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華裔教授改變中國商業教育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 04:28 第一財經日報
從“飛行”到“候鳥”到“留駐”華裔教授改變中國商業教育 王立偉 鳥兒在漫步覓食,隨后騰空而起,飛離大地,一路越過冰川大海、高山草原、城市社區,到達它遷徙的目的地。 天才的法國導演雅克·貝漢歷時三年,于2001年完成了紀錄片《遷徙的鳥》。 “鳥的遷徙是一個關于承諾的故事。”這部惜言如金的影片的一開頭,使用了這樣飽含深意的句子。 恰恰是雅克·貝漢開始制作這部紀錄片的前后,另一群“遷徙者”開始了他們的飛行之旅。 這是一群華裔商學院教授。他們先是集中在一年中的某幾天,“飛”到中國的商學院“傳道授業解惑”;后來,有人選擇了“候鳥”的方式,兩地停留;再后來,一些教授舉家遷往中國,把自己的教學和研究重點放在了這個正在蓬勃發展的地方。 “教授的遷徙是一個關于承諾的故事。”借用上述影片的開頭,或許可以這樣說。 這個承諾,是關于個人職業發展、中國商業教育的承諾。 “飛行教授” 2001年,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凱瑞商學院會計與信息管理系教授黃鈺昌第一次來到中國北京。中國臺灣出生,美國求學、做教授,黃鈺昌的經歷如是。他并沒有預料到,這次“飛行教授”的經歷竟然促成了后來自己與中國大陸商學院的緣分。 那一次的課程,黃鈺昌面對摩托羅拉的高級經理們,開始講述自己在美國的研究案例。臺上他講得過癮,臺下“學生們”聽得過癮。中國職業經理人如饑似渴的求學態度,讓他記憶深刻。 一年后,黃鈺昌受聘于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凱瑞商學院與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合辦的EMBA項目,開始了每年一次的“飛行教授”生活。 他給學生開的是“績效優化、激勵設計與管理會計”的課程,在凱瑞,加上考試時間,這門課要上10個禮拜,每個禮拜4個學時。 不過由于EMBA項目課程設置的緣故,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這門課被因地制宜地集中在了4天完成,兩個周末,算下來,黃鈺昌教授每年要在國內待上10天。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王江教授每年也會因為這個項目到上海一段時間,與黃鈺昌相比,王江的背景更為“本土化”。他上個世紀80年代初畢業于南京大學,后在美國學習和任教。 這個在美國頂尖商學院中屈指可數的華裔金融學教授、金融市場微結構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與國內商學院的緣分其實可以追溯得更為久遠。事實上,早在11年前,其所在的MIT就已經與復旦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內知名的大學合辦了IMBA(國際MBA)項目。1998年,王江以MIT斯隆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的身份首次回國講學。那次講課是在復旦大學和清華大學兩個學校進行的,共3天時間。 同一年,受聘于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的周東生教授,第一次來到當時還位于上海閔行區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他的目的很明確,為了一項研究對在校的企業家學員作調研。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凱瑞商學院林肯講席教授周林參與了不少國內的商學院教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長江商學院,以及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的EMBA項目,都是他“飛行”的目標。 那幾年,隨著中國商學院與歐美商學院、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商學院的合作、交流的日益頻繁,不少教授特別是華裔教授有了更多的了解中國商學院的機會,而商學院也認識到他們的價值,他們成為這些商學院力邀的主流授課教授。 “讓教授以飛行授課的方式來國內,我們可以接觸到的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師資,獲得新的管理理念,將不同領域的經驗打通。”SPX公司采購經理周華今年開始了他的EMBA課程,他喜歡這種授課的方式。 “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后,需要有更好的商學院教育。”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李扣慶教授分析,而供需往往還達不到平衡,通過與頂尖的商學院合辦項目,能夠搭建一個好的平臺,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供需的平衡。 