候通宵不眠。羅曼·羅蘭和托爾斯泰的小說,雪萊、拜倫和但丁的長詩,“是我的隱形的精神搖籃。”他神色惘然地回憶說。

  1976年7月,朱大可技校畢業,被分配至上海照相機四廠擔任鉗工。“我是做照相館用的相機,海鷗牌,”他用手在空中畫了一個圓,“那種大的。”對于一個飽讀詩書、喜歡音樂、想做鋼琴家、指揮、后來又想當作曲家的少年來說,鉗工無疑是枯燥乏味的。他煩做工人,“開始琢磨如何改變這種狀況。”

  1977年,高考恢復。這一年,朱大可21歲,這個年輕人摸不準考大學究竟意味著什么,所以“沒敢考”。次年,他終于明白,只要上了大學,就有可能逃離工廠,改變工人身份。1979年9月,他考入華東師范大學,“我是新三屆里面的最后一屆。”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他的第一志愿是歷史系,第二志愿才是中文系。在他看來,文學是自然天成的,完全不需要課堂教誨。“我曾經想考音樂學院,結果這個夢像泡沫一樣破滅了。由于父親的影響,我想做歷史學家。”

  沒想到陰差陽錯,他“被弄到了中文系”。說起當初為何選擇華師時,朱大可告訴財經時報記者,“當時我母親每月的退休金是70塊錢,我們家的房租是25塊,還剩下45塊,兩個人用是很拮據的。那時華師每個月有18塊5的補貼,基本上能夠解決我的伙食問題。”

  剛進大學時,他興奮,如魚得水,“戴著校徽到處走動”。而且挑肥揀瘦,非常清晰地辨認哪門課重要,哪門課不重要,他覺得教科書上的資訊幾乎都是垃圾。為了保持個人自由和知識獲得的正確性,他一直在走讀,拒絕住校,“不重要的課完全逃掉”。逃到公共圖書館,“從早看到晚上。”

  現在,朱大可自己成了一名大學老師。當記者詢問如果有學生逃課他會如何處理時,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從不點名,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因為我就是這樣過來的。”說完后他笑了笑,補充道:“事實上,我的教室都坐滿了人。我不需要靠點名來維持出勤率。”

  老師希望我“戒驕戒躁”

  1983年7月,朱大可從華東師大畢業,被分配至上海財經大學漢語教研室工作,講授“大學語文”課程。由于與所學專業和研究領域不符,加上失去了大學時代的人文環境,他的心境轉向壓抑,“失去了方向,心灰意懶,無所事事。”此間,除了一篇《電影系統論》,他幾乎中止了所有的寫作,蟄伏了近兩年之久。

  轉機出現在兩年后。1985年,朱大可受邀參加在廈大舉辦的全國文藝批評新方法研討會,“這改變了我的未來。”這次盛會幾乎云集了中國當時最優秀和最走紅的人才。而朱大可則是“無名鼠輩”。回去后不久,他的第一篇詩歌評論《焦灼的一代和城市夢》問世,并于1986年發表在著名的前衛雜志《當代文藝思潮》上。

  “這篇文章完全背離了批評的一般準則,很幼稚,但有殺氣,充滿奇思怪想,與其說是在闡釋他人作品,不如說是在自我賣弄。”對于這篇當年引起文學界普遍關注的文章,朱大可自己并不以為然。

  1986年,他發表《謝晉電影模式的缺陷》,該文發表后,在海內外引起軒然大波。當時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鐘惦斐撰文指出:“朱大可的文章很有閃光處,除了作為理論的概括和勇氣,更重要的是他把電影作為文化現象,表現了對整個社會和文藝的責任感。”

  之后,憑借一系列文學研究和批評文章,朱大可在中國文壇聲名鵲起,并且奠定了自己的先鋒批評家地位。“那時候我年輕氣盛啊,狂得要死。”他說,在很高規格的學術會上,也可以藐視與會者,自己隨性說一通,然后當場退會,“得罪了很多人,因為根本不顧別人的感受。”

  “這和我的成長環境有關。我是獨生子,精神上極度渴望自由和獨立,打小就自己跟自己玩,孤獨慣了。”從小學到中學,他的成績單上,評語里總有“驕傲自滿”這幾個字,“老師總希望我‘戒驕戒躁’。”如今,朱大可很少與人爭論,他覺得“那個沒意義,浪費時間而已。”他說這個的時候,還是露出了被小心藏起來的傲氣。

  朱大可今年50歲。“其實我40歲就知天命了。”他端起茶,嘬一口。“我是很有爭議的人,有人喜歡,有人討厭”。他低頭又抬頭,“其實,爭議是最好的狀態。沒有爭議才是不正常的。我為下個世紀寫作,因為歷史是最好的評判者。”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