在他看來,華裔背景的“飛行教授”,能夠帶來的價值在于,他們了解最前沿的理論和實踐,并且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理論的闡述,使學生能夠很快更新自己的理念、方法;他們能夠帶來新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校推進教學上的改革;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中國文化背景使得他們更為了解中國的經濟文化,能夠架起國外理論與中國經濟發展之間的橋梁。 “候鳥教授” 不過,“飛行教授”對于教授、商學院、學生而言似乎不夠“解渴”。2002年,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向前邁了一大步,聘請了28位華裔的講席教授,他們分為7組,每組4人,每組每年完成一個全職教授的全年工作量。 王江教授是當時的金融組的牽頭人。周林教授、來自耶魯的陳志武教授、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的張春教授等等,也都在28人名單中。 2003~2005年三年時間里,特聘教授們每年在清華大學授課、帶本科生和研究生、組織和參與各種學術活動,無論從時間上和工作量上都超出了合約的約定。這段“候鳥教授”的經歷,成了一個“橋梁”。 “交流不僅僅局限于師生之間。”王江說,一方面新的理念和技術被帶到國內的教學中,另一方面,特聘教授們也有機會了解國內的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和國內同行建立起合作關系。 不過,王江教授現在在國內授課的時間仍然有限,主要是MIT與國內合作的IMBA項目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與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合辦的EMBA項目。但他在研究方面,對中國金融市場的問題開始投入更多的精力,如國債市場的發展、股市投資者的交易行為和外匯儲備的管理。 而陳志武教授則每年有三個月住在國內,他對國內的情況有了越來越深入的了解。在一次午餐時間,他跟媒體聊的就是圍繞資本市場發展所需要的法律、新聞媒體等配套的支持架構,此外,他還關心金融史特別是中國過去幾百年借貸市場及其他市場跟證券業的發展到底是什么關系等等。 周林教授的“戰場”則清晰地拆分成了兩個。去年他受聘于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任經濟學院院長,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凱瑞商學院的教授工作也仍在繼續。 “我每年在國內的時間大約三個月。”在一封郵件中,周林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這樣的時間安排讓他的工作也變得集中起來,除了完成美國的教學任務和交大的行政、教研工作以外,他在國內保留的教學工作,只剩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與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的EMBA項目。 周林教授從資源配置的角度解釋了自己的選擇,“同美國相比,顯然中國在經濟與管理教學方面的人才更稀缺。”他希望包括自己在內的境外學者,可以在中國發揮更大的作用。 “留駐教授” 1997年,周東生博士畢業時,就已經給自己畫了一張清晰的藍圖——回到亞洲去,或是新加坡,或是香港。 “美國學生有他們的‘孫悟空’和‘白骨精’,我們有我們的‘孫悟空’和‘白骨精’。”周東生在美國5年,深感成長環境的不同,若在美國教學則會有力無處使,他想著怎么能夠把前面的人生經歷盤活。 而與此同時,中國的商學院教育剛剛起步,跟國際還沒接上軌,“我直接回到國內,也帶不回來什么特別有價值的東西。”他于是決定,去那些文化上一脈相承的地方。 1997年香港回歸之前,周東生受聘于香港城市大學,次年他第一次接觸中歐。5年后,因為幫助中歐推薦教授,周東生自己也成了“被獵”的對象。他因此受聘于中歐,成為早期三個“留駐教授”之一。 他最早的EMBA學生包括青啤總裁金志國、光明乳業董事長王佳芬等等,這樣的經歷在香港是很難得的,那里商業教育已經日趨成熟,公司最高層管理者再去讀MBA或是EMBA課程已經不多見。 周東生發現,學生渴求知識,并非單單是理論,他們更需要那些拿來就用的解決方案。他后來不時給學生一些方案,比如青啤,他就提了一個創新性的渠道互換的概念,盡管后來由于種種原因,這個方案并沒有付諸實施,但是對于青啤和周東生本人而言,這個概念的價值都是不同尋常的。 “我看到的是,在市場營銷領域,中國是有可能誕生新的理論的。”周東生感到很興奮。 中歐另一棟灰色教學樓的三樓,張春教授的辦公室。這里堆滿了書,地上、書架上、桌子上,到處都是。這些書,見證了一場遷徙。此時張春已經受聘于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從美國陸續寄來的書籍、資料正承擔著他教授生涯中“承前啟后”的責任。 張春與國內商學院的緣分開始于2001年,那一年,他兩次接觸中國的商學院,一次是在中山大學,一次是在重慶大學。 第二年,張春成為清華特聘教授。夏天的時候,他又接受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邀請,為MBA學生開了一門課。 2003年的夏天,張春又一次走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MBA課堂講臺。隨后的兩年,因為家庭的緣故,他開始請長假待在上海,與中歐的接觸更深了。 一年前,張春決定離開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那時他已經在那里任教17年,為金融學終身教授。 這個決定,在他的同事周東生教授看來是充滿著勇氣和冒險精神的,畢竟,機會成本太高。事實上,真正把“主戰場”轉移到國內的華裔金融學教授,也就只有張春一個。 不過張春似乎早已經想好并且適應了這種變化,他甚至迅速地賣掉美國的房子在上海浦東買了房子。安頓好家人之后,他自己的研究也在向中國有關的方向轉,除了教學、研究以外,他也開始參與到學校的行政工作中去,做學科主任、籌建金融研究中心,這一年他的工作排得滿滿的。 位于上海浦東金橋一條寂靜街道上的中歐,的確留住了不少“飛行教授”和“候鳥教授”。 除了張春,會計學副教授丁遠也是個典型的案例,2003年他來中歐上了2個月的課,2004年上了4個月的課,2005年上了5個月的課,2006年干脆下了決心,留在了中歐。在來中歐之前,他也已經是終身教授(法國HEC管理學院會計與管理控制系)。 丁遠講課生動、幽默,總是三言兩語將難懂的理論簡化成耳熟能詳的身邊事物,以至于上過他課的學生,總是想給他出個“丁教授語錄”。 他早早地感受到新的挑戰,學生們的開放度、視野的廣闊度、考慮問題的復雜度都已經不是當年,他說,教課就像看電視連續劇,上個世紀90年代,大家看《射雕英雄傳》,總是能一集不落地看下去;上個世紀90年代,學生看到案例教學感到新鮮,上課還可課堂討論,何等滿足。 而現在,海外培訓對于學生都不算是新鮮事了,更不用談在學校里用些國外案例講講課,再加上點“道聽途說”來的中國案例“糊弄”他們了。 “你要四季都在中國,對中國非常了解,這是‘飛行員’做不到的。” 丁遠成了“教學標兵”,在學生中口碑好的教授總是“稀缺資源”,找他上課的項目也特別多。EMBA項目、MBA項目、EDP項目……丁遠的時間有點安排不過來,研究的計劃被打亂了。 他后來找到辦法,課程還是有多少力量就使多少力量,一想到學生的求知欲他就沒法兒拒絕。不過他計劃著,每年要雷打不動,預留出一些時間作研究。 丁遠傾向于參與到跨國家地區、跨學科的研究中去。“不能閉門造車,協同作用力量大。”比如他近期的研究中,就有跟香港城市大學,跟芬蘭、加拿大,跟法國等等合作的新項目。 留還是不留? “臺灣的商學院,華裔教授回流的數量很少,再不正視這個問題,15~20年內,斷層就會出現。”黃鈺昌憂心忡忡。 對比起來,大陸商學院的華裔教授回流狀況卻呈現出令人欣喜的景象。盡管整體上而言數量不多,但“留駐”的趨勢卻已經慢慢出現。 而面對著學生越來越“挑剔”的“口味”,李扣慶發現,教授們以“飛行”或者“候鳥”的方式,始終能夠在西方的環境中更新,將之用于中國經濟、商業與企業的發展,即便他們還沒有作出“留駐”的決定,對商學院也是帶來了不小的價值。 周林正在考慮的是,在“留駐”尚不那么可行的情況下,怎么能讓“飛行教授”和“候鳥教授”做更多的事情。“對每一個商學院來說,‘飛行教授’畢竟只是‘雇傭軍’,而要自己辦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商學院,必須有自己的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建設自己的‘常備軍’。” 在他看來,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是,引進一些每年在國內可以停留時間更長一些的專家學者,其主要任務不是授課,而是幫助中國商學院培養自己的師資隊伍,并且在學院的建設和發展方面出主意以及參加管理。 “事實上,對于教授而言,他們也需要在教研的過程中有相對穩定的時間段落。”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EMBA項目主任過聚榮分析,根據中國和歐美商學院的學期安排,教授們有條件可以做“候鳥教授”打時間差,兩邊教研都不誤。 “候鳥”能不能留駐?“回來”或者“不回來”?在一些教授看來這是“理性選擇”,而在另外一些教授看來則是一種“情結”。 私下里,有了解中國商學院薪酬體系的人士說,排在前面的問題是薪酬,中國的商學院大多薪酬無法與境外接軌,教授們的家庭問題也難以通過福利的方式得到妥善的解決。此外,城市的污染問題無法解決,安全問題沒有保障;課程任務太重、研究時間排不出來、學院缺乏研究氛圍等等,都成了障礙,因此,選擇就真的變得“理性”起來。 而“情結”的問題,張春感受頗深:“中國經濟的發展對于教授們是機遇,最終大家還是要回來,要為中國做點事。” 丁遠記得一個對他觸動極深的細節,哈佛大學的開普蘭教授在演講中這樣對聽眾發問:“知道美國為什么有TOP10、TOP5的商學院嗎?因為它們是依附在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上。” “下一個世界級的商學院必然出在中國。”丁遠堅定地相信,因為他看到,中國提供的平臺是如此之大,無論從個人的職業發展,還是從工作的滿足程度上來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商學院能夠超越中國。“你能看到,自己的教研對社會、對企業有更大的影響。”張春說。 中歐正在實踐一個接近于“教授治校”的方案,張春、周東生等教授都擔任著行政工作。“不少教授都很熟悉國外的‘教授治校’的做法,這一做法的特點是,學校的重大決策由教授決定,它保證了學術的純潔度。”張春介紹。插圖/蘇益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